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窘在园门口各国破解入托难

2016-05-12

当代工人(A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入园瑞典收费



幼儿窘在园门口各国破解入托难

第一百五十四回

有请张华先生接着讲

列位看官,不知道从何时起,家中孩子上幼儿园成了困扰中国家庭的一大难题:公办幼儿园——难进,私立幼儿园——太贵!翻开这些年的报道,幼儿园入园难、收费贵已经成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为了让孩子入个优质幼儿园,拼爹、拼房、拼关系蔚然成风。家长疲惫不堪,孩子跟着也闹腾。说起来,这样的顽疾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古话有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欧美发达国家,家长们是否也有同样的苦恼,他们的政府又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且听我往下分解。

瑞典得排队 日本要抽签

话说,很多国人羡慕外国幼儿园如何如何的好。其实,这只是看上去很美,很多欧美、日本发达国家也存在入园难的问题。

在日本,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圈,公立和私立幼儿园的数量比例基本是1:9。由于公立幼儿园的数量少,不能给适龄儿童提供足够的学位,很多家长必须经过排队或抽签来为孩子争取入园名额。日本最近几十年来的低生育率和老龄化问题很严重,但即使这样,小孩的入园、入托也是困扰家长的一件大事。

往北边看,俄罗斯政府基本包办了学前教育,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们就可以高枕无忧。相反,俄罗斯的入园难问题也相当突出。当孩子呱呱坠地,家长立马得去区教育委员会排队,然后开始漫长的等待。

由于名额问题,有的家长可能在两三年之后才能等到某个幼儿园园长的通知电话。因为幼儿园数量有限,所以俄国政府规定幼儿园每个班级的人数不得少于25人。另一方面,俄罗斯全国的私立幼儿园很少,只占不到5%的份额,这又大大增加了适龄儿童入园的难度。

南半球澳大利亚的情况也不乐观。该国幼儿园也分公立、私立。因为孩子数量多、托儿资源也不足,一些区域托儿中心的学位非常紧缺,要上幼儿园只能是先到先得。在悉尼北区,一些家长苦等两年却依然入托无门,有些托儿中心的等候名单上甚至有三四百人呐!

即使在全球最富裕的北欧国家,也避免不了这一难题。瑞典幼儿园分为三种:公立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家庭管理式托儿所。公立幼儿园所有的运营经费由政府埋单;私立幼儿园则由企业出资,政府给予一定补贴;家庭管理式托儿所一般是由具有保育经验的年纪大的女性私人承办,在瑞典称为日托妈妈,政府同样给予补贴。

虽然类型不少,可瑞典孩子入园都要提前排队注册,好一些的幼儿园要等半年到一年才能有入园的机会。这可就辛苦了家长,准爸爸准妈妈们在怀孕期间就得去附近的幼儿园参观、联系入园事宜。当孩子拿到社会福利人口的证明后,家长就可以排队注册等待了。

方便日耳曼 市场美利坚

有看官听到这里,肯定会抗议:照你所说,地球上这么多国家,就没有一个能解决入园问题的好地方啦!

别着急。德国的情况算是比较好的。因为公立、私立幼儿园的数量充足,德国虽然幼儿园规模大都很小,但基本不存在入托难的问题。

美国的情况也不错,小孩入园没有居住地的限制。但如果家长一心要让宝宝上一个质量上乘的幼儿园,那么就得接受一些限制条件,比如先长后幼的筛选原则。如果选择的幼儿园实在太抢手,那么对不起,也得在宝宝还未出生时就开始申请了!

不过,虽然美国入园不是难题,但收费弹性空间却比较大。据统计,2014年美国托儿所和幼儿园收费从3500美元/年到18000美元/年不等。各州之间的收费水平也有很大差异,从不超过6500美元/年到超过1万美元/年不等。

除了所在地域生活成本有差异,更多的是托幼机构的管理标准不同。美国的托幼机构完全是市场化运作,如果家长选择一家管理严格、师生比例合理的幼儿园,费用自然会相应较高。此外,收费标准也和孩子的年龄段挂钩,年龄越小收费越贵。

与美国相比,同样是发达国家,英国托幼的费用就不同。在伦敦的公立幼儿园,费用便宜得简直令人咂舌:不但没有国内盛行的“赞助费”一说,而且连学费、书本费、杂费、保安费都给您免了,唯一需要家长掏腰包的是孩子的午餐费。即使是餐费,在全球物价最昂贵城市之一的伦敦,也几乎接近于免费午餐了——每天1.9镑,一周5天9.5镑,一个月算下来还不到400元人民币。即使是这项费用,如果家长让孩子每天带午餐去幼儿园,这一项花销您也可以省去了。

真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典范啊!

