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建筑是艺术,拍房地产是生意
2016-05-11塔蒂亚娜·罗森斯坦白薇
塔蒂亚娜·罗森斯坦 白薇
说到芝加哥,就不得不说它的建筑和建筑行业。
那里的摩天大楼几乎已经成为外地人脑海里的刻板印象,成为芝加哥在世人眼中的符号。不错,这里确实有非常多宏伟的建筑,以及优秀的建筑师。比如路易斯·沙利文(Louis Sullivan,1856~1924,建筑业芝加哥学派代表建筑师)和威廉·勒巴隆·詹尼(William Le Baron Jenney,1832~1907,建筑业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他们把摩天大楼设计得更具美学特征;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ed Wright)则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1930年代,芝加哥学派在德国包豪斯学校解散后重新在美国举起“形式服务于功能”的建筑设计理念大旗,成就了新包豪斯,也直接推动现代建筑的蓬勃发展。而且,虽然目前全世界最高建筑在迪拜,但他的设计者阿德里安·史密斯(Adrian Smith)却来自芝加哥知名建筑事务所SOM。
芝加哥可谓室内设计和建筑摄影师的大本营之一。乔西·帕布斯特(Josh Pabst)就是其中之一,他2006年进入建筑行业,做建筑设计师,2008年成立了摄影工作室开始建筑摄影,同时也兼顾建筑设计工作,参与了世界各地的多项建筑工程,几年前还开始做地产摄影师。
在乔西·帕布斯特眼里,拍摄建筑和拍摄房地产项目是不一样的;前者是艺术,后者是纯商业工作,所以在下文中,他也区别使用“房地产摄影”(real estate photography)和“建筑摄影”(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这两个概念。
这两种摄影工作,首要区别是客户不同,前者是房地产商,后者是建筑设计师;功能也不一样,前者多是广告宣传目的,后者多是为了给设计师的个人作品集中加入好看的配图,用来自我推广或参赛等。由此,这两种摄影形式图片效果和摄影工作流程需求不一样。
那么,都有何不同,乔西·帕布斯特又如何看待现在的工作?以下是他的自述,如果你也刚好想从事拍摄建筑的工作,会有所帮助。
我喜欢隐藏在相机后面
自小我就是一个害羞的男孩,每当面对镜头,都要躲起来,直到摄影师走开或者人们把相机拿开。所以,我小时候的照片很少。如今,我是摄影师了,虽然不再害怕镜头,但仍然喜欢呆在相机后面,而不是站在前面。
我毕业于鲍尔州立大学(Ball State University,位于印地安那州),学的是环境设计和建筑两个专业,自然而然成为了建筑设计师。虽然当时没想过摄影会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第一次上摄影课时我就爱上了摄影。那时我觉得,设计一栋建筑需要耗时数周、数月或数年,但拍照片只要几秒钟,使用数码相机还能立刻看到成果,这令我兴奋。
毕业后,我来到芝加哥,进入一家建筑公司,曾参与过在中国、韩国、美国、南美洲国家的一些设计项目,满世界出差的体验非常不错。而且这些项目既包括办公楼,也有商业建筑、居民楼、酒店,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设计,丰富多彩。2010年,我还去了上海,参与了世博会展馆的设计。
现在,同时做设计师和摄影师让我很忙,但我并不想舍弃其一,它们各有魅力。芝加哥对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师来说都是个非常棒的城市,就我自身的经历而言,这两方面确实是相互促进的。我喜欢清晰、高效的建筑设计风格,这也影响我拍照片的风格。因为我做过设计师,所以对怎么找到合适的角度和位置来表现建筑的功能和美更有把握。
艺术需时间打磨,生意要速战速决
在摄影工作中,我很明确地区分房地产摄影和建筑摄影,不仅因为客户不一样,也因为完成这两类工作,耗时耗力完全不同。
比如说,当我为设计师或自己拍摄建筑时,我通常会等待数小时以求灯光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也会等待云朵出现在合适的位置,我也有充分的时间来调整家具和光线。但是房地产摄影工作却需要尽快完成。我的很多房地产客户看上去都特别着急,甚至有人周一才给我打电话,恨不得周四就要照片。后一类客户通常是建筑设计师,我的设计师经历也让我能更多理解他们,更懂得如何去欣赏建筑作品。而他们尽管会对完成时间提出要求,但也知道时间是保证作品精美的必要条件。
优秀的艺术和摄影作品都需时间打磨,而做生意的人则总是速战速决。虽然在时间和作品效果两者间很难找到平衡点,但对摄影师来说却必须找到。
