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937例结核病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2016-05-12周伟杰王文刘同杰青岛市胸科医院山东青岛6604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周伟杰,王文,刘同杰(青岛市胸科医院,山东青岛6604;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5 937例结核病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分析
周伟杰1,王文2,刘同杰3(1青岛市胸科医院,山东青岛266043;2青岛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患者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及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2008~2014年青岛市胸科医院收治的5 937例结核病患者,从其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胸壁组织、脓液、分泌物、脑脊液、尿液、粪便等标本分离培养出分枝杆菌5 937株;采用生化反应法进行NTM菌种鉴定;采用罗氏培养基为基础的绝对浓度法进行NTM对异烟肼(INH)、链霉素(SM)、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对氨基水杨酸(PAS)、阿米卡星(AMK)、丙硫异烟胺(TH)、左氧氟沙星(LOFL)、力克肺疾(PNA)9种抗结核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2008~2014年NTM总检出率为2.86%(170/5 937),2012年检出率最低为1.80%(15/831),2010年检出率最高为3.62%(27/746)。NTM对INH的耐药率为 92.35%、PAS为 91.76%、PNA为78.82%、TH为73.52%、EMB为67.05%、LOFL为63.52%、SM为50.58%、RFP为45.88%、AMK为31.76%。结论结核病患者中NTM检出率较高(2.86%),对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率亦较高。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结核病;耐药;异烟肼;链霉素
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指除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和麻风分枝杆菌(ML)以外的其他分枝杆菌[1]。我国NTM的分离率呈逐年升高趋势[2]。NTM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方面极其相似,但临床治疗差别大,许多NTM对抗结核药物天然耐药,常规抗结核治疗效果欠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 937例结核病患者NTM感染及其对抗结核药物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1NTM鉴定及药敏试验
1.1材料研究对象为2008~2014年山东省青岛市胸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5 937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继发性肺结核4 327例、支气管内膜结核756例、结核性胸膜炎510例、结核性腹膜炎6例、胸壁结核210例、淋巴结结核54例、结核性脑膜炎54例、肾结核18例、肠结核 2例,从其痰液、支气管灌洗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胸壁组织、脓液、分泌物、脑脊液、尿液、粪便等标本培养出5 937株分枝杆菌。人型h17RvATCC27294敏感菌株作为质控菌株,由本实验室保存转种。
1.2菌种鉴定采用生化反应法。菌型鉴定步骤参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6]。5 937株分枝杆菌中经鉴定确认为NTM 170株,检出率为2.86%,检出NTM的标本类型为痰液153例、胸腔积液9例、支气管灌洗液6例、尿液2例。2012年检出率最低为1.80%(15/831),2010年检出率最高为3.62%(27/746),见表1。
表1 2008~2014年NTM检出情况
1.3药敏试验采用罗氏培养基为基础的绝对浓度法,试剂均按照中国防痨协会制定的《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要求配制[3]。培养基中药物终浓度:异烟肼(INH)分别为1、10 μg/mL,链霉素(SM)分别为10、100 μg/mL,利福平(RFP)分别为50、250 μg/mL,乙胺丁醇(EMB)分别为5、50 μg/mL,对氨基水杨酸(PAS)分别为1、10 μg/mL,阿米卡星(AMK)分别为10、100 μg/mL,力克肺疾(PNA)分别为1、10 μg/mL,左氧氟沙星(LOFL)分别为5、50 μg/mL,丙硫异烟胺(TH)分别为25、100 μg/mL。以含药培养基菌落数/对照培养基(未加药物)菌落数≥1%为耐药。药敏结果显示,NTM对抗结核药物耐药率较高,耐药率最高的是INH 92.35%,其他依次为PAS 91.76%、PNA 78.82%、TH 73.52%、EMB 67.05%、LOFL 63.52%、SM 50.58%、RFP 45.88%、AMK 31.76%。其中4株(2.35%)NTM对9种抗结核药物全敏感,1株(0.58%)耐1种药物,5株(2.94%)耐2种药物,12株(7.05%)耐3种药物,16株(9.41%)耐4种药物,26株(15.29%)耐5种药物,33株(19.41)耐6种药物,33株(19.41)耐7种药物,13株(7.64%)耐8种药物,27株(15.88%)耐9种药物。11株(6.47%)同时对一线药物INH、SM、RFP、EMB耐药,77株(45.29%)同时对INH和RFP耐药。
2讨论