公立加拿大 补贴俄罗斯

各位看官知道,咱们国家公立和私立幼儿园收费标准迥异,基本上私立是公立的好几倍。于是乎,想进公立幼儿园的人挤破了头。

在澳大利亚,幼儿园也分公私两种。因为州政府的补助,公立幼儿园费用较为低廉。例如同属悉尼市中心范围内的幼儿园,公立的每天在80~90澳币(约合383元~431元人民币)之间,而私立一般在每天110~130澳币(约合527元~623元人民币)之间。

在日本,公立幼儿园收费每年平均2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私立幼儿园年平均高达4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4万元)。为了降低收费,有的幼儿园要求孩子每天都带便当上学,美其名曰“防止孩子们忘记了妈妈的味道”。而日本保育所的托儿费又是另一种收费方式,它根据前一年父母的收入情况及儿童的年龄而定,当然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费用越高。但当家庭有了第二个孩子,费用会减半,而对第三个孩子则完全没费!难不成,这是幼儿园为了配合政府,在搞刺激生育么?

上文咱们说到,德国公、私幼儿园基本不存在入园难的问题。与大多数国家不同,德国公私立幼儿园收费大致相同,也大大避免了这一世界难题。德国幼儿园的收费,大约是半天班每月介于50~60欧元之间,全天班每月介于120~130欧元之间,这些包括了早餐、点心及午餐费。幼儿园如果负担不起可以申请政府补贴,在德国,所有的公私立幼儿园全部接受政府补助。

俄罗斯也有贴心的政策,是以补贴的形式给家长,以减少家庭负担。俄罗斯联邦政府从2007年开始,为家长发放支付幼儿园的补贴。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个宝宝,家长就获得幼儿园费用20%的补贴;如果有两个儿童,补贴额为50%;如果有三个孩子,那么可获得补贴70%。跟日本一样,在俄国也是多生孩子好哟!

在加拿大,国家并未规定强制性的学龄前教育,但很多家长都愿意送孩子去幼儿园。因为加拿大的幼儿园大多是公立的,学费全免。让咱们羡慕的还有瑞典,瑞典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都是免费的,包括在学校的午餐。但幼儿园每个月根据父母的收入和日托时间,会收取一定的捐助费,最高上限是1200克朗每月,如果是低收入家庭则可以免交。

入园分阶段 资源待平衡

我还记得,咱小时候读幼儿园的岁数是5岁,读完一年刚好念小学。现在国内幼儿园孩子,入学都提前到了3岁左右。

在瑞典,幼儿园接受年龄最小是1岁。因为瑞典父母轮流休完480天产假后都开始上班,必须把孩子放到幼儿园去。在澳大利亚,按照法律规定,孩子4岁之前可以上托儿所,年满4岁必须上一年的幼儿园。

日本幼儿教育分得也挺细致,学龄前儿童教育和看护有两个不同的政府机构负责管理。前者是厚生劳动省管理从0岁开始入托的托儿所,另一个则是文部科学省,管理从3岁开始上的幼儿园。在加拿大东部,幼儿园的学制大致分为高班和低班,类似于我国的大班和小班:上低班得满4岁,高班则要满5岁。西部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幼儿园只设高班,儿童年满5岁方可就读。

列位看官,说了这么多,想必您也听明白了,原来咱们头疼幼儿入园难、收费贵的苦恼,在其他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中国政府一样,各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也是搜肠刮肚没少想对策。

其实,教育是一种资源。作为资源,就存在优劣之分,就会有短缺或充沛的区别,就会有供需的矛盾。幼儿教育资源,因地域不同、国力强弱、城市的发展等因素,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和难题。资源性的教育难题不是一时就能解决的,目前抽签、排队之类的措施虽然有时缺乏公允,但也实属无奈。

翻开各国解决幼儿入园问题,都离不开政府财政的补贴和支持。当前,我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有限,特别是公私分明。其实在理论上讲,作为学前教育,无论公立或私立幼儿园都承担着教育重担,都应为其无差别地提供制度支持。只有资源均衡了,在家长眼中没有贵贱之别,才可能逐步舒缓实现入园难、入园贵的难题。这正是:

不少幼儿入园难,园门紧闭钱把关。

只盼上下齐努力,为咱家长解忧烦。

猜你喜欢

入园瑞典收费
瑞典没有“剩宴”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孩子入园焦虑,家长莫要恐慌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古老的瑞典
东阳10家电镀企业被整合入园
深不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