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标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6-05-11袁乔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3期

袁乔美(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心脏标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袁乔美
(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中医院,云南曲靖655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标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结果正常的人员36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标本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结果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标志物诊断急性期心肌梗死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为,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91.67%、80.56%,肌钙蛋白I(cTn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6.66%、97.22%,肌红蛋白(M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88.89%、94.44%。结论心脏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心脏标志物能够有效预防急性期心肌梗死,起到早确诊、早治疗的作用,对已经突发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患者,检测心脏标志物能够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患者病情出现恶化,值得临床上推广引用。

【关键词】心脏标志物;急性期心肌梗死;临床联系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指急性、持久性心肌缺血导致部分心肌细胞死亡,是心肌灌注供给与需求出现不平衡的结果,这种疾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等一系列的特征,伴有持久性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心衰竭、心肌损伤、标记酶升高等症状[1]。急性期心肌梗死起病急、危险性大,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并且能够引发多种并发症。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持续升高,本文就心脏标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进行研究,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36例为观察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41.2±3.7)岁,患者入院时首发症状有胸闷10例,非典型性疼痛9例,心前区疼痛6例,严重心律失常8例,急性心力衰竭3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结果正常的人员36例为对照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39.7±2.8)岁。两组研究对象均为自愿参与,并配合医师的相关指示,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根据2000年WHO对急性期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后缓慢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快速升高后降低,并伴有缺血症状、心电图出现病理Q波、心电图呈缺血改变、冠状动脉检查出现异常症状中的一种可诊断为急性期心肌梗死[2]。

1.3检测方法

急性期心肌梗死患者在入院12h内空腹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抽取静脉血2ml,在3000r/min离心5min分离血清,采用酶底物发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使用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3]。体检正常人员在体检当天清晨空腹的情况下,由医护人员抽取静脉血2ml,血清的分离与观察组的方法相同,检验方法同样与观察组相同。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经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的含量分别为(45.42±15.64)U/L、(4.93±2.37)ng/L、(443.76± 115.93)μ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三种心脏标志物诊断急性期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经检测发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对急性期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分别为91.67%、86.66%、88.89%,特异性分别为80.56%、97.22%、94.44%。数据表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b)对急性期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高于肌钙蛋白I(cTnI),而肌钙蛋白I(cTnI)对急性期心肌梗死(AMI)特异性明显高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Mb)。因此,三种心脏标志物同时检测,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急性期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表1 两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6 36 CK-MB(U/L)45.42±15.64 20.12±10.84 7.9772 0.0000 cTnI(ng/L)4.93±2.37 1.72±0.80 7.6998 0.0000 Mb(μg/L)443.76±115.93 207.39±97.95 9.3446 0.0000

3 讨 论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心脏标志物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它也是心肌酶的一种,对它的检测能够提高急性期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特异性,对心肌损伤来说,也是早期诊断中较为敏感的指标,在诊断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朱小丽文献报道,在急性期心肌梗死发作后的3~8h内,血液中的CK-MB含量升到最高,它是心肌酶中最早升高、幅度最大的一种,在12~24h后,含量升高达到了最高峰,此后36~48h下降恢复[4]。但是肌酸激酶同工酶具有局限性,也就是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血清浓度升高的时间不长,敏感性在发病后3h为30%,在发病后6~9h达到了最高97%。

肌钙蛋白I(cTnI)是心肌细胞特有的,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它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更高,是较为理想的心脏标志物。当急性期心肌梗死(AMI)发生后的2~6h,肌钙蛋白I(cTnI)开始升高,在12h的时候达到最高峰,然后维持5~9d[5]。因此,肌钙蛋白I(cTnI)在早期诊断中可以应用,在晚期诊断和治疗中也可以应用,被认为是临床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确诊标记物。

肌红蛋白(Mb)是心肌细胞中含有亚铁成分的蛋白质,在心肌细胞死亡后能够释放入血液循环中,当发生急性期心肌梗死后,它在血液中的含量迅速升高,浓度达到最高值,出现较早,是早期诊断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最灵敏的指标中一种[6]。不过,由于它消失的很快,而且肾功能障碍、骨骼肌损伤也会引起它在血液中的含量浓度升高,因此,在特异性诊断不高。

综上所述,心脏标志物在急性期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上要考虑是否具有高度的心肌专一性,也就是高度的特异性;在心肌受到损伤后是否能够很快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并检测到,也就是高度的敏感性[7]。加强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 (cTnI)、肌红蛋白(Mb)的检测,能够有效预防急性期心肌梗死的发生,起到早确诊、早治疗的作用,同时对已经发生急性期心肌梗死的患者能够监测病情的进展,防止病情恶化,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金,梁庆华.心脏标志物的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15:30+32.

[2]张亮明,翁丽娟,陈少素.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1,10:1670+1672.

[3]起连英.心脏标志物的动态监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08:61- 63.

[4]朱小丽.心脏标志物和超敏CRP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8):111- 112.

[5]唐丽敏.心脏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2):215- 216.

[6]孟岩,杨翠红,郝彦平,王士芬.心肌标志物在临床使用现状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2,24(9):1101- 1103.

[7]江立千,李荣顺,邓文,练润琼,刚敏.心脏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5): 57- 58.

■论著/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