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
2016-05-11詹勋武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学术评价与传播研究所四川自贡643000
詹勋武(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学术评价与传播研究所,四川自贡643000)
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
詹勋武
(四川理工学院图书馆;学术评价与传播研究所,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学术影响力反映高校的科学研究实力和高校学术活动的价值,对高校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公正客观、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已成为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高校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论文产出量是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指标,直观、准确地显示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业绩,表征高校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科研管理政策对专家学者的吸引力和高校的学术活跃度;总被引频次体现高校被学术界的认可度,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效果以及在学术界传播的广泛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说明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其析出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应用价值,检验高校的科研方向是否符合国家建设和发展路线;影响因子展示高校学术论文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的频率和高校的科研效能;重要检索期刊收录状况用来衡量权威检索机构对高校科研成果的关注程度,高校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和在学科领域内学术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h指数揭示学科的前沿问题或热点问题,揭示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的多少,核心作者的重要作用和学科带头人的学术价值。综合各项评价指标和权重系数,量化分析、比较研究四川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关键词: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论文产出量;总被引频次;科研基金;影响因子;h指数
DO l:10.11965/xbew20160209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大学排名迅速发展,各种类型、各种层次的排行榜跃然媒体之上,在各种排行榜中,不论用多么全面、复杂的指标评价大学,学术影响力都是最重要的指标,学术影响力本身就代表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1]。学术影响力对于高校的重要性不断增强,如何对高校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公正客观、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已成为了解学科发展态势和高校核心竞争力与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2]。
所谓学术影响力是指高校在从事科研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在同研究领域的共鸣,即同行评价,也包括其科研成果在业内的认可度,客观表现形式为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及被引用情况等[3]。学术影响力主要来自同行对于科研学术论著等成果的评价,科研成果是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科研成果决定了高校被学术界的关注度、被机构和个人的认同度以及被专家学者的引用广度,从而决定了高校学术影响力的广度和深度[4]。
近十年来,四川高校通过优化科研环境,培养和引进人才,建立良好的科研管理体系,利用科学的科研激励政策,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并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为四川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四川各高校的科研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有的高校科研发展非常快,科研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高,而有的高校科研发展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科研成效并不明显,各高校的学术影响力是不尽相同的。
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研究既可以促进四川高校对自身发展状况以及相互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四川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又可以促进公众对四川高校发展的关注和监督,同时,高校学术影响力研究对推动四川高校创新改革,获得各种研究资助及政府科研导向具有重要意义[5]。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
超星发现系统以海量元数据为基础,利用数据分析、文献计量学等技术,有效地整合了数据库群,完成了高效、精准、统一的学术资源搜索,通过引文分析、知识关联分析等实现高价值学术文献发现、纵横结合的深度知识挖掘、可视化的全方位知识关联[6]。
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CSI)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的关于引文评价的事实型数据库,是衡量国内科学研究绩效、跟踪国内科学发展趋势的有力分析工具。通过数据库,可对学者、机构、地区、期刊的科研水平及影响力评价,并了解当前国内的科研动态、研究热点和前沿[7]。
以超星发现系统和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为基础,通过在线网络和数据库供应商获取相关数据。
2.研究方法
研究与评价高校学术影响力的量化指标较多,我们利用期刊和学位论文的产出量、总被引频次、科研基金项目、机构影响因子、重要期刊收录、h指数等指标,多层次、全方位地展示四川高校的科学研究状况。
图1 高校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
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统计学方法,以四川省内34所本科高校(由于职业技术学院的科研基础与本科院校完全不一样,不具可比性)为样本,以科研成果中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利用超星发现系统,并结合重庆维普“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以论文产出量、总被引频次、科研基金项目论文、重要检索期刊收录、机构影响因子、h指数等作为评价指标,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四川高校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
数据检索时间为:2005-2014年,数据采集的基本方法为:进入超星发现系统,选择“高级检索”,在文献类型中选择“期刊”“学位论文”,在字段中选择“作者机构”,在检索框内输入相应的高校名称,并选择“精确”,在年份选择2005年到2014年进行在线检索获取基础数据,再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其发表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的数量等文献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四川各高校的科研实力的差别,分析四川高校的学术影响,为四川高校的科学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二、四川高校的学术影响力指标分析
(一)四川高校的论文产出量分析
