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高跷舞蹈的艺术表演形式
2016-05-10罗阳
罗阳
【摘 要】高跷的起源很早,据宋代陈暘《乐书》所记,汉代已有。但高跷比较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列子·说符》:“宋有兰子者……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驰并驱,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列子》可能为后人所著,但可以说明在魏晋时已有这种舞蹈形式。从这可以看出高跷很早就流行于全国许多地区,是在灯节、庙会等传统节日里,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
【关键词】高跷;艺术形式;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4-0161-02
民间的歌舞活动,大都在平地上表演,围观群众一多,有的就不容易被看到,而高跷是舞者踩着木跷作舞,便于群众观看。高跷的表演技艺性很强,要求舞者具有很好的武功基础。各地舞者踩的木跷高矮不一,矮的两尺左右,有的地区将其分为文、武两种,“文高跷”着重于踩、扭和人物情节的表演;“武高跷”除一般的动作表演外,主要是特技表演。例如:一人肩上驮着几个人,单腿跳走几十步,在跷上后下腰,两腿劈叉坐地后,一跃而起跳过三四条搭起来的长凳,或从很陡的斜木板登上一人多高的独板桥……前面在《列子·说符》中,曾介绍了在古代宋国有个叫兰子的人,踩着比他身体还高的木跷,在急速的舞动之中,手里还耍着七支短剑,把剑先后抛起,其中有五支常在空中。又据《封氏见闻录》记载,唐代有人踩着五六尺的高跷,在绳上踏舞。这些精彩的表演,使人惊叹不已,可见高跷中的各种武技表演由来已久。
一、高跷舞的表演形式
高跷舞队中的人物,各个地区都不同,如北京高跷扮演的人物有:头陀和尚(两手各持一木捧,在舞队前引路)、小二哥(童子装扮,左手提一花篮,右手握一马鞭)、俊锣(俊扮女子,手持小锣)、俊鼓(俊扮公子,身背花鼓)、丑鼓(丑扮公子,身背花鼓)、文扇(文扮公子,手持扇)、武扇(武扮公子,手持扇)、樵夫(肩挑一扁担)、渔翁、渔婆、卖膏药的等等。其他地区有的扮演哪吒、青蛇、白蛇,有的扮演唐僧取经、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传说故事中的人物。
高跷在表演形式上是多样的,有在广场上边舞边走各种队形的大场,有渔翁、渔婆或丑鼓、俊锣等两三人为一组表演的小场,还有各种特技表演和歌舞小戏。从高跷舞队中扮演的人物与表现形式上看,和秧歌很相似,所以有的地方将高跷称“高跷秧歌”。各地的秧歌都有不同的特色,流行在辽宁省南部盖平、海城、大石桥、营口一带的高跷是比较突出的一种。这种高跷的形成,和辽南的区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以及经济生活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辽南,一般是指辽宁省南部辽东一带,该地处于渤海、黄海之间,与山东半岛遥遥相望。辽南高跷的扮演者,女角称作“上装”,男角称作“下装”,并有专门的打扮,此外还扮成“头跷”“渔翁”“傻柱子”以及小戏中的人物。高跷队一般是14—16人,所扮演的人物大致有:头跷(即高跷队中领头的)、二跷渔翁、渔婆、傻柱子、青蛇、白蛇、许仙等。高跷队是以叠罗汉的形式(艺人称“大象”)走出场,由头跷、二跷带领,两人一对跑“大场”。大场跑完,舞队最后一对舞者(称“压鼓的”,一般是舞得比较好的)留在场上表演一段,下接“清场”(小场),几对清场之后,有时还要演出一些《小放牛》《断桥》《杀江》等小戏。
二、东北高跷舞独特的风格和形式
