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端正学生三观 “奖惩”树立班级学风

2016-05-10张利

速读·下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法家国学儒家

张利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充满了琐碎小事,小到提醒男生剪头发;班主任的工作中也不乏难事,难到对一个父母都无暇顾及的差生,我们依然要循循善诱,指望他豁然明朗,重新燃起一颗热爱之心:热爱学校、热爱家人、热爱人生!

常言道:龙生九子,各个不同。这个“不同”不单单指其样貌,更多的意义在于他们的品性,心性及对人处世时的不同见解。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就代表着几十中不同的性格,几十种不同的心性,几十种为人处世的观点。如何让他们在朝夕相处中相互感化,共同进步就是班主任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

国家现在大力宏扬国学、家风。对照自己在工作中的一些困惑、我细心研读了有关国学的一些文章才若有所悟。人是灵动的,有思想、有灵魂,我不愿自己的学生成为一台复制知识的机器,更愿他们能在今后的生活与学习中能充满灵性,创造性的完成有关美好人生的所有事情!

提到维护人的灵动性,我推丛儒家学说。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

在我的班级管理中,往往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每天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主见。在长大的过程中,没有一件刻骨铭心的事情让他们感到自己不但在为自己的将来在奋斗,也承载着父母及亲人的祝福和希望。所以他们在班级活动中如隐形一样默默完成自己的任务,从不考虑自己存在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我更需要一个积极向上,在各个方面优秀、有主见的班长来起到榜样作用。这应该就是儒家中所谈到的“道德感化”吧!

光是感化就可以将一个班级管理好吗?答案肯定是否。从公交车上让座的学生越来越少就可以看出现在学生的素质普遍下降。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停留在物质上。因此,班主任在管理中应该更多的去渗透“道德礼仪”观。他可以让学生懂荣辱,知进退。很大一部分学生也确实感受到“道德”对自己的巨大约束力,对自己开始有了要求!班级风貌有了质的提升!但再好的集体中也不乏被罚站后还笑嘻嘻的面对同学们异样眼光的学生。还有百般劝说还是踩到校纪校规的学生。如此,班主任又该如何?

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学校管理毕竟面对的是一群学生,他们的“三观”未完善,对事物的判断不够清楚。

甚至有些学生就是喜欢用犯错误来试探管理着。把试探当成一种乐趣!我不推崇“暴力统治”,但我强调“有错必罚”!举个例子,女生宿舍的卫生一直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问题,每次去检查不是床上放了把梳子,就是垃圾没倒。刚开始,我只是给有问题的宿舍舍长强调、让其以后注意,但效果很差,每次去查还是小问题不断!后来我给学生们说明:有问题小广场跑5圈。只实施了一次,再去检查宿舍卫生时,一切都很完美了,我没有强调到的卫生细节问题,他们也都做到了!由此可见,在班级管理中“适度惩罚”是很必要的!

我希望通过“儒家”思想提供给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但我也需要“法家”的思想让学生们意识到人总要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些代价,所以一不小心犯了小错误了,勇于接受惩罚并改正也是一种进步,都是为了自己将来不误入歧途罢了。但在“内儒外法”的管理下却缺乏了班级的张力!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拼劲!

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在我的管理中,因为一些小事感动、惊醒学生的事例也很多!在我所带的普通班中,有这样两个学生:

第一个学生刚进我们班时成绩很好,大概在年级100名左右,经过两次考试,一下退到300名左右,而且在常规中常犯错误,不是迟到,就是说话影响其他人学习,我很生气!在她来我办公室后我只问了她一个问题:总结一下半年前和现在的自己的区别?这名学生就自己开始思考,后来她哭了!在下一次的考试中,她一下考了年级第2,而且自那后一直在年级前十名!

第二个学生是晚上发烧了,我没办法只能自己亲自带她去看病,看完病后我请学生吃了一份饺子。于我来说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学生记住了,自那后成绩一路彪升!也跑到了年级30名以内。

有了这两名学生做榜样,给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带来了动力!我一直强调学生“敢想、敢干才能成功”,世间很多人停留在了“想上”,有一部分人“干”所以也就成功了,就如这两位女生一样!所以在学习的路上一定要肯定自己会成功,并不断努力!

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提倡“一断于法”,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

古往今来多少历史表明,在人的管理方面独尊一家肯定会失败。作为一名班主任,虽然我管理的是一个小小的班级体,但也是对人的管理,国学中的精粹往往能在我困惑时使我豁然开明!“内儒外法,无为而治”的理念以使我的班级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随着进一步对国学的探索,相信自己的进步会更大!

猜你喜欢

法家国学儒家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垂”改成“掉”,好不好?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