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的转变
2016-05-11刘耀燕
刘耀燕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决定着教与学的质量和学校的面貌。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发挥学生主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教学活动;新课程;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8-0168-1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8.091
新课程提出“现代教学本质是师生交往与互动过程”,师生教学活动方式决定着教与学的质量和学校的面貌。那么,教师要通过什么样的组织方式、引导方式、交往方式、合作方式、探究方式、评价方式等来引导学生在交往中进行有效学习,这些无疑在教师走进新课程,实施新课程中起到导向作用。
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新课改发展的方向,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形成的奠基阶段,因此做好小学阶段的教学工作对于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数学学科是小学课程的一门基本学科,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学科。从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来看,数学教学依然是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即教师讲学生听,然后通过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在学数学而不是用数学,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低效的。
而新课程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好的教学不只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激励学生学知识。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学生、教师、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新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强调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重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所以师生活动无疑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灵魂和主宰。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和学生应该是教与学的朋友。下面笔者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新课程实施与师生教学活动方式转变的几点浅见。
一、教与学是辩证的统一,不能分解
教师教与学生学,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双向的,即学生的学要参照教师的教,教师的教也要根据学生学的状况进行恰当的调整,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相长的目标。
事实上,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这一要求,即新时期的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这就意味着在教学中师生之间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教师的教必须要和学生的学联系起来,进而形成一种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通过教师结合学生实际来预设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进而主动探究。这样学生们就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的效果会大大提升。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快乐的动物园”时,可以创设联系儿童生活实际,排队参观动物园,请小朋友帮助老师清点人数的场景。听说要帮老师解决问题,学生可高兴啦!如何清点人数,采用什么方法呢?学生凭借他们的生活经验在思考着、交流着这样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一个教学情境的设置,能够利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在师生、生生间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去学习和体会数学,既使学生收获了数学知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现了我们所追求的教学相长。
二、坚持以生为本,教师要敢于放权
关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本着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来面向所有学生进行教学,尤其是学困生更是我们教师要关注的重点,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来面对问题,遇到学生出现问题时要多想办法,切勿急躁。要多用关爱和信任的眼光去面对我们的学生,千万不能够因为一个小小的问题就否定一个学生,因为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教师的引导对于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非常重要。
同时,教师要敢于在教学过程中放权,不要因为害怕学生出现错误而所有问题都大包大揽,有很多时候,经历错误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收获。如在教学“小明家养鸡的收入是243元,养猪的收入是479元,估计这两项收入一共多少元?”时,不同学生的估算可能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认为:“200加400等于600,43加79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700多一点。”有的学生估算方法可能是:“243小于250,479小于500,因此它们的和比750小。”有的学生可能说:“这个数比200+400大,比300+500小。”这些都是正确的。应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由于学生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只是从旁引导,充当配角。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允许学生随时发问、热烈争论、抢接话茬、自由表达、畅所欲言等,使原本严肃规矩的课堂形成一种宽松的环境氛围,学生不再心有顾虑,课堂上人人都是主人,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强心。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可以出示带有实物图的问题:一箱汽水24瓶,18箱汽水有多少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大约有多少瓶,然后再设法算出结果,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算法:
24×10+24×8=432 24×20-24×2=432
20×18+4×18=432 24×2×9=432
24×3×6=432 18×4×6=432 18×3×8=432
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这个计算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倾听同伴的解法,感受解决问题多样化与灵活性,在保证每个学生基本运算技能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又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由于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编口诀的能力,所以在复习5×1,5×2,5×3,5×4的口诀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去编5×5,5×6, 5×7,5×8,5×9的乘法口诀,编好口诀后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评价哪些同学编得好。采用这一教法,可让学生认识“自我”,感受到“自我”的价值。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要求,本着学生成长和进步这一出发点,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调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未来全面、健康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