论文产出量是高校科研成果的数量指标,直观、准确地反映高校的科研能力和科研业绩等科学研究状况,是评价高校学术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其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8]。论文产出量表征高校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科研管理政策对专家学者的吸引力,高校科学研究的广度。一般情况而言,如果高校的专家学者越多,承担的各级各类课题越多,高校培养的学科人才也就越多,论文产出量就越大,就越能反映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表1 2005-2014年四川高校论文产出量统计表(前20名)
从表1可看出,四川高校前20名共发表论文717542篇,年均发文在7万篇以上,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的论文产出量分别位列四川高校的第一至五位,其论文产出量之和占前20名论文产出量的64.68%,表明这些高校科研环境好,学术气氛浓,教师科研热情高,学术活跃,科研效果好,创新能力强,学术影响力较大;然而,前20名之间的论文产出的绝对数量的差别也是很大的,排在第一的电子科技大学是第20名的宜宾学院论文产出量的24.7倍,其科研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就总体而言,985高校的论文产出量占绝对优势,它们拥有大批专家和学者,掌握了多学科前沿,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在四川高校中有重大的学术影响;211高校之间也存在差别,但这种差别范围不大;而作为一般普通高校的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年均论文产出量达到了3000篇以上,排在一般普通高校的前列,甚至超过了个别211高校的论文产出量;排在16-20名的论文产出量较少,年均发文量不到1000篇,它们科研基础不强,科研实力也较弱,它们在四川高校中的学术影响力较小。
(二)四川高校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分析
总被引频次是指被评价对象在一定时期内发表的所有论文的被引次数的总和。高校的总被引频次由论文的被引频次反映,论文质量高,论文的被引频次就高,高校的总被引频次就越大,就能体现高校的整体学术影响力[9]。高校的论文发表后,有一部分论文得到学术界高度认可,受重点关注,其学术观点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相反,也有一部分论文发表后,长期受到冷落,无人阅读,此所谓的“学术垃圾”。总被引频次反映高校被学术界的认可程度和对学术问题的影响程度,反映高校论文的原创性以及论文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充分体现了其学术价值和实践效果以及在学术界传播的广泛性[10]。高校的总被引频次高,说明其论文受到了学术界普遍认可,得到了专家和学者的高度重视,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就会不断提升。
表2 2005-2014年四川高校论文总被引频次统计表(前20名)
从表2可看出,四川高校中总被引频次居前五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它们发表的科研论文受到了同行的积极关注,得到了专家学者的认可,被学术界大量引用;四川大学总被引频次最高,总被引频次达529672次,是第二名的2倍,是第20名的35.3倍,表明四川大学拥有大量的知名专家,引领学术前沿,是四川高校科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具有深远的学术影响力;排名前6名的高校,总被引频次之和占全部20名的70.08%,年均被引次数达10000次以上,它们是四川高校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在四川高校中举足轻重;排在前11名的高校,年均被引达5000次以上,它们是四川高校科学研究的中间力量,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同行的认可度高,深受学者青睐,并采纳其学术观点。
(三)四川高校科研项目论文的基金资助分析
由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等评价机构都将“基金论文比”作为评价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基金论文比”越来越受重视和追捧。基金资助项目都是经过同行专家评估和审核,代表一个研究领域的新动态和发展方向,其析出论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准和应用价值[11]。
科研基金项目的规模和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科研成果的多少,科研基金项目的级别决定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度,科研基金项目作为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不仅反映科研团队和专家学者的综合实力,而且也显示出他们对该学科的贡献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引领我国自然科学前沿[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支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发展规律研究,重视基础研究,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综合研究,体现我国社科领域的最高学术水平[13]。
高校不仅要对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以及重大理论问题开展创造性的研究,而且还要对实践问题进行全面研究,高校的科研基金项目优势比较明显,高校既要承担纵向上的国家级、省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又要承担横向上的行业科研项目,并且高校自身也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发布许多校级研究项目。
表3 2005-2014年四川高校科研基金项目论文统计表(前20名)
由表3可看出,科研基金项目论文数量排在前五名的分别是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第1名与第20名的基金资助项目数差别很大,相差43.7倍。科研基金项目论文排在前3名的高校,每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论文数都有1500篇以上,占前20名的所有基金资助论文的61.9%。基金资助项目在四川省内高校中主要由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获得,这三所高校的科研综合实力领先于四川省内的其他高校,在各级各类基金资助方面占有绝对优势,他们的科研项目与基础学科和国家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紧密相关,符合国计民生中发展方向,得到了高级别基金的大力资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术影响力较大;排在前16名的,年均获得基金资助项目数在100篇以上,在省内高校中也产生了一定的学术影响。由此可见,四川省内高校在基金资助方面也形成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其学术影响力也有很大差别。
(四)四川高校的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因子自创立以来,在学术评价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带来了文献计量学质的飞跃。虽然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非正比关系,并不能对学术质量进行精确定量评价,但影响因子对高校来说,显示出高校的科研效能,可用来评价同类高校的学术影响力。影响因子是指某一机构发表的学术论文在一定时期内被引用的频率,即篇均被引频次,可以用总被引频次除以论文产出量求得,影响因子是一个二维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单一指标产生的偏差[14]。质量是科学论文的关键,论文质量高,被引频次就高,少数高水平论文贡献了高校较多数的被引频次。任何高校的影响因子主要是由少数高被引论文贡献的,高被引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远远大于一般论文的学术影响力[15]。普遍而言,高校影响因子大,科研工作效能越高,机构的学术影响力就越大。
表4 2005-2014年四川高校影响因子统计表(前20名)
从表4可看出,在四川高校中,影响因子排在前五名的高校分别是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体育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和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这五所高校科研效益高,论文产出量与利用率呈正向关系。由于这五所高校都是专业性院校,他们的科研成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学术论文被引用较多,在高校中的学术影响力较大。影响因子是总被引频次与论文产出量的比值,论文产出量大的高校不一定影响因子大,当然,也不是总被引频次高的高校影响因子就大,由于选择两个指标的综合性,影响因子大的高校相对来说,在专业领域内学术影响力就越大;然而,就综合性院校而言,影响因子不高的原因是由于综合性院校不是每一学科都是在国内领先的,只有部分学科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虽然论文产出量大,有的论文的被引频次也很多,有的论文被引频次则很少,就学科而言,影响因子比较大,但从整体来看,影响因子却比较小,并不具有优势。
