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八个关键要素
2016-05-12徐再高
徐再高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其发展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三期叠加”、“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新常态”下,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基层领导干部亟需思考的问题。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且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在“三期叠加”、“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新常态”下,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个人认为要注重八个关键要素的有机结合。
规划引领。规划是政府指导、调控、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战地图,是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个系统的、科学的、超前的、可操作的规划,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最大前提。
县级政府要强化县情研究,对县域的比较优势,如区位、资源、产业、文化等,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对城市的总体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支撑等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具体发展对策。
要抓好“四规”融合,在制定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要将当前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国土利用规划、城镇乡村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综合起来考虑,并切实做到“四规”有机融合,做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推进,做到上位规划与下位规划、宏观规划与微观规划以及各产业发展规划之间的相互衔接,做到政府、企业和社会对规划的高度认同,同时要力求可操作、适度超前,并赋予城市的文化内涵。
要严格执行规划。规划完成后,还需严格执行规划,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如党代会、人代会等)将规划法定化,切实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产业投资。产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坚实基础。产业投资是集聚要素、带动投入、培育产业、推动发展的重要载体。
要选准选好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可抢占全省发展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的时代先机,发展互联网信息产业、健康养老产业、旅游产业等,或根据地方实际发展一些资源型工业。
要抓好产业项目的储备、争取和实施。要准确把握国家和省市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市场趋势,立足自身优势,加强项目论证、编制、推介工作,争取上级财政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产业发展。
要依靠市场推动产业发展,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面盘活存量资产,做实县属国有企业,同时通过放宽政策、优化服务、营造良好创业环境,引进、催生和扶持一批市场主体,并制定优化扶持中小企业的相关政策,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完善配套服务体系,积极推进政企、政事分开,发展各类自律性组织,积极引进中介机构,构建社会信用系统;扩大开放,抓住一系列重大机遇,扩大开放领域,对接东部地区资本和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区县的合作,以合作促发展,同时敢于突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引进战略投资者,激发发展活力。
要抓好产城融合。坚持走“以产促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共同发展”的创新之路,加快农业的富余劳动力向新非农产业转移,加速城镇化发展进程。
资金筹措。要抓好招商引资。要以优势资源为载体,围绕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有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配套等方面招商引资;要盯紧大企业、大集团,有计划、有重点、针对性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
要搭建平台融资。通过政府推动,每年预算一定的财政资金,用于引导各类融资平台的搭建,调动银行增加对本区域的信贷投放力度;采取政府出资、参股、控股的方式,搭建政府融资担保平台,为地方企业服务;按照现代企业取向,做实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增强造血功能;创新金融服务,强化政策扶持,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
要捆绑项目集资。抓住“十三五”期间国家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大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向上争取交通、水利、医疗、教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投入,加速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同时,根据发展中的轻重缓急,实施“部门捆绑项目“政策,捆绑申报、捆绑实施,有计划地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投入重大项目建设。
人力资源。一个地方的发展,思路确定、政策制定后,关键就在人。一是建立引进和留住人才队伍的相关机制。要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引进人才专项基金,制定引进人才的多种激励政策并执行到位;要探索市场化引进人才机制,建立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要建立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解决急需岗位人才问题;要创造良好的人才工作环境和生态环境,让人才留得住。二是打造一支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要根据干部的各自情况,合理配置干部资源,让每个干部在各自岗位上都能发挥作用;要建立差别化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推行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要敢于提拔选用成绩突出、攻坚克难的干部,让有能力的干部有位置,让干好的干部有前途;要抓好干部培训,让每一个干部都成为本领域的行家里手。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县域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也是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一要制定鼓励和扶持科技创新系列政策。财政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以技术创新项目为纽带,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集成和组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鼓励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加快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发展健康养老、智慧旅游产业。二要建立和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鼓励企业加大对科技开发的投入,建立完善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建立科技型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形成多元化的科技产业投入机制。三要建立科技奖励政策,提高科技人员的待遇,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鼓励科技人员携带技术和成果作价入股。
激励政策。一个地方的发展,要敢于“舍”,才能“得”。要制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让引进的企业能生根、开花、结果,让各类人才各尽所能,让科技创新发挥引领作用;要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制定和完善促进全民创业的政策措施,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大对金融机构、融资性担保机构、中介机构的扶持,加大对龙头企业、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
环境建设。在硬环境建设方面,要抓好交通路网建设,包括城乡路网建设及道路提级改造、争取高速公路、铁路过境等;抓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配套设施(如电影院、体育健身中心);抓好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教育等资源配置。
在软环境建设方面,坚持依法高效行政,理顺部门之间的行政执法关系,减少重复执法、多头执法、重复处罚、重复收费的问题;优化服务措施,创新服务方式,不断完善项目审批代办、重大项目“绿色通道”、领导现场办公等制度,提升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健全保障机制,加大对软环境的监督力度,并加大对扰乱经济秩序、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发展环境案件的查处力度,尤其是打击吃拿卡要、“肠梗阻”等违法违纪行为。
宣传营销。宣传营销推介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在对内宣传上,要做到“政治宣传有高度、经济宣传有深度、文化宣传有品位、民生社会宣传有广度”,最大限度地凝聚发展正能量,增强发展信心,凝聚发展合力,营造发展氛围。在对外营销上,要围绕主导产业、主打产品做好主题营销、事件营销、节庆营销、文化营销、资源营销、产品营销。同时,在宣传媒介上,除抓好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加强与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对接外,重点要运用好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作者系石阡县副县长 责任编辑/何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