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山金矿拱形光面控柱技术及其效果机理

2016-05-12刘景山

现代矿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罗山光面拱形

刘景山

(招远市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罗山金矿)



罗山金矿拱形光面控柱技术及其效果机理

刘景山

(招远市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罗山金矿)

摘要罗山金矿拱形光面控柱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采场大块率,壁面较平整,同时降低了浮石,增加了安全性,降低了支护成本。基于常规爆破与拱形光面控柱技术爆破的时空模拟结果,从3个方面解释了光面爆破效应决策因素。结果表明:光面爆破的能量有效使用率高、应力与扰动较小。

关键词光面控柱技术大块率支护成本光面爆破

1采矿工艺

罗山金矿属玲珑金矿床的一支,为171#矿脉的一部分,矿体平均厚60 m,倾角38°~50°,走向NE45°,中等稳固[1]。结合矿体产状及环境特征,应用盘区式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充填法回采。中段高度40 m,每中段5个盘区,每盘区6个采场,采场平均宽8 m,矿柱平均厚4 m,一次性落矿高度1.8~2 m,控顶高度4.5 m,采场充填结束后留2~2.2 m高度空间。采场参数布置见图1。

图1 采场布置示意

2拱形光面控柱爆破技术

随着浅部资源的逐步消耗,资源回采逐步迈向深部,随着采深的增加,采场矿压增大,同时由于局部节理发育,个别地段出现冒顶片帮现象。为提高采场顶板稳定性,较少浮石,现场设计出拱形光面控柱采矿技术,应用光面爆破技术[2-3]形成光面拱型控柱技术,以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安全性,减少贫损及支护成本。炮孔对称布置,分3排爆破,自上而下依次为光面孔、控制孔、爆破孔,爆破时上向依次爆破。应用间隔及不耦合装药,爆破孔与控制孔装药长度为60%,光面孔孔口与孔底分别装1管炸药。现场检验效果表明,拱形光面控柱爆破技术具有采场块度较好、顶板边帮完整、浮石较少等优点。炮孔布置见图2。

图2 拱形光面控柱爆破结构

3拱形光面控柱爆破效果机理

3.1模型建立

根据回采爆破参数,基于LS-DYNA[4-5]软件建立了由炸药、矿石、覆岩组成等比例的准二维模型,模型采用六面体单元,共用节点算法,如图3所示。为描述无限岩体的情形,在模型上部与两侧均施加无反射边界,模型底部为自由面,准二面施加对称约束。

图3 有限元单元网格

3.2材料参数3.2.1矿岩参数

矿体材料选用塑性随动模型(MAT_PLASTIC_KINEMATIC),主要物理参数见表1。

表1 矿岩主要物理力学参数

3.2.2炸药参数

选用高能炸药模型(MAT HIGH EXPLOSIVE BURN),结合描述爆轰产物压力、体积的JWL状态方程计算爆轰过程中的压力。JWL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式中,ρ为压力,GPa;V为相对体积;E0为初始内能密度,GJ/m3;A、B、R1、R2、ω等参数由试验确定。

本研究确定的炸药参数见表2。

表2 炸药参数

对于光爆层,为减小装药量,炸药密度改为600 kg/m3。

3.3应力时程分析

爆炸过程的应力时程变化情况见图4、图5。由图4、图5可知:常规参数下,各炮孔彼此间的应力场较独立,对上层回采扰动较大,自由面较不规整,而采用光面爆破[6-8]的光爆层彼此贯通,形成了完整的拉裂隙,上层回采自由面较平整。

图4 常规应力时程变化

图5 光面爆破应力时程变化

上层未采矿体受爆破应力的影响较大,图6为采矿体典型单元等效应力的时程分布情况。由图6可知,3段爆破分别引起各自峰值,然后应力逐渐衰减,彼此未出现明显干扰,25 ms微差足以为后段爆破形成新的自由面,3段爆破中,尾段对上层矿体扰动最大,最大有效应力超过200 MPa,接近岩石的动态抗压强度。

3.4眉线应力分布规律

分别记录上层矿体炮孔正上方和2个炮孔中心单元的最大等效应力,依次分析其沿眉线的分布规律,记录位置见图7,各单元最大等效应力分布见表3。由表3可知:采用常规参数的最大等效应力大于光爆参数,这是由于在常规参数下,炮孔均采用连续装药,装药线密度较大,对上层矿体应力扰动较大,而光爆层的炮孔采用不耦合装药,药量较小,释放能量较均匀且较小。与此同时,由于相邻两炮孔应力波发生叠加,炮孔连线中点上方的等效应力大于炮孔正上方的应力。

图6 等效应力时程

图7 单元位置

表3各单元最大等效应力

MPa

将煤孔正上方和连线中点上方的应力视为应力差异典型单元,进而得到眉线的应力分布规律,见图8。由图8可知:光面爆破的眉线应力较常规爆破小,且更为均匀,应力波动性显著减少,眉线破坏较少,从而导致其半孔率更高。

图8 眉线应力分布规律

4结语

为探究罗山金矿拱形光面控柱技术的效果机理,采用LS-DYNA软件对常规爆破与拱形光面控柱

技术爆破进行了模拟分析,分别从应力时程曲线、等效应力、眉线应力分布规律等3个方面对光面爆破效果的优越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光面爆破层的密布炮孔导致最后1段爆破的爆破层彼此贯通,形成了完整的拉裂隙,上层回采自由面较平整;②光面爆破的装药结构使得爆破能量的相互作用更为合理, 爆炸能力均匀,且振动偏小,对非爆破体的扰动与破坏较小;③光面爆破的眉线应力分布较均匀,且眉线应力较常规爆破显著偏低,故产生眉线破坏较少,半孔率更高,爆破面更平整。

参考文献

[1]李金奎,孙希端,王远东,等.招远市罗山金矿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J].黄金,1998(5):15-16.

[2]宗琦,陆鹏举,罗强.光面爆破空气垫层装药轴向不耦合系数理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6):1047-1051.

[3]彭刚健.岩体巷道光面爆破参数的分析与应用[J].中国矿业,2009(10):103-106.

[4]吴贤振,尹丽冰,刘建伟,等.基于LS-DYNA的临近采空区多段爆破微差时间优化研究[J].爆破,2015(1):87-92.

[5]王振毅,李静,胡锐.基于LS-DYNA的某邻近洞室爆破振动模拟分析[J].爆破,2010(1):104-106.

[6]俞杨明,祁建东,叶昀,等.利用数值模拟技术优化光面爆破炮孔间距[J].金属矿山,2013(8):38-41.

[7]宇文惠鑫.炮孔双介质不耦合装药断裂控制爆破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6.

[8]郭雄,王贻明,周升平,等.现场混装乳化炸药在巷道高效光面爆破中的应用[J].现代矿业,2014(8):18-21.

(收稿日期2015-12-28)

刘景山(1972—),男,副矿长,助理工程师,265400 山东省招远市城南东区。

猜你喜欢

罗山光面拱形
隧道周边孔差异化爆破作用机理及试验研究
深埋直墙拱形隧道稳定性研究
隧道光面爆破施工关键技术
守护“平安罗山” 人大代表在行动
建筑中的数学美奇妙的拱形
拱形桥的承受力大吗?
拱形下的无限空间——TARA MATA设计师买手店
尕妹妹,哥哥在罗山上等你
父亲上法庭
增建二线隧道光面控制爆破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