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 007例乙肝标志物、HBV-DNA及ALT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2016-05-10成克铭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6年7期
关键词: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

成克铭,闵 瑶

(1.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泸州 646000;2.重庆市东华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32)

·临床研究·

2 007例乙肝标志物、HBV-DNA及ALT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价值

成克铭1,闵 瑶2△

(1.四川省泸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泸州 646000;2.重庆市东华医院检验科,重庆 400032)

目的 通过联合检测乙肝患者血清学标志物(HBV-M)、乙型肝炎病毒核酸(HBV-DNA)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探讨3项检测指标在乙肝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07例标本采用连续监测速率法检测血清中的AL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DN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检测HBV-M。结果 HBV-DNA>100 IU/mL的患者为1 098例(54.71%),其中,HBV-M检测Ⅰ组[HBsAg 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和Ⅱ组[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HBV-DNA 阳性率、ALT阳性率明显高于Ⅲ组[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Ⅳ组[HBsAg阳性(+),HBcAb阳性(+)]和Ⅴ组[HBsAg阳性(+),HBeAb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为阳性的患者中,HBV-DNA含量与ALT水平成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检测HBV-M、HBV-DNA载量和ALT水平,能全面了解HBV感染、复制以及传染性状态。在判断病情转归、肝功能损害情况和疗效观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HBV; ALT; HBV-DNA; HBV-M

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是引起病毒性肝炎的最常见病原体,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垂直传播感染他人。虽然乙肝疫苗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HBV的传播,但它仍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感染呈全世界流行,全球大约20亿人已经感染HBV,其中的3.5亿转变成慢性感染,慢性乙肝患者有发展成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和肝细胞癌的风险。我国是高流行区,一般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9.09%[1],成为严重影响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的传染性疾病,也给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我国目前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是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血清学标志物(HBV-M)、肝功能指标以及近年兴起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方法进行检查,采取上述3种方法对乙肝感染患者进行监测以及评定其病情、疗效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尤其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测定更能准确反映其体内病毒复制以及活跃状态。本文通过3种方法检测2 007例乙肝样本,以探讨不同检验指标在乙肝患者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现将检测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的乙肝患者2 007例,其中男936例,女1 071例,年龄14~65岁,平均36.6岁。排除合并肝癌、HIV、HAV、HCV、HEV感染及伴有其他严重肝脏疾病,所有样本均于空腹静脉采血分离血清进行检测。其中Ⅰ组[HBsAg 阳性(+),HBeAg阳性(+),HBcAb阳性(+)]636例(31.69%);Ⅱ组[HBsAg阳性(+),HBeAg阳性(+)]279例(13.90%);Ⅲ组[HBsAg阳性(+),HBeAb阳性(+),HBcAb阳性(+)]858例(42.75%);Ⅳ组[HBsAg阳性(+),HBcAb阳性(+)]174例(8.67%);Ⅴ组[HBsAg阳性(+),HBeAb阳性(+)]60例(2.99%)。

1.2 主要仪器 新波 SYM-BIO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仪(苏州新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DA7600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广州达安公司)、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

1.3 检测指标及方法 (1)乙肝血清标志物定量检测: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IFMA),阳性标准:HBsAg>0.2 ng/mL;HBsAb>10 mIU/mL;HBeAg>0.5 PEIU/mL;HBeAb>0.2 PEIU/mL;HBcAb>0.9 PEIU/mL。(2)HBV-DNA 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FQ-PCR),严格按试剂说明书操作。HBV-DNA<1.0×102IU/mL者为阴性,HBV-DNA>1.0×102IU/mL者为阳性。(3)ALT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40 U/L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将HBV-DNA(copy/mL)转化为对数,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同HBV-DNA载量乙型肝炎患者ALT测定结果,见表1。患者ALT在HBV-DNA阴性组与阳性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BV-DNA表达阳性的各组中,乙肝患者AL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 007例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血清模式HBV-DNA与ALT含量比较见表2。其中HBV-DNA阳性1 098例,总阳性率为54.71%。模式Ⅰ、Ⅱ组与其他各组相比,HBV-D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Ⅰ组ALT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模式组(P<0.05)。

表1 不同HBV-DNA载量乙型肝炎患者ALT

HBV-DNA含量以对数值表示。△:P<0.05,与HBV-DNA阴性组比较。

表2 不同血清模式HBV-DNA与ALT结果比较[n(%)]

