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的思考与探索

2016-05-11任炳杰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4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智慧

任炳杰

普通高中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探索学生发展指导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普通高中发展的热点问题.围绕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模式,不少专家和学者结合国内外学生发展指导现状,提出了一些具有指导性、独创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目前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和模式的探索,本文尝试从物理教学视角关注学生发展指导,将学生发展指导与物理教学有机整合,探索学生发展指导的常态化、发展性指导思路和模式.

1 学生发展指导的内涵

学生发展指导泛指围绕学生在学业、心理、社会性及职业领域的发展,学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提供给学生的系列课程活动或应答性服务,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健全地成长.“学生发展指导”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100多年,在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适合于各自国情的学生发展指导模式,成为与教学、管理并重的现代学校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普通高中学校应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高中阶段的教育处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学生个体从青涩走向成熟,逐步形成各自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学生在高中阶段通过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受到现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业成绩至关重要,甚至直接决定学生未来的人生轨迹.在日渐趋重的学业升学压力下,高中学生身心压力普遍较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开展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的必要性

近年来围绕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探索学生发展指导模式,相继发表了不少与之相关的文献,提出了诸如“导师制”、“高中生三级发展指导模式”等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和模式,为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仔细梳理这些制度和模式不难发现其中共性的部分.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学生发展指导的重心从预防性指导向发展性指导转变,即学生问题和危机的预防及矫正是学生发展指导的辅助功能,其主要任务应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其次是学生发展指导的人员从发展指导老师向全体教师转变,即学生发展指导不仅是发展指导老师的责任,应通过全体教师参与不同的工作、承担不同的职责、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业、心理、生活和就业等各方面的全面均衡发展.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通过物理学家长期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不断发展对物质世界的根本认识,蕴含了大量科学方法和科学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必然包涵了很多对人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方法和观念,成为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的先决条件和天然优势.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适应现代社会和未来挑战奠定基础,实际上也是学生发展指导在物理教学层面的具体表现.同时物理教师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成员,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兼具教育者的角色,这种教育自然反映为对学生发展的指导性教育,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契合物理学科特点,为学生成长引路,为学生发展聚力,为学生未来奠基.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是高中物理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追求与终极目标.

3 高中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的着力点

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离不开物理课程的实施,物理课程实施的同时应始终贯穿学生发展指导主线,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引领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让学生领悟并构建自身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达成上述目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进行了大量思考与尝试,逐渐发现并明确了关注学生发展指导的几个抓手,主要体现为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精勤不懈的学习力、兼容并包的选修力、灵活自如的智慧力和恪守人性的道德力,这四种能力是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内涵和根本途径.

3.1 精勤不懈的学习力

精勤不懈的学习力是一个人所必须的品质,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如果不能保持一种学习的状态与习惯,难以顺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步伐,注定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湮灭.学习同时也能使人明理,具有一种简单儒雅的气质,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形成一种无形但决定性的社会竞争力,成为人生持续发展的助推剂.对高中学生来讲,培养他们精勤不懈的学习力,对克服成长过程中的烦恼,改变思想上的幼稚与误区,消除身心发展中出现的空虚、苦闷、萎靡等负面心理情绪,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不断深入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凝聚着物理学家的心血与智慧,精勤不懈的学习力是物理学家们所共有的特质,包涵精勤不懈的品质和善于学习的素养两个方面.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利用物理课程中相关事例向学生渗透,精勤不懈的学习力是贯穿人生的生存资本、人生发展的必然诉求.比如在法拉第电磁感应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法拉第发现“磁生电”的过程,十年孜孜不倦的思考与实验,终于破解了“磁生电”的奥秘,吹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号角,成为十九世纪改变世界的历史性发现.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绝非偶然,精勤不懈的品质是法拉第破解奥秘的金钥匙,成功必然垂青于具备精勤不懈学习品质的人.无独有偶,物质波理论的发现归功于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德布罗意从光具有粒子性得到启发,提出实物粒子是不是也具有波动性的猜想,体现了德布罗意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素养,同样也是其具备精勤不懈的学习力的必然结果.物理学发展过程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物理课堂教学中都可以作为学生发展指导的素材,从而充分挖掘物理课程文化的教育价值.

3.2 兼容并包的选修力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普通高中课程在坚持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开设部分选修课程,并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以利于学生更好地选择和发展.选修课程的开设应与学生的兴趣爱好、人生志向统一起来,为学生个性化的人生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同时人生的发展是整体关联的,文学、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修养决定了人认知世界的深度,高中物理选修课程应避免狭隘与保守,坚持培养学生兼容并包的选修力,提供学生足够的整体视野,开发学生思想的巨大潜能,为学生展现一种精致而高尚的生命历程.

