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营造快乐课堂

2016-05-10卢清华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物理作业

卢清华

摘 要: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深知对于不少学生而言“物理难学”,当然不少物理教师心目中也行成一个不易抹去的阴影“物理难教”。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想来,那不过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得当造成的。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那么我们为何不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呢?因而,我致力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营造快乐课堂,并为此而做了大量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快乐课堂

初中生其年龄特点决定,他们朝气蓬勃,他们精力旺盛、活力无限。传统的“一言堂”的死气沉沉的课堂,根本不符合初中生的学习需要。因而,作为初中物理教师,为学生打造快乐的课堂,使初中物理教学摆脱当前的困境,成为我奋斗的目标。

介于此,我以初中物理课堂为主阵地,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一些为初中物理课堂注入快乐因素的途径。

一、新型师生关系,为初中生找到快乐的源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会束缚初中生个性和思维的发展。新课改要求,物理教师要和学生平等交往,教师要爱护学生,使学生喜欢老师,相互建立亲密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自身优势,发挥自己特长,与学生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创设融洽的氛围。这样,在教学中利用爱的迁移,使学生由喜欢物理老师到喜爱物理学科。在学习物理过程中,能转化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把以和物理老师交往为快乐迁移到以学习物理为快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以初中生为中心,使其找到物理课的快乐

新型师生关系仅仅向快乐物理课堂迈出了一小步,要想使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得到快乐,还需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于是,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在复习课,试卷分析课的教学中,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解,因为我了解到,每考完试学生都急于知道正确答案,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做错题。每个同学都会将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课堂时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给学生留空间,能使他们很好的展示自己,课堂效果也显而易见。至于对新课的教学,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当老师,这样可以将简单的内容学的更透,当然,有学生讲解,也有学生为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课下要查资料,写教案,课堂上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节课都要倾注老师的心血,这项任务交给学生,使他们真正寻找到了学习物理的快乐。

三、给初中生实验探究的机会,让其体验学物理的快乐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我们知道,绝大部分物理概念和自然规律都由实验归纳得出。而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对实验特别感兴趣。因此,物理实验,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有利于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例如,在浮力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为什么有时浮力大的可以浮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时小到却托不起一枚铁针?再如,学习摩擦时,我们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没有摩擦,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论成绩好坏,都能积极思维,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①师生共同探讨。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逐步形成。物理学中有一些概念、规律很抽象,光靠教师讲解很难让学生理解,教师可收集或自制相关教具、学具,在授课时演示或让学生操作,把抽象的概念或规律直观形象地演示出来。如在学习分子运动、磁感线、电流、电压等一些抽象的概念时,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理解的,初中学生更难理解。要帮助学生理解,可凭借科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课件,模拟这些物理学过程,或上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并下载,播放给学生观看,师生共同讨论,既便于学生理解,也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②学生分组讨论。 在学习压强一章内容时,在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时,让同学们拿一根一端削尖而另一端较平的铅笔,左右手挤压笔的两端,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觉。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两手挤压,受到压力相等,但受力面积不同,靠笔尖的那只手受力面积小,受到的压强大,所以要痛一些。通过学生自己感受实验效果,比教师演示实验时看到现象的印象要深得多。再如,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大小的因素时,可让学生们各抒已见,提出各种猜想、实验方案,并指导学生用实验验证,并对他们的探究进行交流评估。让学生尝试初步的科学探究,使学生在实验与探究中体验物理学习内在的快乐。

四、新颖的作业,让初中生享受“做”物理的快乐

传统的千篇一律的物理作业,学生不感兴趣,巩固知识的效果也不好。为了提高作业效果,我将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布置作业,以使初中生感受到做物理作业的快乐。大家都知道,初中物理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但是因为太平常了,他们往往不太留意,有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差。例如我在讲解“惯性现象”这一节时,以人们坐车时常遇到的几种情况作了课堂实例,当提到紧急刹车或启动时,身体会不由自主地向前或向后倾倒,他们异议不大,一提到向左或向右身体会向哪个方向倾倒,学生意见就不一致了,有的说向左,有的说向右,而且谁都据理力争,不肯讓步。看到学生讨论的激烈万分,我看就是我亲自解释也不足以服人了。于是,我说:“这个作业留在课下,我们坐车的时候亲自体会一下,然后再做回答”结果,第二周上课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而且问题弄得很透,这样的作业,比老师反复解说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形,当他们对某一问题出现争议的时候,我当时都不马上给出结论,而是布置成体会型作业,使他们在体会中学到了知识,得到了快乐。除了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参考方法外,我们教师更要结合当地条件和学生实际,设计多种形式的课外作业。

五、结语

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诸多快乐因素,作为教师只要善于发现,给学生提供快乐学习的机会,就能不断提高课堂效果,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理作业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只因是物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作业
我不是教物理的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