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藏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6-05-13强巴次旺
强巴次旺
摘要:国家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藏区地区人民的教育水平,为藏区地区培育更多的人才。然而,由于受文化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藏区地区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会遇到比汉族学生更多的困难。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高藏区地区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是摆在广大民族地区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本文从词语教学、课堂阅读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训练等方面对就如何培养藏区地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藏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071-01
小学阶段是阅读的启蒙阶段,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人在阅读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使学生想读书;其次要教给方法,使学生会读书;再次多方面搞读书活动,使学生读有所乐;最后要重视评价,让学生有成就感.阅读是小学生了解自然与社会、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小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因此,加强藏区地区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造就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然而,藏区学生由于受到文化习惯、生活环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汉语比较困难,加上其智力开发相对较晚,阅读、理解、思考、辨析能力较弱。如何培养藏区地区小学生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以方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
郭沫若说过:"兴趣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阅读的内部动力,主动地去理解、探索,才能开发自己的智力,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的持久性和阅读能力。尤其是小学生,阅读的意识在他们的头脑中还很模糊。因此,教师应该巧妙地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激发他们阅读的动机,使阅读和乐趣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有效的联系。这方面,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有其独特的办法。有的以生动形象、感染力极强的语言介绍要读文章的内容,有的则利用故事中的精彩片断与感人的情节来吸引学生眼球,让他们萌生阅读的强烈欲望。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那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了学习方法,实质就是学会学习,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金子",更需要的是点石成金的"金手指"。如果学生自己有了"金手指",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迈进了"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实际教学中,我把学法的指导作为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概括为"十二字方针",即先放后收,注重过程,强调迁移。我注重以下几种阅读方法指导:
1.1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低年级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中年级摘录佳句、精彩片断、名人名言等;高年级摘录时要注明出处,写读后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1.2指导学生用读书方法。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根据不同题材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度、略读、浏览"三读"法。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的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在继续读;略读就是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为了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经验以后,三种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1.3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如阅读介绍竹子文章,可引导学生为各种竹子编写标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或为文章内容的"空白"处作扩充、填补,不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进行创造想象力的训练。
2.以重点词语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词语是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是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语,才能进行阅读活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抓住重点词语,以词语教学带动整篇课文的阅读教学。对词语的选择至关重要,教师应联系学生已有的学习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切不可随意。所选词语一是使用价值较高,二是课文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识记,三是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有比较大的关联。扣住重点词语进行阅读教学,对重点词语的意思做出准确的解释,针对重点词语所在的句子、对课文内容的表达作用等师生展开讨论,教师提出疑问,启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彻底学精学通,讲深讲透,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与思考的欲望。教师应结合藏区地区的自然风俗和人文环境,让学生运用词语造句或进行简短的口头作文训练,引领学生深切感受词语的魅力,还原文字的鲜明形象,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3.以课堂阅读教学培养阅读能力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是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阅读永远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使学生通过一次次的阅读,逐渐领悟方法,在反复使用的基础上,慢慢地形成阅读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针对学生不懂或有难度的地方作恰当的点拨指导,鼓励学生质疑。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可采用多种激发其阅读兴趣的教学方法,比如:阅读与看图训练相结合,小学生识字不多,阅读障碍大,阅读兴趣不高,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多的优势,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表达了什么内容,然后要求学生在课文中找到有关插图的文字,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增进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又增强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再比如:阅读与表演训练相结合。表演是儿童的天性,情景表演是广受小学生欢迎的课堂模式,小学课文大多故事性较强,图文并茂,富有趣味性,适合用表演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细致深入地阅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极大地激发其阅读热情。
4.以增加课外阅读培养阅读能力
课内阅读的总量是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还远不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和习惯的效果。课外阅读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阅读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独立读书的良好习惯,提高独立读书的能力以及泛读速读的能力。教师不但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趣味性浓的课外书籍,而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出有趣的问题或在阅读中运用形象的例子、恰当的比喻,把枯燥无味的知识化为生动有趣的实例,引导学生在兴趣中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讲故事、猜谜语、手抄报、朗诵比赛、古诗背诵大赛、谈天说地、读书汇报会等各种生动有趣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看教师是否引导得当,指导有方,富有个性和创意,就是常说的"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准确的感知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在藏区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既要多学习和借鉴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经验,又要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