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资源结构与青少年社会能力发展
2016-05-10王青
王青
摘 要:当今并没有对家庭教育资源结构这一概念的定论,有学者将其等同于家庭教育资源,笔者并不认同。本文从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将家庭教育资源做以剖析,认为家庭教育资源结构是对家庭教育资源的合理分类,家庭教育资源是家庭教育资源结构存在的基础。同时针对社会热点问题——青少年社会化,本文着重探讨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的各方面对其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家庭教育资源结构;青少年;社会化
一、家庭教育资源结构概念的提出与解析
(一)何谓家庭教育资源结构
我们可以将家庭教育资源结构分拆为两个概念进行理解。首先是何为“家庭教育资源”?顾明远在《教育大辞典》中将家庭教育资源从经济学角度界定为:“家庭教育过程中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是教育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由于在本文中主要探讨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所以本研究把家庭教育资源定义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一切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及社会能力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观的、客观的、隐性的、显性的因素总和。其次,何为“结构”?结构的哲学定义为: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综上所述,家庭教育资源结构就是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能够对青少年心理和社会能力发展产生影响的主观和客观、隐性和显性的资源的搭配和安排。
(二)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的构成要素
1.主观性要素
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的主观性要素主要指家长教育观念、家长心理素质和亲子关系。
家长教育观念是指家长基于对儿童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儿童教养的理解,它直接影响着家长对儿童进行教育的目标、方向、手段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庞丽娟 等人将家长教育观念分为了四个部分:首先是科学的儿童观,家长应该对儿童持有积极的了解与引导的态度,在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其个性特点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其次是科学的目标观,家长在注重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的同时,应该关注其社会性、人格的塑造。再次是科学的方法观,基于正确的儿童观的形成,父母有责任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处理好儿童个性化与社会化的矛盾。最后是科学的评价观,新课改背景下,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体系应当由终结性评价改为发展性评价,由相对评价发展为个体内差异评价。
家长心理素质主要指家长在对儿童进行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的情绪与性格特点。家庭作为儿童社会化的首要场所,其心理健康与家长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儿童易于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获得安全感,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充满自信,乐于助人,反之则容易产生心理障碍。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及共同生活为基础,以抚养、教养、赡养为基本内容的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结合。目前,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多子女转变为独生子女),传媒时代的到来,建立民主、平等、理解、尊重的新型亲子关系已逐步成为两代人的共同要求。
2.客观性要素
家庭教育资源结构的客观性要素主要包括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以及家长文化素质等。
一般认为来源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地区的家庭或地区的儿童个体可能具有较多的教育机会,接触较多的经济资源;而来源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地区中的儿童个体可能具有较少的教育机会,家庭面临较多压力。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生活于经济条件较差家庭中的青少年犯罪率高于生活于优越经济条件中的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存在着很大差异。
当前,我国以核心家庭为主,辅助以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亲家庭等。在正常的家庭结构中,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融洽,孩子能够从父辈及祖辈中获得无微不至的关心,通常在家庭教育上都能满足孩子的要求。但是这些类型的家庭也会造成溺爱孩子,使其社会化能力降低,影响后代个性发展的后果。在与之相对的单亲家庭中子女心理发展多有不健康现象。因为单亲家庭经济收入少,往往形成家庭生活困难,在家庭教育方面,又因为精力、时间、心理等方面的原因导致教育孩子困难。
家长的文化素质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家长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已经接受了的教育程度,笔者认为这是在短时期内是不可改变的,而且将影响孩子成长整个过程的客观性因素。其二是指家长掌握的教育学素质,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育期望都与此有关。很多研究成果都表明,家长的文化素质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关系。一方面, 家长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可满足子女的求知欲望, 树立家长在子女心目中的地位、威信, 掌握教育的主动权, 为子女树立热爱学习、热爱知识的榜样; 另一方面, 家长的文化水平又影响着他对教育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 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及其社会化所面临的问题
青少年心理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矛盾性和过渡性。矛盾性首先体现在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时期青少年身体迅速发展,认知能力大幅提高,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生理功能的发展给心理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追求成人感和自我独立的愿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整个心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然在发展中,心理发展往往跟不上生理的迅速成熟,因此会造成青春期的困扰,青少年在幼稚与成熟间难以找到平衡点。其次体现在对父母的依赖性与自我独立诉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知识经验的积累给他们的心理独立性提供了物质基础,表现为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安排生活等,不愿意家长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还处在发展之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相当有限,必要的心理素质如自觉性、毅力、吃苦耐劳等都未发育成熟,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又体现出对父母的依赖性。还体现在对长辈的避而远之以及对同伴的亲密无间。许多家长往往不能理解孩子的这一做法,殊不知在青少年发育过程中需要一种同辈间的平等、尊重、理解,以满足他们逐渐复杂的内心世界,同时这也是一种成人感的需要。但是这种感受是大人不能给予的,青少年普遍在成人世界中感受到不平等、不被尊重、不被理解,因此在心里建立起一道对长辈的防御机制。
