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课堂学习方法与途径
2016-05-13戴立坤
戴立坤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18-01
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普遍感受就是,文言文的学习带有挑战性,大多数学生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古人说出的生涩难懂的话语,对于这些话语的翻译也不是十分感兴趣,对学习文言文倍感吃力,甚至是反感,进而惧怕考试,这种种原因导致一些学生在文言文试题中失分过多,并在多次的打击与失败中,部分学生逐渐放弃了对文言文的学习,这对于以后的语文成绩的提高带来了限制性影响。
1.导致文言文学习问题出现的原因
1.1学生缺乏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很多学生认为文言文生涩难懂,不具有太大的学习价值,特别是在提倡白话文写作以来,现代人们接触文言文的机会越来越少,有的人甚至将文言文淡忘在一个未知的角落里,对于语文课堂上的文言文的学习也倍感生疏,再加上文言文生涩难懂的特点,更加打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很多学生不得不死记硬背一些固定词语,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师的文言文教学也常常拘泥于传统的语法作用上,在枯燥的文言翻译与词语区分式教学内容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受到极大的打击,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
1.2高中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文言文阅读习惯。从现实的分析来看,大多数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逐字逐句地翻译,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对教师讲解的依赖,不能主动学习,即使具有工具书等辅助性工具,学生也没有兴趣翻看,而且文言文的教学评价只局限于期中或者期末考试,对于学习的过程与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进步缺少客观的评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学生没有形成对文言文阅读的积累。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仅仅局限在对生字和生词的简单记忆。文言文原本属于文章的阅读学习,现在却成了古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有形成一个如同对待现代文那样的,对待文言文的直观理解的语感,因而也无法从整体上把握文言文阅读的中心主旨。此外,对于文言文的措辞,写作手法等探究的缺失,也导致了学生无法真正明白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对于所学知识一知半解,更无法使其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2.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2.1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美。文言文语句凝练,词句优美,蕴含着极其细腻的感情以及丰富的画面感,并且语句排列骈四俪六,朗朗上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利用到这一点,让学生领略到文言文中的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随时为学生描绘出文言文中所蕴含的画面,并且要引导学生进行文言文的朗读,从而能够让学生了解到音律所带来的优美感受。在这样的方法下,首先学生能够了解到文言文中朗朗上口的感觉,进而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在对文言文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巩固自己对于高中语文方面的知识。
2.2引导学生通过文言文锻炼写作。由于文言文中的语句和音律都十分优美,因此如果学生自觉自愿的阅读文言文,那么就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由于目前很多学生对于作文都有一种畏惧的心理,认为自己的作文水平不高,在考试中不能得到高分,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在考试中使用文言文中的典故和语句。目前高考中的高分作文很多都是因为使用了文言文中的语句,由于文言文的词句精致优美,因此如果在作文中适当的使用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作文的成绩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教师如果在日常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作文考试中使用了文言文词句,那么学生可以取得较好的作文成绩,也就能够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为了取得更好的作文成绩而积极学习文言文。
2.3引导学生将文言文与时代联系起来。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是编写人员精心挑选的,不仅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文言文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美,也可以在时代背景下教育学生。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文言文所体现的内容与当下的时代背景相联系,让学生讨论文言文对当下社会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到《六国论》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对于当下的一些国际事件作出讨论,从而利用文言文中的内容来分析时事新闻。在这样的方法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文言文知识进行讨论也能够将文言文中的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从而对于文言文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参考文献:
[1]龙步兰.浅析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2012,2.
[2]秦素洁. 文言文教学刍议[J]. 职业技术教育. 2006(02)
[3]苟容梅. 以"趣"贯穿文言教学——摆脱文言教学尴尬管见[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S1)
[4]秦临娟. 文言文阅读教法新探[J]. 甘肃科技纵横. 2005(06) [5] 付自萍. 高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讨[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32)
[6]柴春强. 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29)
[7]刘昌来. 漫谈文言文朗读节奏[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