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资源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

2016-05-10陈堂珍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数苹果生活化

陈堂珍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生活离不開有趣的数学,数学与生活是相辅相成的。而传统的数学教材特别注重知识理论的阐述,缺少生活实例与趣味性,教师也只是把知识生硬地塞给学生,课堂成了厂房,学生成了机器,这样的课堂教学缺少了鲜活与有趣,使数学与生活脱节了,失去了学习数学的意义。那么,在数学中如何处理好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呢?

一、创生活情境,激学习欲望

小学生具有单纯而又很强烈的好奇心,对任何事物都乐意去探究。因此,教学中要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去创设贴近地生活的情境,激发求知欲。如:在教学解方程时,老师扮演摆小摊的小贩,学生扮演顾客来创设情境,首先引起学生兴趣,将学生拉入情境之中,使之产生欲望,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冥冥中进入了求知的氛围,亲自动手操作天平,慢慢感悟天平的原理——天平两边同时加或减去一个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天平依然平衡的道理。好像在游戏中就掌握了知识,教师轻松,学生也乐意。

二、尝试生活,动手操作

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尝试教学法根据学生这一认识特点,重视引导学生尝试操作,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和领会知识。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运用手脑并用的能力。如:在认识分数的意义时,每组发给一个苹果,一把水果刀,(要求学生注意安全,水果刀只能用来分苹果,不能用来打闹,)教师问:“现在这个苹果如果分给一个人的话,这个人可以吃到多少个?”学生会说一个。“如果平均分给两个人呢?”这时教师可让学生思考后动手用刀分苹果,学生就知道一个人只能吃到半个苹果。这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一半苹果就是二分之一个苹果,也就是一个苹果的二分之一。进一步让学生明白二分之一就是一半,教师边说边出示写法。教师紧跟着又问:“那现在你们小组有四个人,要让这四个人都吃到一样多的苹果,怎么办呢?”学生这时会用水果刀继续分,平均分成四片,学生就会根据前面二分之一的意义说出,每人吃到这个苹果的四分之一。这样,让学生在动手分苹果的过程中轻松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也就是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1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利用生活资源,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习计算题

生活情境让他们“入戏”。在此过程中,老师便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戏里的“道具”要生活化,有趣性,能够让学生入戏。因此,数学知识不但要生活化,课堂也要有生活化,才能激发学生乐学,易学,去探究的欲望,从而产生一种合作探究的潜能,突出学生学习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如果仅仅教学生理解小数点对齐,整数部份对整数部份,十分位对十分位,百分位对百分位等,学生理解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可把小数与人民币结合起来应用,因为前面已用人民币帮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学生列式时教师只需让学生明白元加元,角加角,分加分,学生就自然能正确列出竖式。如:5.32+3.7= 学生根据小数的意义就会列出

元 角 分 5. 32 + 3. 7______

从而轻松掌握小数加减法。

再如:教学一年级小数加法时,让学生右手拿着5铅笔,左手拿着3枝铅笔,要想知道这个人一共拿着多少枝铅笔时,就产生了5+3= 的计算需要,当出现5.50元买3.72的钢笔后还剩多少钱的生活问题时,随之就产生了小数的减法计算。`随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的发展与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计算需求,这就是生活事实,也是数学事实,解决问题的教学要利用生活资源,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思考和交流能力。因此,要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计算数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所需的计算知识,再应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同类问题。

四、例题生活化,让学生体验数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亲身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例如:在“角”的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并且找到生活中有角的物品,互相观察,找出角的特点,又如,在教学“连加”时,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开展了一场写字比赛,请一位同学计录每组的写字结果,把字的个数填在表中,然后请同学们计算出每组一共写字的总数,找出优胜的一组。教学中,我应用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五、练习生活化,培养应用意识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和平应用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例如,在教学“乘法应用题”时,我创设了一个买卖的情境,同组的同学相互扮演,一位学生扮演买笔的小朋友,另一位同学扮演卖笔的阿姨,其它同学算出要用的钱,同组同学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

总之,数学教师不要忘了拉近学生与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知识,在知识中感悟生活,充分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进而体验数学的味道,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猜你喜欢

小数苹果生活化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拿苹果
会说话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