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基层的声音
2016-05-10魏龙飞
魏龙飞
玉米临储制度改革后,东北三省一区农户对此有何反映?基层政府怎么看且如何引导本地农民合理调结构、闯市场呢?本刊记者实地走访了黑龙江省黑河市、黑龙江省绥化市、吉林省榆树市等地基层政府和农户,通过调研得知,基层政府和农户对于政策调整基本知晓,黑河市嫩江县新发镇青山村村民刘祥会说:“国家的政策俺们大体清楚,干部已经讲了好几遍。”
政策效果初显,部分农民“掉头”难度大
黑河市爱辉区瑷珲镇镇长李玉冬表示,有的大户得知临储政策改革后,宁可放弃前期投资,不会再种玉米。“黑河市爱辉区二道沟村3名村民去年年底租了180公顷土地,交了10万元定金,得知国家改革玉米临储政策后,直接选择弃租,10万元也不要了。”从这个角度看,黑龙江省“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调减效果初显,国家政策起到了引导市场的作用。
黑河市爱辉区爱辉镇小兴屯村村民吴波表示,“今年农民‘掉头难度较大。”由于该区农民备春耕开展得早,目前已买了大量玉米种子和农资,农民改种其他品种有难度。据了解,该地区玉米籽种化肥80%以上已经到位,如果现在“掉头”改种其他作物,生产物资缺乏的同时,将出现资金缺口。
“我们这儿都是大户,生产资料准备得晚的话,会涨价。去年年前是700元/袋,年后达到1400元/袋,因此大伙儿都下手早。”五大连池市兴隆乡四合村玉米种植户宋志如是说。他一下子买了800袋“德美亚”种子,每袋675元,共花了54万,乡镇政府帮助跟种子公司协调了好几次也退不回去。“大部分农户春节前就以每袋(15公斤)720元的价格提前买了,现在连500元都转卖不出去,种子公司又不收,种下去更赔,还不能喂牲口,很多农户损失8-10万是常事。”宋志感叹道。
“政策要是早点出来就好了。如果能在去年十二月份出来,那我们还能调整计划。还有十天左右就得种了,左右为难。”宋志表示,如果政策早点儿出台,情况或许会好点。
从走访情况看,今年东北三省一区“镰刀弯”地区玉米面积可能有较大幅度调减,但预计面积和产量仍将保留相当规模。一是部分面积想调也调不了。有些玉米除草剂残留期18个月,部分耕地去年打过这些除草剂。黑河市嫩江县前进镇繁荣村为民生态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管延户说,“今年种不活大豆,只能继续种玉米”。有些农户将田土挖回家用花盆试种大豆,豆苗刚出芽,现在还不能确定能不能种。二是一部分农户想调也调不起。基层反映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改革出台时间有些晚,弯子转得大,很多农民春节前就备好了种子,现在马上就春播了,想调结构也没有余钱。“该花的钱都花了,现在转也转不出去,这一大笔钱也舍不起。”管延户表示左右为难。
还有些大户这几年投入大量资金甚至贷款购置了种玉米的大型机械和烘干塔,若不种玉米机械就得面临废弃和折价处理,只好种玉米“赌一把”。
影响尚在发酵
据了解,黑龙江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近年受玉米临储政策支持,玉米种植效益普遍较好,规模化经营快速发展,嫩江县玉米种植更是90%由大户和合作社进行,土地加速流转,租地价格“水涨船高”。今年玉米临储政策改革,种植户预期玉米种植效益大幅下降,按目前的价格改种大豆效益也不好,每公顷6000元的地租肯定要亏损,最近开始纷纷找耕地出租户协商降低地租。但现有租地合同普遍是3年期、5年期甚至10年期,部分耕地出租户坚决不降价,土地流转合同纠纷明显增加。合作社除自有入社土地外,大多不想再租种土地,民间土地流转也进入低谷。
黑河市嫩江县嫩江镇嘉田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田凤彬介绍说,这两天正在跟农民重新谈合同,一公顷地租减1000元,大部分农民接受了,但有一个村的30户谈不拢,谈不拢就只能不租了,这些人都在城里有工作,不可能回来种地,小四轮早在两年前就卖了,这些地租不出去就只能撂荒。
“我的玉米烘干塔白建了。”黑河市嫩江县科洛镇柏根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海波叹息道。看到亲友近几年做玉米烘干生意赚钱,他2015年贷款400万购买玉米烘干设备,没想到今年国家改革玉米临储。由于近年国家实施临储,价格较高,当地不少农户建立烘干储备设施,赚得盆满钵满。而政策改革后,像烘干设备、农机具等大型设备无法投入使用。这些设备占用了大量资金,农民如果想要再投资,只能将他们贬值变现。
后续配套政策完善与否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农业部玉米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省级分析师孟祥萍认为,“春节后,吉林省农民售粮积极性增加,售粮进度加快。政策发布后,玉米价格下跌迹象更加明显。”记者从吉林省农委市场处了解到,3月末至4月初,农民出售玉米均价从0.89元/市斤(标准水)跌至0.86元/市斤。加工企业大幅下调收购价格,玉米收购价格每吨下跌20-140元不等。贸易商收购谨慎,农民不得不降价销售。相应加工产品价格也出现波动,淀粉价格每吨下跌100元,酒精价格每吨下降200元。“希望政策改革的相关细则尽早公布,防止市场价格快速下跌,尽早给农民一个定心丸。”
“直接给农民补贴当然好,但玉米价格与国际接轨,还得继续大幅下滑,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产出一定,单纯依靠粮食增加收入无潜力。”榆树市大岭镇村民齐山杰表示。敦化市官地镇村民翟学高说:“国家能直接给我们农民补贴太好了,但我想知道补贴咋补,能补多少?市场化收购,是否出现新的卖粮难问题?”
农业部大豆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省级分析师舒坤良表示,“玉米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农民收益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2015年的种植收益情况来看,玉米收益仍高于大豆收益,普通农户向大豆调整的意愿并不高,对今年农户从玉米向大豆的种植结构调整的刺激作用并不明显,明年的刺激作用会明显一些,依靠加工企业收购数量有限,最担心的还是今年秋季会出现卖粮难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尽快明确生产者补贴的发放标准、补贴方式和补贴对象。”补贴怎么补、何时补等细节仍是基层群众关注的核心。
玉米临储制度改革是市场倒逼的必然结果,“价补分离”有利于玉米产业链协调发展,后续配套政策完善与否是改革能否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
农业部玉米全产业链信息分析预警省级分析师刘笑然认为,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改革后,市场收购将成为主渠道,而信贷部门出于对贷款安全的考虑必定要加强审查,导致一些企业贷款困难,因此,为了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国家还须通过信贷扶持、税收优惠等手段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必要支持,以保证市场收购顺利进行。
如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对农业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正处于备春耕生产时期,农户普遍对今年的种植结构调整感到迷茫,改种其他作物市场销路难找,农民期盼相关政策早日出台。如何引导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和提供技术指导服务,对农业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更高的要求。
记者从吉林省市场处得知,为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吉林省委组织部、省农委共同组织开展了以“引导农民闯市场、帮助企业创品牌”为主题的培训和宣传活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对全省农业部门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农村基层干部和新型经营主体进行农产品市场形势分析预测培训,引导农民学知识、换思维、调结构、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