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还语文课堂以朗朗读书声
2016-05-10缪媛媛
缪媛媛
新课标提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阅读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促进学生对语文的积累、感受和内化。”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活动中,从而做到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得到提高。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语文课本和文学课本,几个项目里面有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传出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是理解了它的思想感情;读得好就可以受到很好的语言教育,因为课本里的语言是近乎规范的。”可以说朗读是一种“再创造”活动,朗读是通过声音形式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的音韵美。同时融入朗读者的分析、理解,感受,对作品产生的真实感情、鲜明态度,使一个书面形式存在的艺术品,变成以口头形式存在的新的艺术品。
一、朗读,是学生感悟文本内容的前提
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读",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是供学生朗读的佳作,面对一篇篇至美佳作,要感悟它的思想内容,第一步就是朗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使文章的内容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印象,产生立体感。在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要注重朗读教学。特别是重点语句或是含义深刻的段落,可以在反复地朗读之中让学生体会意思,品味情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有感情地朗读几遍,文章的意思在朗读的过程中就能无师自通了。
二、朗读,是对文本的再造性解读
通过反复朗读文本,重读文章精华之处,可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学生会对文章产生丰富的想象,会很快进入到字里行间所创设的情景中去,甚至于会有属于自己的独到见解,对文本进行再造性理解。例如七年级上册中的《短文两篇》,其中收录的是小思的《蝉》和席慕蓉的《贝壳》,这两篇看似简单的文章中,实则蕴藏着关于生命的大意义。面对七年级的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说教“生命怎样”,那充其量也只是让他们“记得”这两篇文章的思想、情感而已。在教学此课时,我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点名学生有感情朗读——学生默读——学生跳读——重点语句朗读——有感情朗读喜欢的语句等形式,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掌握文意、感悟情感,并且建构自己的理解。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们给这两篇短文写上了自己理解后的副标题,其中一位学生的副标题为“让生命绽放别样的光彩”,这该是一种怎样意味深长的解读啊。原本无声的文字变成有感情的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跃并迸发出文章所体现的真谛。
三、朗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朗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当熟读成诵后,在写文章时若能用到它,便能召之即来,呼之即出。从课文教学入手,大量朗读,勤写勤练,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来体会语言的神韵,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通过日常教学中的点滴积累,为学生日后的表达和写作搭桥铺路。如我在教学《背影》时,出示过这样的例句仿写:父爱,是送别时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让我倍觉感动。父爱,是______,_____。”给学生填空并朗读。不要小看这样的一个例句仿写,所给的例句是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后自我感悟到的,而之后的仿写,则是对学生情感的深化。让学生在仿写的同时意识到原来父爱从来就是这样无处不在,更是让他们明白,原来生活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源泉。这也就是所谓的“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了。经常朗读、背诵,就会在潜移默化中使文章中的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慢慢变成学生语言储库中的一部分,写文章时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还语文课堂以朗朗读书声,让学生在朗朗书声中借助文本与作者、人物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在朗读中完成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释放,心灵得以净化,人格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蒋芳《大阅读,小细节.新课程》下旬,2011(7)
[2]何玉莲《让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扎实而灵动》中小学教学研究:学科教学版,2008(8)
[3]程晓红《近五年有关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文献综述》,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