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馆藏铜鼓
2016-05-13霍秀宪
霍秀宪
岑溪馆藏铜鼓
霍秀宪
铜鼓是一种集冶炼、铸造、雕塑、音乐于一体的古代文物,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和东南亚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铜鼓在历史上,不仅是一种打击乐器,还用于祭祀、典礼、民俗节日、召集部众、指挥作战等各个方面,同时还是财富、权力等的象征。
岑溪出土的铜鼓在乾隆初年编修的《岑溪县志》就有记载:“铜鼓,南蛮所制乐器……古色斑驳,皆千物。”据不完全统计,岑溪自民国以来共发现15个铜鼓。这15个铜鼓,现分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个,广西历史博物馆4个,梧州市博物馆1个,岑溪市文物管理所3个,1个早年被毁,还有5个在民间流失。
经调查,岑溪馆藏铜鼓都是通过上交或拣选所得。
一个是1974年3月在当时的岑溪县水汶公社(现为岑溪市水汶镇)寨顶生产队东叶坑出土的。该鼓面径76.5厘米、高46厘米、足径79厘米,重33.3公斤,鼓面大于鼓胸,鼓面中心饰太阳纹,太阳纹之外,饰云纹,面沿四蛙(已缺一蛙)顺时针环列,胸部有环形耳两对,鼓身饰弦纹、云纹、雷纹及雷纹填线纹。
另一个是1987年4月岑溪文物管理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文物普查时,在当时的岑溪县物资局废旧金属仓库中拣选得到的。该鼓面径73厘米、高41厘米、足径79厘米,重35.5公斤,鼓面大于鼓胸,鼓面中心饰太阳纹,太阳纹之外,饰雷纹,面沿四蛙顺时针环列,胸部有环形耳两对,鼓身饰弦纹、雷纹。
还有一个是诚谏镇陀村农民罗桂才,于1988年8月在其房屋附近的水沟旁挖掘出土的,并于次月上交文物管理所收藏。该鼓面径73.5厘米、高44厘米、足径71厘米,重37.5公斤,鼓面大于鼓胸,鼓面中心饰太阳纹,太阳纹之外,饰菱形雷纹及雷纹填线纹,面沿四蛙顺、逆交错,两两相对,胸部有绳纹环耳两对,鼓身饰弦纹、菱形雷纹及雷纹填线纹。该鼓器形规整,音色雄浑,是铜鼓艺术发展成熟时期的产品,也是岑溪馆藏最好的一个铜鼓。
据学者考证,铜鼓上的太阳纹、云纹、雷纹及立体蛙饰等,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古代使用铜鼓的民族,他们对自然风雨等影响农作物生长的因素极为关注,认为以某种仪式来祈求上天,能够保佑生产丰收、风调雨顺,于是就有了象征上天的太阳纹饰,并将其放在鼓面中心位置,以表示对太阳的崇拜和敬仰。在鼓体上饰云雷纹,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们对雷电有敬畏之心,对这一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他们相信天上有雷公,认为祭祀雷公,就能够达到消灾弥祸、风调雨顺之目的。铜鼓面上的立体蛙饰,则是瓯骆越族崇拜的动物,代表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丰产丰收。而铜鼓两侧的对称环耳,用于系挂或方便搬运。
岑溪馆藏铜鼓,与中国古代铜鼓八大类型之一的北流型铜鼓颇为相似,具有北流型铜鼓的基本特征。专家判断岑溪馆藏铜鼓,在中国古代铜鼓分类中属北流型铜鼓,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图为在废旧金属仓库中拣选得到的铜鼓
图为诚谏镇陀村出土的铜鼓
责任编辑:傅燕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