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好课堂导入
2016-05-10龙章坡
龙章坡
摘 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知识传输最重要的渠道和场所,所以从课堂教学伊始教师就要做好万全准备,让学生尽快投入到知识学习过程中去。本文就以高中数学为例,探究一下如何做好课堂知识的导入工作。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知识导入
在大众的心理认知中,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一方面在此阶段中各科所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加趋于专业化、全面化,另一方面学生面临着高考这道升学门槛,此阶段中知识学习的牢固与否,直接决定着学生未来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机会大小。所以在高中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心理上产生重视感和紧张感,进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尤其是对于教师来说,作为知识的传输者和引导者,更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尤其是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实现变革,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在保证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内容。
高中数学是典型的客观性学科,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分值比重。而由于数学本身逻辑性强等特点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问题和困难,所以,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我们需要从最为基础的课堂教学入手,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和技能。因此,以下我将主要针对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一步——课堂导入部分展开探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提出几点建议。
一、教师做好自身建设
课堂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进行新知识的传输,而教师和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环节,所以对于教师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并且利用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将课本罗列的专业性内容化繁为简,且有条不紊的传输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从备课方面入手,在讲课之前做好万全准备。
首先,教师在授课准备过程中要对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新知识内容进行“排队”。高中数学教材中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一般是整体性和层次递进性的结合,每个章节有一个最为重要的知识点,然后进行放射状展开,而章节组成的单元则是一个知识系统的呈现。一般情况下,课堂教学是以章节为单位进行展开的,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对章节内部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筛选出最为简单、和学过的知识点有联系的部分作为授课的开端。这样在教学一开始,教师就可以通过回顾以往的学习内容实现和新知识的无缝对接,从而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度。
其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俗话说“教师本身有一桶水才能倒给学生一杯水。”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本身就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自学能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挑战教师的权威,所以作为知识的传输者,教师要在知识素养和人格魅力两个方面都让学生产生信任感和折服感,这样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才能做到“一呼百应”,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跟着教师的思维进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二、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状态
对于高中生来说,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多,几乎每堂课所涉及到的科目都不同,所以学生在这种学习内容频繁转换的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思维的掉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数学课堂导入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课堂。
首先,作為教师的我们要做到“准点”进出课堂。准点的意思就是踩着铃声进出课堂。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喜欢占用学生的课下时间,尤其是对于数学这一类课堂知识含量相对较大的学科来说,教师为了保证更好地教学效果,习惯于提早进入课堂或者是长时间拖堂教学。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是为学生的利益着想,而实际上占用这短短的十到十五分钟的课下休息时间,容易让学生的思维得不到休息,在新课堂开始时就无法快速进入状态,从而导致知识学习的一开始就掉队,整节课的课堂听讲效果也就不得而知。另外,频繁的占用课下时间还会让学生对任课教师产生不满情绪,进而延伸到教师的执教学科方面,更加不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次,在课堂知识导入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高中数学课本中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相比,在范围和难度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也就相对更大。如果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所展现的知识内容较难,学生就容易出现积极性受挫的情况,所以对于教师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一开始可以采用温故知新的方法来进行课堂导入,例如充分利用备课过程中所设计的导学案,让学生回顾与之相关的旧知识,然后将新旧知识进行串联过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心理上的接受感,逐步实现思维转换的同时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步参与到更难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去。
三、选择合适的知识导入渠道
上文中提到经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知识累计和学习能力的锻炼,大部分高中生已经达到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我看来,课堂知识的导入不一定仅仅依靠教师进行牵引,还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到入口。
首先,每一门学科在知识设置过程中都会秉承着难易结合的原则,高中数学也是如此。教学研究表明函数、立体几何等是大部分学生公认的学习难度较大的部分,而集合、统计等则是学生学习效率较高的部分。所以,我们在课堂导入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难度的部分设置不同的知识导入计划。例如对于集合等知识难度较小的部分,教师完全可以利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当然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组员的搭配工作,尤其要在每个小组中安排几个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高的学生为带领,这样即使不用教师引导,学生也能通过自主学习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教师主导的课堂教学方式,这并不违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教学理念。尤其是对于函数等教学难度较大的知识内容来说,学生基本上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掌握主导权,通过例题分析、公式讲解等方式快速带领学生进入知识内部,然后对于重难点内容各个击破,最大限度的节省学生的课堂听讲时间,提高知识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关于高中数学课堂知识导入的一些建议和方法,总体来看就是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教与学之间实现良性的互动。最后,希望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高中数学能够呈现更好地教学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