高中物理教学可以在共同必修课程基础上,从课程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为学生开设可供其选择的选修课程.首先从课程选择深度来看,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不同类型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为例,选修1系列侧重从文化价值角度展示物理学,选修2系列强调从技术应用层面展示物理学,选修3系列比较全面地介绍物理学的实验基础、思维方式、逻辑关系、文化价值、技术应用等各方面内容.选修1和选修2系列课程专业难度较低,适合文科学生选修,以拓展其自然科学视野,提升其全面的科学素养.选修3系列则适合理科学生选修,作为进入大学学习理科和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同时在选修3系列课程基础上,针对物理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对物理学特别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提升选修课程专业难度,提前与大学普通物理课程接轨,更好地为学生参加物理竞赛、自主招生及录取知名高校后续发展服务.其次从课程选择宽度来看,还可以为学生开设一些选修校本物理课程.校本物理课程应具有基础性、科普性、多样性、体验性等特征,尽量避免枯燥繁琐的专业知识,旨在拓展科学视野、体验科学方法、享受科学乐趣、引发人生思考,更好地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基于上述观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设了如下校本选修课程:《物理与艺术》、《宇宙的起源》、《奇妙的相对论世界》、《最美丽的十大物理实验》、《走进华人物理学家》等.事实表明通过这些课程的开设,激发了学生认识世界的求知欲,提升了物理学习的兴趣和渴望,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探索世界的求知渴望将正面影响学生的常规学习,从根本上指导学生建立发展内在“轴心”,成为高中学生实现理想、健全心理、成就学业的重要支撑.

3.3 灵活自如的智慧力

灵活自如的智慧力是高等生物所具有的一种高级综合能力,包括感知、记忆、理解、情感、逻辑、辨别等多种能力,可以使人对事物迅速、灵活、正确地做出理解和判断,是人生能够不断发展、走向成功、铸就辉煌的重要保证.从学生发展指导角度来看,智慧力无法直接传授给学生,只能通过学生对生活的历练和积极的体验而获得.智由知和日组成,每日求知为智;慧由丰和心组成,心灵丰满为慧.因此获得灵活自如的智慧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坚持培养学生精勤不懈的学习力和兼容并包的选修力的必然结果,是学习力和选修力的质变与升华.

人们常说学物理的人聪明,这是人们的一种感觉,实际上与其说学物理的人聪明倒不如说学习物理使人变得聪明,从人们平常的闲谈中可见一斑.事实上物理学课程包涵了很多锻炼思维、启迪智慧的要素,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灵活自如智慧力的体验与升华,切实为学生发展指导提供优秀的素材和良好的载体.比如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受到当时技术水平限制,遇到两个看似无法解决的困局,一是无法直接测量瞬时速度随 时间变化的关系,二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极短为实验测量带来难度.伽利略首先利用研究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代替瞬时速度随时间关系,将对某一瞬时转变为对某段时间的研究,解决当时技术条件下无法测量瞬时速度的难题,得出物体在斜面下滑过程中遵循匀变速运动规律的结论(匀变速运动的另一种表述).在测量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实验基础上,伽利略尝试改变斜面倾角发现物体依然遵循匀变速运动规律,由此大胆提出当斜面倾角增大至90°即物体自由下落时,依然满足匀变速运动规律.伽利略通过实验探究、逻辑推理巧妙破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过程,彰显了伽利略认知物质世界、探求事物规律的智慧,这种智慧应在物理教学中得到显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揣摩、体会、感悟.当然这种智慧绝不会止步于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不断受到物理课程智慧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逐渐转变为一种人生的态度和人生的智慧,为其未来生活及人生决策提供借鉴和帮助,在灵活自如智慧力的指引下享受人生的精彩、创造人生的辉煌.

3.4 恪守人性的道德力

康德有句震撼心灵的名言:世界上惟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感动,一是我们头顶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道德力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种文明持续繁衍与发展的源动力.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历程中,凡能成大事流芳千古者,都有着厚德载物的品格特征.学校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现代社会物质文明高度发达,道德危机、伦理价值的滑坡越来越引起人们注意,也驱使所有怀有良知的教育工作者把目光投入人类最本质的归属问题,关心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因此学生发展指导最根本的要求应该是着力于培养学生恪守人性的道德力.

物理学无疑是成就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支柱性学科,历史事实表明物理学每一次重要的发现往往会成为改变物质世界生存方式的标志.高中物理课程在传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离不开对人性的思考与尊重,因此高中物理教学中着力于培养学生恪守人性的道德力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在原子核部分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核裂变和核聚变相关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强调物理科学要为人类福利与世界和平作出贡献,警惕对科学的忽视和滥用,努力排除由此造成的危险.历史经验表明,人类曾经遭受的战争苦难总是与包括物理学在内的科技应用密切相关,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用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使日本人民遭受到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战争带来的严重灾难,体验了原子弹造成的无穷遗患.值得人们警示和思考的是,物理科学在那个时代的高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不是幸福与和平,而是死亡与灾难,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悬在人类文明头顶的双刃利剑.所以,重新理解物理学的意义,赋予它恪守人性的新内涵,用道德规范约束物理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已经成为全世界物理学家与物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关注学生发展指导,可以从精勤不懈的学习力、兼容并包的选修力、灵活自如的智慧力和恪守人性的道德力四个方面展开,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物理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未来成长播下“慧根”,实现学生人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智慧力与道德力是人类自由飞翔的双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理课程教学中对智慧力与道德力的培养和指导应该成为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穷竭一生的事业.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批号:D/2013/02/666】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物理智慧
留言板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