(五)四川高校重要检索期刊论文贡献率分析
重要检索期刊,是某一学科领域内最能反映该学科的学术水平、信息含量、利用率,受到学术界普遍重视的权威性期刊,是高校学术评价的关键指标之一[8]。重要检索期刊收录状况可以用来衡量高校和专家学者的学术水平。如果高校被重要检索期刊收录的论文数量多,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说明高校在学科领域内学术影响力的深度和广度[16]。
表5 2005-2014年四川高校论文被重要期刊收录统计表(前20名)
从表5可看出,在四川高校中,期刊和学位论文被重要检索期刊收录位居前五名的是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并且第1名是第20名的40.8倍,四川大学有着绝对优势,年均收录在10000篇以上,综合科研实力强,在检索机构中的声誉好,是四川高校中重要检索期刊论文的主要贡献者,有重大学术影响;排在前五名的收录总数占前20名的70.35%,表明这五所高校的学术论文质量较高,他们对重要检索期刊论文贡献率高,受到权威检索机构的一致好评;排在第11名以后的高校,年均收录不足1000篇,被重要检索期刊收录的论文相对较少,与排在前面的高校相差甚远,其学术影响力差异明显。
(六)四川高校的h指数分析
“在一个科学家发表的N篇文章中,如果有h篇的被引次数都大于等于h,而其他(N-h)篇被引频次都小于等于h,那么他(她)的指数值为h”[17]。h指数自2005年出现以来,该指标一直被应用于对机构的学术评价中,所谓高校的h指数就是指该高校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18]。高校h指数的大小,反映高校高被引论文数量的多少,显示其核心作者的重要作用,体现高校学科带头人的价值。高被引论文是一个学科领域的经典文献,是研究学科的前沿问题或同行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高被引论文会对该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学术影响,从其可进一步折射出高校的学术影响力[19]。h指数越高,其学术影响力也就越大。
从表6可看出,四川高校h指数位居前五名的分别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农业大学,前20名的最大差值是49,前8名都在30以上。由此可见,四川高校的高被引论文作者、学科带头人、学科核心作者大部分集中在985高校和211高校,它们时刻关注学科前沿和学科热点,产生了学科经典文献,学科影响面大;而一般普通高校的h指数明显偏低,论文质量不高,论文被引用情况严重不足,高被引论文作者甚少,学科经典文献极少,在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不强。
表6 2005-2014年四川高校h指数统计表(前20名)
三、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综合研究
不同的评价指标,在对高校的学术评价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学术评价的角度不同,评价指标的重要性也是有差异的。通过对上述评价指标的分析,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建立高校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参考一些重要文献,并咨询部分专家的意见,每个指标给予不同的权重系数,建立以下学术影响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论文产出量(0.15)、总被引频次(0.25)、科研基金资助(0.15)、影响因子(0.15)、重要检索期刊收录(0.15)、h指数(0.15)。
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的计算公式为: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经过计算,得出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的整体情况,见表7。
从表7可以看出,四川高校中,综合学术影响力位居前六名的高校是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它们之中只有成都理工大学是普通高校,其余五所全是985高校和211高校,不仅有深厚的科学研究基础,丰富的文化底蕴,而且有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团队,生产出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被专家学者广泛引用,得到了众多科研项目基金资助,受到重要检索期刊的普遍认可,学术论文被重要检索收录比例高,出现了较多的高被引论文,无论是科研生产力和科研影响力,还是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的发展力都很强,在学术界、在行业中、在四川高校中产生了极大的学术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成都理工大学,其各项评价指标都达到了985和211高校水平,甚至超过了部分211高校,在四川高校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有重要的学术影响。
四、结语
高校学术影响力是高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体现了高校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影响。这种影响力一旦作用于社会,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反映了社会对相关高校的接受程度,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20]。通过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我们认为:
表7 2005-2014年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综合排名(前20名)
第一,四川高校学术影响力是极不平衡的,一般普通高校与985和211高校之间学术影响力差别太大。一般普通高校除完善科研管理政策之外,通过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打造顶尖的科研团队,积极培养学科带头人,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可以缩小与985和211高校的差距。
第二,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公平和质量是影响高校学术影响力的两个重要因素,就科学研究来说,科研成果质量是高校的生命,是提升所有评价指标值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学术影响力的基石,只有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才能提高学术影响力。
第三,科学研究只是体现高校学术影响力的一个方面,高校的学术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研成果、一流的教育质量和一流的师资水平,人力资源是学术影响力的创造主体,学科实力是学术影响力的重要载体,高水平科研成果和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是学术影响力的表现形式[1]。高校不仅要提高科学研究水平,而且还要加强学科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师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高校的学术影响力。
高校的学术影响力涉及的面非常广泛,有高校赖以履行其使命的研究水平、竞争能力,也有高校对科学和社会的实际影响等若干方面,要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地评价高校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由于学术评价体系和指标本身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评价指标的选择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系数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无法做到真正的客观、科学,给学术评价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高校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志民,杨健安.谈谈中国大学的国际学术影响力[J].中国高校科技,2015(9):4-7.
