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探讨

2016-05-10黄荣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职业教育教学

黄荣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也随之不断的发展,人才的培养需要向复合型转变,计算机教育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在分析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新变化基础上,对教学模式提出一些探讨,以期促进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和教学的发展,使计算机基础教育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面向所有专业的一门课程,是各类职业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技术与方法,以及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遍及社会各个领域并发挥着巨大功效,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成为各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怎样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提高其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全面评价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实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的培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采用科学先进的课程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提出一些实践经验,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提高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

由于职业教育和普通应试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职业院校在发展的同时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一门为整个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和后续计算机系列课程学习打基础的计算机入门课。不仅要“领进门”,还要“送一程”,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部分内容应该相对稳定,是计算机课程的基础。要注意基础性和先进性相互结合,既不能只重视基础性,使得课程内容陈旧,也不能刻意追求先进性而使课程内容肤浅。所以,不仅教学大纲要不断修订,而且教材也要及时更新。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使得计算机知识能够服务于本专业,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各专业普遍开设有后继计算机课程如CAD辅助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FoxPro数据库应用、会计电算化等课程,但由于各专业开设课程的目标,大多是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一种软件的使用方法,缺少对学生潜在创新和开拓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只限于应用特定软件,而较少具备针对实际问题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并利用自己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加强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能够自主创新

我们应改变过去陈旧的以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听学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学生,教师应由讲授转化为指导。教师对知识点进行讲授后主要以指导法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的形成。教师从全方位服务于学生、为学生所用这一思路来进行课程设计,让我们的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项目设计、项目实施,达到掌握和运用新知识的目的。

计算机教学自身的特点不同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它的实践性比较强,采用的教学模式灵活多样。学生始终是课堂教学的主演,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始终在一线操练,碰到的问题越多,就越能激发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所以要有目的地开展创新活动。

三、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让学生动手实践

在教学中,常出现一些学生随意操作的现象。教师要针对具体情况加强指导,提出具体要求并检查落实,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训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运用最新的网络技术来辅助具体的教学。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使得学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自主探索,去实现自身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另外,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实践教学,让学生对很多概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计算机技术的抽象性和实践性使得我们对很多知识与概念的理解很困难,只有依靠具体的实例实践,才能有更为全面和透彻的认识。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应用型的实例,让学生在独立的实验操作中,对计算机实用领域有深刻的了解,使得计算机理论知识得到感性的升华。

四、以知识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

现在有很多职业院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不分专业,盲目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教学内容脱离或者偏离了学生的职业需求,没有真正把学生未来的职业所包含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的放矢。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结合学生的专业及其就业方向,认真分析其未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有针对性地适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与之对应。如对物流专业的学生讲授Excel,物流方面的案例现行教材中几乎没有涉及,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企业,了解物流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设计这方面的案例,来对学生进行讲授,让我们的教学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学生毕业后可以最大程度的学有所用,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提高职业意识。

五、紧跟时代,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即时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专业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时代感。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的领域比较多,包括了几乎所有的领域,因此,高校院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教学时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随时做到对知识的更新,使教学内容更能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能够更全面的应用。

六、结语

在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时候,要多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断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人才的广泛的需求,我们应该以加强就业为目的,不断的改进我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教师还要分为不同的阶段给给学生以不同的启发和教育,让学生及时有效的改正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缺点,采取一些对现场问题给予亲自解答的方法,及时弄清楚学生在实际的进行电脑练习的时候,所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彻底的解决好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能够更广泛的促进学生们的就业,使学生真正成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伟仁,创新才干的培育与运用研讨,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2]胡天足,浅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

[3]蒋咏飞,计算机教育改革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企业家天地月刊,2014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职业教育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云计算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研究的思索
计算机基础课程差异化教学研究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公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QQ群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应用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