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政工作队伍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

2016-05-10冯碧婷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艺术类队伍辅导员

冯碧婷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将高等院校学生工作人员的身份明确定位为教师以来,其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改进,队伍不断壮大,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相关政策引导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此外,由于艺术类有着不同于其它普通高等院校的特点,其教学方式方法独特、学生个性张扬、理想信念薄弱,这也给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发展提出巨大挑战。

一、我国艺术类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管理模式多为行政化体制,偏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

新形势下,我国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价值观多元化、理想信念淡薄的问题,因此,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尤为迫切和重要,学生思政工作队伍应充分发挥其战斗第一线的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我国艺术类院校的学生工作队伍多为双管体制,使得辅导员成为所有职能部门关于学生事务的具体执行者,造成了“千线一针”的格局。由于工作量大、面广、日常事务过于琐碎,多数辅导员长期处于疲于奔命,工作仅停留在初级的应付层面,不能从发展的角度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学生思政教育方面精力投入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大多数成员处于非专业的起点,后期培训乏力,不利于队伍的长远发展

从当前形势来看,辅导员队伍日趋年轻化,多为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工作经验少。虽然近些年艺术类院校对辅导员的学历要求有所提升,但对其专业要求不高,很多辅导员并非思政类专业毕业的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储备薄弱,工作能力和方法有待提高。入职后,辅导员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较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较少,专业技能无法有效提升,部分辅导员只能处理表面的事情,学生工作开展地不够细致深入。长此以往,将不利于这支队伍的进步和发展。

3.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未能有效激发队伍潜能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号)明确指出,“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千部的双重身份。”这体现了国家对辅导员队伍的重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辅导员若参评教师系列,其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普遍不及专业教师;若参评行政管理系列,其全局意识和掌控能力也不及学校职能部门的专职管理人员。同时,由于艺术类院校辅导员数量缺口较大,人员替补不上,往往一名辅导员要在本岗位上工作许多年,这严重削弱了辅导员的工作激情。在考核方面,由于辅导员岗位职责模糊,使得考核办法流于形式,考核结果未能科学地反映出辅导员工作实绩。在待遇方面,而相对于庞大的工作量而言,辅导员的实际待遇比较低,这些问题都使得辅导员队伍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自身失落感与职业倦怠问题。

二、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学生工作队伍发展模式的建议

1.改革创新高校学生工作队伍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分工模式

就目前形势而言,要提高艺术类院校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战斗力,就需改革这支队伍的双管体制,将辅导员队伍归到学工部统一管理,建立科学明确的分工模式,促进学生工作高效、有序地运行,避免出现在多充领导下的职责泛化。辅导员应该是学工部派驻负责学生工作的专门人员,其工作核心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工作包括心理健康指导、学生活动指导、就业指导、时事政策教育等,而非目前这种奖大部分时间放在行政性的事务性的工作上,忽视了自己的核心工作。

2.提升职业准入,建立长效培训制度,提高队伍专业职业素质

新形势下,艺术类院校辅导员队伍需顺应时代要求,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辅导员录用方面,艺术类院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准入水平,尽可能多的选拨一些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专业技能较强的人才,入职后,一方面需加强辅导员队伍继续教育学习,夯实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可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老辅导员对刚入职的新人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工作,帮助新人更快融入到辅导员队伍。在培训方面,完善培训进修机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有计划的、有步骤地选送学生工作人员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密切联系的学习培训,及时地进行知识储备和更新,逐步实现学生工作队伍专业化,教育部门和髙校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他们参加社会实践和学习考察,使他们幵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才干。

3.完善激励机制,形成辅导员内在的价值驱动

为更好地激发辅导员队伍工作热情,学校应不断完善优化激励机制,形成辅导员内在的价值驱动。以是否“以学生为本”、是否有利于发挥学生教育的“整体效能”为检验标准,坚持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领导考核与学生评议、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具体可以从学生的思想状况、日常管理、组织建设、中心工作、工作创新、竞赛奖励、发表论文、学生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的结果应作为评优、晋职的重要依据,从而调动整支队伍的活力。

4.适当提高辅导员队伍的艺术修养,拉近师生距离

与高等院校非艺术类专业不同,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向师性,于有相同艺术背景的专业教师更为亲近,而艺术类院校辅导员多非艺术类专业,学校可利用工会等组织,通过开设艺术兴趣班,组织辅导员参观大型艺术展等形式,提高自身艺术和审美素质,与艺术类大学生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增进与大学生的亲近性,融入学生,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艺术类大学生思捐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尹振永

猜你喜欢

艺术类队伍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艺术类专访心得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数字艺术类专业三大构成课教学改革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