NTM是一种机会致病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以潮热地带常见,人和某些动物均可感染。迄今已发现150余种NTM,其中37种已见致病报道[7]。人类可从环境中经呼吸道、胃肠道、外伤等途径感染NTM而患病,水、土壤、气溶胶是重要的传染源,尤其是水[5~7]。 我国NTM检出率逐年增加,1979年第一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NTM检出率为4.3%,1984~1985年第二次抽样结果为4.2%,1990年第三次抽样结果为4.9%,2000年第四次抽样结果为11.1%[8]。本研究显示2008~2014年NTM检出率为2.86%(170/5 935),比沈阳地区[9]报道的检出率1.87%略高;近七年来的数据分别为2.98%、2.83%、3.62%、3.14%、1.80%、2.18%、3.45%。
NTM感染性疾病(NTM病)特别是NTM肺病已引起广泛重视,患者病程较长,反复咳嗽、发热、咯血,痰液涂片抗酸染色阳性,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治疗效果差,痰菌持续阳性,X线胸片无明显吸收[10]。近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增多,此类患者易并发NTM病;在欧美国家,艾滋病患者NTM感染率为25%~50%[11]。
近年来随着NTM感染情况日益严重,寻找有效抗NTM药物成为治疗NTM病的关键。但是,NTM对常用的一线、二线抗结核药物表现出高度的耐药性,尤其是对INH具有高度的原始耐受性[12]。本研究显示,NTM对目前的一、二线抗结核药多数耐药,耐药率由高到低的药物依次为INH、PAS、PNA、TH、EMB、LOFL、SM、RFP、AMK。NTM细胞表面的高疏水性及细胞壁通透屏障是其广谱耐药的生理基础,是化疗的障碍[13]。因此,临床主张将破坏细胞壁的药物EMB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其他药物联用。2000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NTM对INH和RFP的同时耐药率为83.70%(41/49)[10];本研究结果为45.29%(77/170),低于全国水平,也低于山东省济南市的80.0%[14]。本研究中11株(6.47%)NTM同时对一线药物INH、SM、RFP、EMB耐药,也低于山东省济南市的35.0%[14]。27株(15.88%)对9种抗结核药物均耐药、33株(19.41%)对6种药物耐药、26株(15.29%)对5种药物耐药,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12]。
近几年山东省青岛市收治的NTM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多,虽然在检出率和耐药率结果上均低于2000年全国调查水平,但实际收治人数和耐药人数较之前大幅增加。此外,在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中,NTM病占比提高,且病情控制不理想,单药耐药率较高。控制NTM病的发生和流行,要加强对NTM患者的归口管理,并对分离株做药敏试验,制定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Daley CL, Griffith DE. 肺部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J].国际结核病与肺部疾病杂志(中文版),2011,6(1):31-37.
[2]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
[3] 中国防痨协会基础专业委员会.结核病诊断实验室检验规程[M].北京: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6:30-96.
[4] 何国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不容忽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5):261-262.
[5] Bonaf JL. Atypical cutaneous mycobacterium diseases.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J]. Ann Dermatol Venereal, 1992,119(10):643-645.
[6] Cox RA. Pseudo-outbreak of mycobaterium chelonae infections related to bronchoscopy[J]. Infect Control Hosp Eopidemiol, 1997,18(2):136-139.
[7] 胡忠义.非结核分枝杆菌与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和预防控制[J].疾病控制杂志,2000,4(4):350-353.
[8] 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1):3-7.
[9] 张娟,孙炳奇,孙秀华,等.2008~2012年沈阳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35):49-51.
[10] 吴晓光,高孟秋,马丽萍.非结核分枝杆菌病50例临床分析[J].中国防痨杂志,2009,31(8):481-483.
[11] 王洪生,吴勤学.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与艾滋病[J].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2005,31(3):166-168.
[12] 吴龙章,蔡杏珊,谭守勇.试管内药物抑制分枝杆菌生长的观察[J].广东医学,2001,22(6):512-516.
[13] 何国钧.非结核分枝杆菌病[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3):131.
[14] 吴海良,扈广欣,林爱清.40株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及其耐药情况分析[J].山东医药,2014,54(40):44-45.
(收稿日期:2015-07-16)
中图分类号:R378.9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6)12-0072-02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6.1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