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不是神

2016-05-13刘洪波

党员文摘 2016年5期
关键词:病态网民高铁

刘洪波

你在电脑上买了一回牛奶,于是你的电脑上会有数不清的牛奶、奶制品弹窗。这是大数据在起作用了。不光是卖商品,还包括新闻。你点开过某个新闻,类似的新闻会成群飞来。

如果你不曾注册,那还好,你可以清除浏览痕迹,暂时获得安静。如果你在网站上登录过,那么你所有的浏览行为就已经存在了云端,删不删得了就不是由你说了算。大数据在远方建立了一个数字化的你,而且可以是永不磨灭的。

面对这个大数据时代,已经有太多乐观的声音,它是计算的飞跃,全面数字化的开端,精微行为预测的起点,智能革命的真正来临,如此等等。你的每一个微小行为都被作为数据收集了,你的每一个在线动作都既在取用此前的存贮,同时又被存贮进去,你一点也没有费力,网络就构建了数字化的你。那些被你遗忘的,它不会遗忘;那些你不在意的,它没有不在意。久而久之,它成了一个可能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的你。

烦恼也许只有一点,就像欧洲人讨要的“被遗忘权”、美国加州通过的“橡皮擦法律”,你总有些东西是不想“不可磨灭”而希望人们都忘记掉的,那么应该有办法让科技公司彻底销毁。

但其实,大数据可能带来的问题,不只是“被遗忘”的权利受到损失,它可能还建构了一个被歪曲的你。如前所述,当你购买过一个东西,读过某类文章,就会有成堆的同类东西向你涌来,网络并不会考虑你的需求是一次性的还是反复性的,也不会考虑你看那篇文章是随便看看、批判地看,还是学习性地看、关注性地看。一个看过极端观点文章的人,网络会让你以为到处都是持有极端观点的人在说话。

现在,网络上可以看到太多的穿越小说、玄怪小说,不穿越、不玄怪,似乎都不好叫网络文学似的。想必这也是有“大数据”支持的,因为这样的小说点击量、下载量、收到的钱都多。大数据放大了病态,并将病态极致化。

网上常有投票活动,投票的都有谁呢,不知道,反正有人喜欢在网上投票,有更多的人不喜欢在网上投票,但其结果往往被视为“代表网民”,而代表网民又近乎代表整个社会。于是,一种局部人群的意思,甚至局部人群被扭曲的意思,一旦被视为“大数据的结果”,就被看成了全局的意见和选择。

有一段时间,媒体和大V都讨伐高铁,好像高铁真的是十恶不赦的坏东西,而现在,大家知道高铁不仅提高了国人出行的效率,而且开始作为核心技术而迈向世界。大数据有时是暂时的,靠它去作决策,高铁是不是要依“民意”灭掉?

过去人们迷信GDP,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大数据,好像有了大数据就有了一切。但我想,至少大数据挖掘不出本来没有的创意,挖掘不出一个社会应当具有的价值。这不是泼冷水,而是希望不要把大数据当成了神。

(摘自《视野》2016年第5期)

猜你喜欢

病态网民高铁
病态肥胖对门诊全关节置换术一夜留院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病态肥胖对门诊关节置换术留夜观察和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高铁会飞吗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君子之道:能移而相天——王夫之《庄子解》对“社会病态”的气论诊疗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人地百米建高铁
第一次坐高铁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
2.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