高跷秧歌表演在艺术形式上代表了东北农村人民的审美风格和粗犷豪迈的性格,这些特征也恰恰是东北人民长期生活方式在艺术上审美上的反映应,广阔的东北大地四季分明、景色秀美,生活在此的人们乐观、勇敢、粗犷、豪放。上世纪50年代以前来这里定居的汉族人民,多是从事垦荒、开矿、搬运的贫苦劳动者,他们既受到大自然与劳动生活的陶冶培养,又有祖籍冀、鲁、豫一代人的勤劳、朴实、豁达的特质,遂形成坚韧、直率、倔强的性格。这种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了东北人民喜欢色彩浓郁、线条粗犷的审美情趣,这种习惯也反映在民间艺术之中。春节本是农村唯一能够从事娱乐活动的时间,然而,这时的东北农村依然很冷,本来就不太密集的村落,显得更空旷,所以娱乐时就需要强烈的音响、鲜明的节奏、粗犷的动作。高跷和鼓乐班子之所以受欢迎,正是由于它们符合了这种审美要求,唢呐一响,大鼓一捶,辽阔的原野顿时热闹起来,活跃的节奏给寒冷的田野带来一片生机。色彩鲜艳的服饰、踩着高跷的表演,远远地就能看得见,给人以温暖的春意,使人们对新的一年生活充满信心;活泼、欢乐的舞蹈动作,向人们展示了生命的力量。
东北辽南高跷大多数是由农民表演的,服装穿的都是戏曲人物的服装,他们根据自己平时熟悉的生活方式来塑造秧歌中人物形象,例如“头跷”是草莽英雄的形象。那段“备马”的表演,就是把生活中洗刷马匹,装配鞍屉的动作艺术化了。“上装”是梳着长辫子农村姑娘的形象,艺人们还把上装的动态美,形容为“稳中浪(活泼),浪中俏,俏中哏”,要求舞者必须演得既扎实又活泼,既敏捷又俏皮,还要有质朴的哏劲。作为农村小伙子形象的“下装”,则要求屈膝、蹲裆,以稳扎的跷功、风趣幽默的表演来衬托上装泼辣大方的农村妇女形象。
过去东北的农村姑娘喜欢留一根长长的发辫,于是上装也多采用这种造型,以展示源于生活中的美,而且人们常用“大辫”这一名称,亲昵地称赞上装扮像俊俏、演技高超的艺人。辽南高跷以过硬的跷功技艺,使人物形象生动活泼,不管是单人表演还是两个人对舞蹈情景的配合表演,以及众人气势宏大的跑场都能充分显示出白山黑水陶冶下东北农民的豪迈气概,而这种风格特点的形成,伴奏音乐则起着重要作用。辽南高跷的伴奏音乐可分为跑场音乐、走场音乐、清场音乐三类。跑场音乐热烈奔放,走场音乐流畅、欢快,清场音乐华丽、风趣。伴奏乐器有唢呐、大鼓、大镲、小镲等。大鼓是指挥,小镲掌握行进的速度,大镲打在“叫鼓”与各种“鼓相”的强拍或强势处理。节奏变化多样,一般多是2/4拍,曲调都是富有东北地区色彩的唢呐曲牌,曲式短小、乐句齐整。唢呐吹奏者,可根据舞蹈表演即兴创作,或在原有曲调上增加一些与舞蹈相适应的艺术处理。
辽南高跷中,鼓点和打击乐的演奏是非常出色的,鼓手配合舞者的即兴表演,以各种鼓点相呼应,其中打出的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运用节奏的变化,对舞蹈内容的表达、人物感情的变化和渲染气氛不但起着重要的作用,还增强了表演的艺术效果。它的伴奏者多是富有演奏经验的“鼓乐班子”(俗称鼓乐房子)的成员,该班子是由擅长演奏唢呐、管、大鼓等专业或业余的艺人组成,除为高跷伴奏外,还经常为村民的婚丧活动吹奏卖艺,他们对辽南高跷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刘恩伯,张世令,何健安.汉族民间舞蹈介绍[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隆荫培,徐尔充,欧建平.舞蹈知识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4]吕峰,王长风.陕北秧歌—音乐伴奏及图案队形[M].陕西:延边地区文化馆,1976.
[5]徐宝山,张俊杰等.冀东地秧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作者简介:
罗 阳(1979-),男,安徽凤台人,大专学历,现就职于霍邱县文化馆,主要研究方向:群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