青少年的过渡性指的是生理和心理的过渡。在生理方面,身体急速发育,为走向成年奠定基础;在心理方面,心理素质逐渐优化,由最初的矛盾发展向青年期的成熟化过渡,自我意识增强,并开始思考人生的重大问题,是个人发展的关键期。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又有着基础性的地位,是其他社会化阶段的奠基石。
三、家庭教育资源结构与青少年社会化的关系
(一)家长教育观念与青少年社会化
在本文中我们认为家长教育观念直接决定家长的教育态度、教育方式和期望。
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多出现接受→服从型家长,他们对孩子有无微不至的照顾,能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并引以为傲,对于孩子的要求总能及时满足,且没有过高的期望。在这种教育观念下,家长表现出的是一种放任式的管教,后果往往造成青少年乖戾、自私的人格,甚至导致异常行为的发生。与此相对是支配→拒绝型家长。这样的父母对子女的成熟具有较高的要求,但是对子女的需求却不能及时发现并满足。这一类型的家长崇尚权威,忽视孩子的自主性,强调无条件服从,难以发现或是不承认子女的优点,教育方式以训诫、打骂为主。具有这种特征父母的青少年,容易变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害怕犯错,心理不稳定,是心理障碍的高发人群。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方式是这两个维度的交叉点。在这个点上,父母给予子女适度的爱,既能看到孩子的闪光点,又能清楚意识到孩子的缺点,懂得适度放权给孩子,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氛围温馨,子女能够在民主的家庭中健康成长。青少年在这样的家庭中有条件形成健全的人格,人际关系和谐,独立自主性强,社会适应力良好。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这也是教育子女最为费时费力的一种方式,需要家长大量的耐心。
(二)家庭氛围与青少年社会化
家庭氛围是家庭成员共同营造的稳定的交往环境。不同类型的家庭氛围直接影响着每个家庭成员的心理,尤其对于处在青春发育期的中学生的性格特点形成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依据家长教育观念的模型,我们可以将家长主导的家庭氛围划分为四种,分别为严厉暴躁型、无视漠然型、溺爱型和中心点的民主和谐型。
1.严厉暴躁型
由于父母粗暴的教育方式,家庭中亲子关系比较差,孩子很少与父母交流沟通。生活在这样环境下的青少年在心理发育过程中难以获得有利于其健康发展的条件。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权利不被尊重,个人意愿不被重视,因此自我存在感降低。长期生活在这样的氛围中,容易使青少年产生反社会行为、自虐行为,变得自私、暴躁;另一方面有的孩子为了自我保护而变得胆小焦虑,不擅与人交往。
2.无视漠然型
这样的家庭氛围在双职工家庭和农村留守家庭中比较常见。家长不能很好的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责任感的缺失让他们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特别对于处于矛盾期的青少年来说,此时的他们本需要家长无微不至的注意与引导,但是由于冷漠,很多心理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内心极易产生痛苦和失落感。这样的孩子心理往往是畸形的,在社会化过程中倾向于向周围人发泄愤怒与不满,具体表现为拒绝、冷漠、不合作,是学校教育中难以教化的群体。
3.溺爱型
在溺爱型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接受社会的洗礼,便会遇到重重挑战。主要表现在失范行为频发、自理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低等三个方面。
4.民主和谐型
这是最理想的一种家庭氛围。家庭成员间关系良好而健康,互助互爱,相互理解,善于沟通。温暖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真正有归属感,感到家是避风的港湾。在这一类型家庭中的子女在遭遇青春期时会得到来自父母更多的关注,父母也会因为阶段的特殊性而及时改变教育方式。例如增加与孩子的交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同时给予善意的提醒。据研究调查表明,与不和谐的家庭环境相比,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青少年有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孩子也更容易体现独立、成熟、有主见、心智良好的优势。
(三)家长文化素质与青少年社会化
首先,家长文化素质会对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方式产生影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家长能够正确认识教育现象,在教育子女时能够深谋远虑,而不仅是关注于眼前的利益。为子女规划教育时,会注意子女的身心发展特点,不给予过高的期望,善于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家长相比,他们对于成绩有更理性的看法,不人云亦云,重视道德教育,对教育目标的理解更为深刻。高素质的家长偏向于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而低素质的家长偏向于其他三种。
其次,家长文化素质还会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懂得沟通的艺术,重视与孩子心灵的交流,能够主动与子女互动,在角色扮演中不仅是家长,更是朋友与导师,亲子关系良好。与此相比,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并不能意识到家庭关系对青春期发育的影响,总是抱着“树大自然直”的想法,较少与孩子平等沟通,不重视家庭成员间关系的经营。
总之,透过家庭教育资源结构来研究青少年社会化,为从发展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研究青少年问题提供了更为清晰的思路。但是当今有关家庭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多只停留在个人观察、感知层面,依赖于个别的、典型的事例。建立在个人常识性思考和经验感知基础上的认识缺乏严格的科学检验,难以令人信服,而本文中作者的研究也仅是在总结发现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一次探索,还需其他研究者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叶立群,邓佐君.家庭教育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2]张大均,陈旭.中学心理素质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张锋等.家庭教育结构对初中学生性格发展影响的测验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4]黄伟才.青少年社会化的挑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8,(1).
[5]李宏利,张雷.家庭社会资本及其相关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5,(3).
[6]姚本先,何军.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2).
[7]姜淑梅.试析父母素质对青少年异常行为的影响[J].文化建设,2007,(12).
[8]许晓辉,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9]肖莉.家长的心理素质与儿童的心理健康[J].社会心理科学,2001,(1).
[10]李丹.浅谈新形势下的亲子关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2,(2).
[11]徐燕.浅谈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J].管理观察,2009,(6).
[12]李瑞芳.探析家庭教育资源,优化成人学习环境[J].现代企业教育,2007,(5).
[13]彭渝,懋彬.当代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子女的社会化环境[J].社会科学研究,1994,(6).
[14]风笑天.青少年社会化: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述评[J].青年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