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建设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之路
2016-05-12张异宾
张异宾
为切实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日前,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2016年开始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到2020年,一批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南京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型大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推进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在深入研判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和掌握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引,全力推进综合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刻认识南京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形势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的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部、江苏省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各项办学事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这为南京大学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同时,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需求,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学校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还面临着一些共性和个性并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例如,在体制机制改革方面,仍然需要通过深化综合改革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解决深层次的矛盾,不断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成效显现,高水平研究生培养理念日益清晰,但以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目标的总体性教育改革任务还十分艰巨,具有南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及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在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水平不高、动力不足、活力不强等现象,引进人才与学科建设的契合度不够高、高层次人才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拔尖青年人才储备不足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在原创性科研能力提升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创性重大成果、适应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标志性成果还不多,科研创新体制及评价机制还有待完善,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有待推进,服务国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还有待提升,文科在前沿领域、国家层次的话语权还有待加强;在学科竞争力方面,基础学科和基础研究的优势得到巩固,大多数学科位居国内高校前列,但“金牌学科”数量明显不足,传统优势学科的发展可持续性、前沿竞争力有待提高,新兴学科、应用学科亟待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和系统集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科发展与国家重大需求的关联还不够紧密,距离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在国际化办学方面,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与人才培养、学科发展、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重点工作的联动和配合还不够充分;在办学支撑条件与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方面,以仙林校区为主校区的多校区办学格局有待优化,改革带来的民生“红利”还不够丰厚,服务保障体系有待配套完善,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有待加强,校园文化氛围有待进一步精心培育。
以创新精神为内核,不断探索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未来五年,是南京大学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南京大学全体师生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和扎实的作风,迎难而上,踏石留印,勇攀高峰,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努力探究学校改革发展的新思路和新举措,不断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
重视文化传承,弘扬南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国家发展要有自己的特色道路,大学发展也应当如此。为此,我们提出要植根南大辉煌灿烂、生机勃勃的历史沃土,科学梳理学校百年来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南大人的精气神、自信心和荣誉感。要植根南大渊源深厚、生生不息的学术土壤,接续好、传承好、发展好南大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坚持以科学名世的学术根脉,充分体现当代南大人的文化坚守、科学追求和学术自信。要植根南大独一无二、一以贯之的价值基因,弘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优良传统,恪守“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校训,发扬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博采众长融会百家的开放精神,充分展现南大人“钟山之崇高、玄武之恬静、大江之雄毅”的品格和风范。
深化综合改革,激发办学活力。在过去单项改革、局部改革的基础上,南京大学正按照“一体、两翼、两支撑”的总体思路,推出实施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科技创新机制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等五大改革。通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前瞻性的综合改革,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解决学校当前建设和未来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充分调动全体师生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校办学的整体实力和发展竞争力。
创新培养模式,提高育人质量。我们提出要深入推进“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硕士研究生分类协同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形成“二三三”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推进高水平博士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努力构建“四三三”博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不断提高博士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主动式、多样化招生模式与机制建设,构建具有南大特色的招生体系,不断增强我校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通过以上努力,建成完整的具有南大特点的人才培养新体系,着力培养各行各业创新拔尖的领军人才。
转变人才观念,打造一流师资。努力建设一支跻身学科发展前沿、具有国际影响力、体现南大风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推进分系列、分层次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充分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突出目标导向,提升原创能力。“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升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着力提升解决重大问题和原始创新的能力”,是这次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原创性科研培育与激励机制,既鼓励引导面向国际学术前沿的自由探索,又大力支持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集群攻坚,坚持“双力驱动”,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和水平。
优化学科布局,加强内涵建设。启动实施“文理工医特色发展战略”,以新一轮国家重点建设计划为契机,推进学科建设从“高原”到“高峰”的转变,形成一批真正体现南大特色、具有国际影响力、处于国内顶尖发展水平的学科。尤其是深入实施“金牌战略”,继续保持传统文理学科基础研究的先发态势,通过改造和调整,力求形成新的前沿特色优势。完善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研究支持机制,重点建设若干个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前沿、特色鲜明、实力雄厚的交叉学科群和新兴学科。加强现代工科、新兴学科和应用文科建设,大力提升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医学等学科的发展水平。
加大对外交流,扩大国际影响。进一步加强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吸引更多世界顶尖学者和国外高层次专家开展深度合作。例如,重视选派中青年学术骨干和青年管理骨干出国研修,提升教师、管理人员的国际化水平;大力推动学生参加境外学术与文化交流,提高学生交流项目的数量和质量;加快建设若干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和“国际化示范学院”,重点建设一批国际化课程,稳步提高留学生的规模和层次,大幅度提升学历学位生比例等。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支撑服务。积极做好仙林、鼓楼、浦口三个校区的规划布局和统筹发展工作,努力形成历史定位清晰、学科结构合理和教育功能互补的办学格局。
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保障
加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南京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建立从严治党新常态,从而为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
加强党委治校能力建设,积极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作为重点,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引导领导班子成员坚定理想信念、加强自身建设,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按本色做人、按角色办事;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全面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以《南京大学章程》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积极宣传和组织学习章程,教育和督促全校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强化法治思维、规则意识和制度自觉;努力建设高素质的管理干部队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进一步规范选拔任用工作,注重选拔任用有思路、有能力、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切实加强民主管理,紧紧依靠师生办学治校,积极构建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共谋发展的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思想引领,深入学习贯彻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理论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帮助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个扣子”;进一步加强师德学风建设,坚持尊重人才和人才自重相结合,将师德学风教育摆在教师培养的首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宣传思想阵地,及时发现和处置不良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进一步树立正确的政治导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强化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根据高校党员特点,着力探索党建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加强党内民主,完善党代表常任制,进一步明确权利与职责,拓宽党代表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充分维护和保障党员权益;健全党内的激励、关怀、帮扶制度,从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党员,坚持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更好地服务党员成长,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始终绷紧作风建设这根弦,不断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增强做好整改落实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切实把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成果、实践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发展成果。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制度建设。
(作者系南京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