你可能会说,既然这样,房地产摄影看起来会简单点吧。从作品的角度是这样,客户对照片效果的要求和预期不会太高,但由于时间有限,摄影师的挑战有时会更大。我的客户中,房地产商占大多数,他们对“商业价值”的追求远胜于对艺术的追求,所以总要尽快拿到照片。但是,大多数拍摄场地并不是杂志上看上去那么光鲜敞亮,所以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方法让它们看上去高大上非常具有挑战性。虽然在拍摄设计师客户的建筑作品时,我会反复尝试,看什么效果最好,但服务房地产客户时,没有时间试错,我的原则是:一次成功,不试拍。如今,我正在尝试接更多的建筑摄影委托,他们会更在意照片的审美,也愿意为此埋单。不过,相比拍摄房地产,在美国这个领域的竞争更激烈,想争取到高端客户就必须多拍高端客户(这个显得有点矛盾)。要让客户觉得找你拍照有附加价值,要么费用更低,要么提供的照片更多。不过,拍摄建筑作品时,我是在寻找一天最迷人的时刻,听到快门声配合美景,着实是件让人享受的事。
工作从拍摄前开始
每一个拍摄任务,开始拍摄前都有繁琐的准备工作,包括打电话和案头工作。接着要和客户确认拍摄清单,明确客户的实际需求。如果时间允许,我会使用谷歌地图检索拍摄位置,尽可能多从高空观察周围地形和场地特征。我也会在sancalc.net网站上查看日出、日落和全天的光线情况。如果时间还够,我就会开车到拍摄地点先看看,了解四周的情况,也会事先简单安排布光。
拍摄前一晚,工作流程比较程序化:检查电池,清理存储卡,擦拭镜头,检查机身,整理摄影包。随后会在脑中先把明天拍摄流程预演一遍,想想还有什么东西必须带上。拍摄当天,我会提前15分钟到达拍摄场地。拍摄安保级别高的建筑时,会有工作人员带着我,要不然很多地方拍不了。如果安保级别一般,我就会自己转两圈,确定杂物及时清理、拍摄背景干净整洁。
我碰到过背景很乱,所有摆设杂乱无章的糟糕情况,这会毁了所有的计划。从机身的3英寸显示屏查看背景并不让人放心。拍摄完毕后,我会把照片导入电脑放大看,如果发现照片背景有杂乱和干扰,就只能重拍了。
确定收费标准也是拍摄工作的一部分。1980年代就入行的摄影师们习惯按天或半天收费。但数码时代的年轻摄影师们更多是按照片张数收费,我也如此。为设计师拍摄建筑作品,价格在200~600美元一张,房地产摄影的价格是30~150美元一张。按照片收费,意味着客户只会为他们喜欢和满意的照片埋单,显然是一种保护客户权益的做法。但如果摄影师拍摄得又快又好,也同样是受益的。因为客户买得多,摄影师的收益则更大。我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个客户在拍摄完几个月后又来挑照片,多买了好几张,而我并未因此增加工作量。
合理使用器材
在我看来,建筑设计师和摄影师的最大共性在于,他们都是喜欢新技术的一群人,科技才能保证工作效率。
我在开始学习摄影时,就花了很多钱买最新最好的相机,并为此着迷,总是想着更新装备,期待更好的相机拍出更好的照片。但是大多数时候,结果并不像预料的那样。合理使用器材更为重要。
刚入摄影这行,很多工作都是没有报酬的,即使有也少得可怜。所以,那时我选择好机身和便宜镜头搭配,用佳能EOS 5D Mark II相机,和17~40mm F4.0镜头。虽然建筑很高时,这个镜头肯定拍不好,想让照片横平竖直是种奢望,但这不意味着完不成工作。我可以用Photoshop的镜头校正功能调整水平线和垂直线。事实证明,这对那些没什么报酬的工作是可行的,反正对照片要求也不高。但如果你收费高就不能这么做了。
起初,我并不知道使用镜头校正功能会损失像素,也没有意识到结果多么具有破坏性,随着生意越来越多,有人开始请我拍摄完整的房地产或建筑项目时,这套设备就远远不够用了。
正式接受委托拍摄后,收入多了,我就开始更新设备。我买的第一个镜头是佳能TS-E 17mm F4L移轴镜头,这是一个非常“性感”的装备。机身方面,我买了佳能6D、5D Mark III,现在也租5Ds使用。很多摄影师会说镜头是成功摄影的保证,我也这么认为,17mm移轴镜头是我一直装在包里的必备武器,再加上1.4倍增距镜,还能当24mm移轴镜头使用(这也是我的省钱妙招,用增距镜能省下不少银子)。
看我网站的朋友们可能会注意到,我有很多照片是在超过20英尺高的地方拍摄的。佳能6D有Wi-Fi功能,这样我就能在高空任意伸缩脚架改变位置。
多说一点
因为版面限制,与拍摄工作相关的流程化内容就不多说了,那些共性很强。不过,还请允许我再对年轻人唠叨一点:拍摄建筑或房地产项目,最令人烦恼的是时间总是不够用,所以尽量做时间的主人。
怎么做时间的主人呢?简单有三点:务必记住要详细列出拍摄清单;对相机设置不要更改太频繁(我拍摄时尽量只用ISO100的低感光度,光圈使用比最大光圈低2~4挡的设置);相信直方图,但不要相信显示屏上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