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机遇?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6-05-12郭佳能彭典
郭佳能?彭典
拥有独特禀赋优势的织金洞在毕节市乃至贵州西部旅游龙头的作用当仁不让,有潜力成为走出国门的旅游名片。
走进织金洞,如同走进一卷巨幅“天书”。洞内石笋状如海豚跃起,黑白分明,挺拔的石笋上花瓣有规律地环绕,“群山”巍峨森严,岩壁绚丽多彩。
记者在织金洞景区看到,售票大厅站满了购票人群;洞口入口处,等待进洞的游客自觉排起了长队。刚结束游览的李先生说:“我是第一次来织金洞,感觉很震撼!溶洞里面的石柱、石笋、石梯,丰富多彩、千姿百态。”
“十二五”期间,织金洞管理局把握历史机遇,景区建设驶入发展快车道。
入选世界地质公园一鸣惊人
目前织金洞已探明的总长度为12.1公里,由分为4层的5个支洞组成,洞体一般高度在60~100米之间,最高处约150米(相当于50层楼高)。洞内总面积达78万平方米,总体积为800万立方米,如果全部装满可容纳1.3亿人。
2015年9月19日,由织金洞、织金大峡谷、东风湖三个岩溶地貌单元组成的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作为中国政府推介的第八批世界地质公园候选单位,在日本召开的第四届亚太地质公园网络研讨会上经投票表决,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填补了贵州省境内没有世界地质公园的空白,也为织金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贵州织金洞国家地质公园严格遵循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定理,通过编制规划引领开发,严格执行和落实政策,以达到有效开发与地质保护共生的状态。”织金县委副书记、织金洞管理局局长何正芳说。
用世界级品牌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这是织金县委、县政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此,当地确立了“依托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立足‘洞天福地·大美织金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推动以织金洞为龙头的‘大织金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思路。
下一步,织金将重点打造以“一洞一城一寨”为主线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织金洞景区为龙头,织金大峡谷、织金瀑布、织金古城、乌江源百里画廊为连线,马场乡马家屯、熊家场白马村等乡村旅游景点为补充的大旅游格局;逐渐形成以溶洞文化、宝桢文化等为主要载体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特色,打造一批集休闲疗养、旅游观光、民族工艺为一体的顶尖旅游综合体项目,吸引全世界的游客。
何正芳说,随着发展思路逐渐清晰明确,软硬件设施日渐成熟,织金洞景区也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带来很多机会。在政府和景区的有效引导和扶持下,当地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村寨)通过从事餐饮业和旅游商品制作等,吃上了“旅游饭”。
连通高速路迎来发展黄金期
从2013年开通铁路列车到2015年高速公路连通,织金的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织金洞乃至全县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尤其是全长69公里、双向四车道的清织高速公路开通,驾车从贵阳至织金只需50多分钟,结束了织金通向贵阳无全程高速的历史,使织金融入“贵阳1小时经济圈”。
“我们从贵阳来织金洞游玩,比以前更方便、更快捷、更安全。”曾多次到过织金的贵阳游客周先生,提起交通带来的变化显得十分兴奋。
“有朋友来贵州旅游,过去我们首选黄果树,现在首选织金洞。交通改善后,织金洞真的值得一看,还可以顺便领略周围的少数民族风情。”从贵阳带朋友来参观织金洞的胡女士告诉记者。
织金洞面临的发展机遇远不止这些,国际国内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对织金洞的旅游快速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上来看,旅游业是当今世界产业规模最大和发展势头最强劲的产业之一,目前世界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10~15%,且这种发展势头仍在不断增强。
拥有独特禀赋优势的织金洞在毕节市乃至贵州西部旅游龙头的作用当仁不让,有潜力成为走出国门的旅游名片。
“随着织金洞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品牌的打造以及名气的提升,游客不断增多,景区的接待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为此,我们通过引导性的打造农家乐、农家旅馆,以及购物点建设,包括对一些产业的培育和带动,一方面提升了接待能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地方产业的发展。”何正芳说,织金洞现在发展势头良好,接下来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基础工作做好,只有把基础打扎实,才有足够的底气去迎接机遇与挑战。
品牌建设推动景区快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及新兴媒体的推广,织金洞管理局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景区免费wifi全面向游客开放,不断提升品牌覆盖面和影响力。
织金洞的管理者深刻意识到,外环境的改善将为织金洞的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但景区现有的硬、软条件还远远满足不了大发展的需求,必须在外环境改善的同时“苦练”内功,积蓄力量。
据织金洞管理局副局长彭雄介绍,每到周末,景区在上午11点左右就会出现车位爆棚、游客爆满的状态。为了迎接游客“井喷”带来的严峻考验,织金洞管理局未雨绸缪,增加大量人力物力在“安全、秩序、质量、效益”上做好充分准备,为游客尽兴享受世界地质奇观之旅提供有力保障。
景区在游客接待量出现激增时,将实行分时段售票,通过地方交通广播以及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时通报景区情况,同时在进入景区的主要交通干道设置咨询服务点。
在不断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同时,织金洞管理局科学规划旅游布局,不断提升旅游开发水平。积极推进织金洞景区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适合景区旅游发展的管理体制,强化对景区资源保护、利用和管理的职能,促进景区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
在《织金洞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新一轮修编中,着力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旅游服务功能空间布局,实现旅游资源合理配置。规划将景区的行政、后勤与接待服务主体放在织金县城区,着力提高景区游客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满足织金旅游大发展的需要。
与此同时,织金洞管理局始终把助推地方经济发展,为全市全县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作为重要社会责任,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和帮扶地方建设,为地方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织金洞管理局投入200万元支持官寨乡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培训提升地方群众保护资源环境和发展旅游服务业的意识。
目前,织金洞景区内开办农家乐、农家旅馆、特色旅游产品经营店的农户达100多家,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2000多人就业,其中直接从事景区服务工作的有260多人(含织金大峡谷景区),年人均收入在4万元以上。2015年,景区所在地官寨乡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原来的30%减至10%以内。同时积极协调民政扶贫资金10万元、管理局自筹资金15万元支持帮扶因病致贫、因学致贫户30户。
“十二五”期间,占尽天时、地利与人和优势的织金洞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推动景区步入大发展的快车道。游客量由2010年的20万人次增加到2015年的168万人次,门票收入由1200万元增加到8000万元,增幅居全省景区第一。门票收入在全省景区的排位由原来的前十名晋升至前五名。
2016年春节“黄金周”期间,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旅游持续火爆,7天假期进洞参观人数达16.6万人次,门票收入780万元,与上年同比分别增长44.6%和41.8%,双双刷新历次春节“黄金周”最高纪录。
“十三五”开局,织金洞管理局将抢抓机遇谋划新一轮发展战略,整装蓄势、扬帆起航!(责任编辑/哈文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