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

2016-05-10傅绍莉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作文教学新课标高中语文

傅绍莉

摘 要:新课标下的写作训练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启迪他们的思想灵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追求。做好新课标下的高中作文教学,关键要抓好三个方面: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要表现作文个性化;应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具体做法是积极实施以“原料”为中心的作文措施,有效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更多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善于收集和处理信息。新课标还提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据此,新课标理念下的作文教学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充分尊重和相信每一个学生,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老师再给以明确的具体的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或者组织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探究体验,用心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学会将自己的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作文的字里行间,变被动写作为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创意写作。

传统的中学作文教学,通常是老师讲得多、讲得深、讲得透,等老师作文指导结束,学生已经失去了作文的兴趣。新语文课程标准则“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那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呢?

首先,让学生走向真实的生活。在每次写作文之前,教师要安排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然后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描述生活,欣赏生活,抒发真实的情感,结果学生的作文真实感人。

其次,要表现作文个性化。作为个性化,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表达真情实感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不受其他的干扰和限制。重视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当然,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其规律性,学生要按照一定的步骤,有条不紊地学习写作的有关知识,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写作的技能。

第三,应把批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传统的作文批改,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批改,是单向的信息传递,缺乏敲击学生心旋的力量。即使認真地讲评,由于教师唱的是独角戏,被表扬的学生有兴趣,而多数学生则漠不关心,写作差的学生,害怕成为反面典型而忐忑不安。 因此,教师要平时注重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习惯。这里要强调的是学生自改,决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批改。

让学生修改作文,要有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第一步,按照写作要求,教师示范批改,让学生掌握批改的方法。教师在统观全班作文以后,选 出好、中、差各一篇,通读后,先引导学生从大处着手,研究体裁是否正确,立意是否积极,选材是否得当,然后再从小处审视,语言是否准确,用词是否恰当,标 点符号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随后用标准批改符号标出。

第二步,让学生集体修改。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批改要求和评分方法,让学生分别讨论,推荐出好的,在 全班作为范文宣读。

第三步,学生互批,小组互批,平行班之间互批等。要求学生批改后认真写好评语,并签名以示负责,然后教师抽查,肯定批得好的地方,指出 不足之处,最后让学生再批一遍,吸取同学的意见,这样以来,学生既扩大了同篇作文的阅读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写作水平。

近几年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本人探索出一系列做法,促使和帮助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写真事,抒真情,取得了一定成效。

这些主要做法是:

1.创新命题,激发学生寻找“原料”的内在需求

学生不愿写作文,瞎编乱造,往往与作文命题有很大关系,如果常让学生写那些老掉牙的题目,或远离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像《记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难忘的一件事》等,没有一点新的生活气息,让人望而生畏,怎么能让学生愿意写呢?我们常说题目是文章的窗户,窗明几净,给人以明媚动人之感,人才愿意接近。那些陈旧的题目,眼中无神,半死不活,毫无生气,怎能让人为之心动,产生写作欲望呢?如每次接手一个新班级,第一次作文我会围绕入学让其选材作文,如《开学前一天晚上》、《入学第一天晚上我没睡好》、《第一次离开父母,我好想家》、《父母走时我哭了》、《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班主任给我的第一印象》,或者我会简单的以“新”为话题,让学生自选文体,自选体裁,随意发挥。这些题目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发挥空间也大。学生刚刚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觉得什么都新鲜,对什么都好奇,又刚刚离开父母单独生活,会有许多想法,会看到听到许多新鲜事,写起来会觉得有话可说,自然也就有了写作兴趣。

2.展评作文,在交流中验“原料”、评“原料”

轮流在班里展评学生作文,使学生不得不自己找“原料”作文。学生有时会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从作文刊物或作文书上抄一篇,或借一个材料,老师会看不出,以应付交差。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接班就规定:学生的作文要轮流在班里展评,对抄袭的作文,一旦被检举出来,该生就要对全班同学作检讨,并要用五百字以上的篇幅写出自己抄袭作文时的心理状态,张贴在作文展评栏里,同时在班里大讲抄袭作文的害处和不道德,让学生从内心痛恨这种做法,这种机制的建立,使学生抄袭作文的侥幸心理打消了,因为他们知道,抄袭的作文,即使老师没看出来,还有全班同学呢,总会有人看出来。对抄袭作文有了畏惧感和羞耻感,学生便处在相互监督之下,同时也加强了作文的交流,便于取长补短,更激发了学生作文创新的热情,因为他们都想得到老师的表扬,都想展现自己的才能,这样做,学生的这种心理有了释放的机会,每次作文都要竭尽全力去找最新的“原料”、别人想不到的“原料”下锅,增强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3.加强指导,在更广泛的层面上收集新“原料”

学生写作文,也有的会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新材料,思路打不开,对这样的学生要注意进行适当的启发引导,这样既有利于师生问的沟通,又有利于对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指导也更有针对性。

作文教学改革进行了多年,虽经多方探索但收效甚微。学生的作文缺少最重要的东西:真诚坦荡的人格,鲜活丰满的个性,细腻独特的生命体验,以及生机勃勃的创造力。那么,本文中的理论和技巧,具有一定的扩散作用和实践作用,能够对教师的作文教学具有一定启示,也有利于学生写出更饱满的作文。

参考文献:

[1]韩向东.作文教学理念的五大突破——新课标的解读.《语文建设》.2003 第1期

[2]刘雨.高中语文新课标作文教学理念解读.《语文建设》.2006 第7期

[3]李健.新课标背景下的有效作文教学.《民族教育研究》.2003 第4期

猜你喜欢

作文教学新课标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