[2]杨雲舒,姜晓,姜婷婷,等.基于SSCI的我国图书情报学机构学术影响力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5 (3):63-66.
[3]宋振世,王新霞.基于文献资源的学术影响力评价实践研究[J].情报探索,2015(3):41-46.
[4]杨国梁,W.B.Liu,等.国际国立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6):137-142.
[5]刘颖.省级公共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0(3):48-51.
[6]张岩,崔鹏.图书馆知识发现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2):54-57.
[7]中国科学指标数据库[EB/OL].[2016-03-15].http://csi.cqvip.com/Ddfault.aspx?auto=0.
[8]李亚青,王思根.陕西高校学术影响力评价[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16):126-127.
[9]张玢,杜建,王敏,等.评价学术影响力的引证分析指标研究综述[J].医学信息研究,2010(12):41-46.
[10]刘建国.基于CNKI的天津市高校图书馆学术影响力评价[J].图书馆论坛,2010(4):27-30.
[11]林丽芳.基金论文与其学术影响力关系的实证分析[J].出版科学,2015(4):29-32.
[12]马廷灿,曹慕昆,王桂芳.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看我国各省市基础研究竞争力[J].科学通报,2011(36): 3115-3121.
[13]彭云.“十一五”国家社科基金医药类项目选题分析与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1(4):197-199.
[14]朱大明.略论科技期刊的高影响力作者[J].科技管理研究,2011(6):53-55.
[15]韩维栋,薛秦芬,王丽珍.挖掘高被引论文有利于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0(4):514-518.
[16]王萍,付第缨,于智龙,等.论高校学报论文质量与学术水平[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1):43-45.
[17]李燕萍.基于h指数及其衍生指数的高校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J].情报杂志,2012(8):103-108.
[18]金铁成.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机构学术影响力的比较研究——基于学位中心学科评估论文查询系统的统计分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00-102.
[19]张友谊.基于CSSCI的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机构学术影响力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2(3):22-25.
[20]何汶,邱均平.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分析[J].评价与管理,2008(1):1-5.
责任编校:梁雁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cademic Influence Force of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ZHAN Xunwu
(The Library;Academic Assessment an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Engineering,Zigong 643000,China)
Abstract:The academic influence force of universities reflect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and the value of the academic activiti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fair,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academic influence force of universit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means of understanding the subject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per output is the quantitative index of scientific research finding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hich intuitively and accurately shows the university's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and reflects the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of a university,the attractiven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management policy to experts and scholars and a university's academic activeness.The total citation reflects the academic recognition,academic value and practical effect,and extensive spread in academia.The scientific research fund program indicates a new dynamic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a field,of which papers have high academic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values and can inspect i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 research direc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n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route.Impact factor of academic papers shows the cited frequency in a certain period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efficiency of a university.The collection of important retrieval journals canmeasure the level of concern of authority retrieval mechanism to college scientific research.H index reveals the forefront issues or hot problems,reveals the highly cited papers quantity of a university,the important role of core authors and the academic value of academic leaders.This paper summarizes various evaluation indexes and weight coefficient,m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cademic influence force of the universities in Sichuan Province.
Key words:universities in Sichuan;academic influence;paper output;cited frequency;scientific research funds;impact factor;H index
作者简介:詹勋武,副研究馆员(E-mail:zxw8119@163.com)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学术成果分析与应用研究中心项目(SCAA14B10)
中图分类号:G2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8580(2016)02-008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