△:P<0.05,与Ⅲ组、Ⅳ组、Ⅴ组比较;*:P<0.05,与Ⅱ组、Ⅲ组、Ⅳ组、Ⅴ组比较。

3 讨 论

乙型肝炎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可引起多种急、慢性肝脏疾病,部分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随着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实验室对HBV感染诊断的技术越来越多,目前,主要的检测技术有血清标志物检测、核酸检测、HBV基因型和变异检测等[2]。乙肝标志物检测是临床诊断HBV感染的传统手段,它检测的是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状态。既往HBeAg被认为是乙型肝炎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物,是评价慢性乙型肝炎重要的免疫耐受因子及病毒复制的主要指标。但在临床中,隐匿性HBV感染在不明原因的慢性肝脏疾病或肝癌患者中也较常见,其特点是在患者血清中检测不到HBsAg,究其原因可能为HBV病毒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强烈抑制或HBV基因组调控序列的突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检测HBV-DNA就显得十分必要,因为HBV-DNA载量可真实反映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病程变化,病毒在复制过程中会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病毒的清除,同时也会引发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导致肝细胞损伤、破坏,随之会引起肝脏组织的修复及纤维化[3,同时,临床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动态观察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水平来掌握抗病毒药物的疗效,为临床医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起到参考依据。ALT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脏、骨骼肌、十二指肠、脾脏及肺等器官的组织细胞中,其中尤以肝组织细胞中含量最多,正常情况下,仅有极少量的ALT释放入血液中,当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致敏淋巴细胞与肝细胞膜表面上的病毒抗原相结合,使致敏淋巴细胞释放出各种体液因子,这些体液因子对病毒清除的同时,也会导致肝细胞的破坏,从而导致大量的ALT从受损的肝细胞中释放入血液,从而引起ALT水平升高。因此,在排除肝外脏器病变的情况下,ALT升高可直接反映肝细胞的损伤情况[4],是现阶段临床应用最广的肝功能检测指标。同时,引起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肝炎、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HBV的持续感染[5]。因此,多指标的联合运用,有助于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对临床治疗及疗效观察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6]。

本文结果显示,患者ALT在HBV-DNA阴性组与阳性组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HBV-DNA表达阳性的乙肝患者中,血清HBV-DNA水平的递增并无引起ALT的明显变化,表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与HBV在宿主体内复制水平无直接正相关关系[7]。对乙肝患者不同血清标志物模式检测的HBV-DNA和ALT含量上可以看出,Ⅰ、Ⅱ组HBV-DNA阳性率较其他三组高,ALT水平只有Ⅰ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在乙肝病毒处于强复制和强传染性阶段,对肝细胞的损害也相应较重[8]。在Ⅰ组中HBV-DNA阳性占HBeAg阳性的73.58%,说明HBeAg和HBV-DNA两者之间有着很好的相关性,表明HBeAg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处于高水平复制。但在模式Ⅰ组(“大三阳”)中仍有26.42%的HBV- DNA检测结果小于1.0×102IU/mL,在理论上HBeAg阳性应与血清HBV-DNA阳性一致,分析出现HBV-DNA阴性的原因可能是:(1) 检测标本内含有 TaqDNA聚合酶抑制物;(2)HBV-DNA已经极低,而之前表达的HBeAg尚未被完全降解,导致 HBV-DNA的消失早于HBeAg;(3)存在病毒基因的变异造成HBV-DNA检测阳性率偏低。因此,临床上运用HBV-DNA和乙肝标志物及ALT 3项指标检测,对HBV感染的临床诊断会更明确,对设计治疗方案、观察疗效及预后判断可提供更有效的参考依据[9]。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HBV-DNA与ALT水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但三者反映的是疾病的不同方面。因此,临床医师在HBV感染的诊疗过程中应联合检测相关指标,根据检测结果进行补充和应证,综合考虑患者病程,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质量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0]。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肝脏,2005,10(4):348-357.

[2]王兰兰,秦莉.医学检验项目选择与临床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94-296.

[3]谢建红,肖奇志,田芬,等.HBV血清学标志物结合HBV-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3):192-193.

[4]李文楷,丁波,魏容,等.联合检测血清标志物、ALT和HBV-DNA对乙型肝炎患者诊疗的临床意义[J].四川医学,2013,34(1):154-156.

[5]程渝,郭运芬.乙肝病毒不同血清标志物ALT中与HBV DNA载量临床意义[J].西部医学,2010,8(5):911-912.

[6]杨浩,苏晓明,颜沛云.转氨酶与乙型肝炎病毒核酸载量的相关性临床诊断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3):323-324.

[7]何印蕾.实时荧光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2):3954-3955.

[8]Sarin SK,Kumar M.Should chronic HBV infected patients with normal ALT treated:debate[J].Hepatol Int,2008,2(2):179-184.

[9]裴彦祯,韩涛,马晓燕,等.HBsAg及HBV DNA定量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的变化[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0):743-746.

[10]方伟祯,蔡振华,陈梅,等.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HBV-DNA相关性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8):1357-1359.

,E-mail:m1187036845@126.com。

10.3969/j.issn.1673-4130.2016.07.052

A 文章编号:1673-4130(2016)07-0987-03

2015-10-18)

猜你喜欢

乙肝患者乙型肝炎标志物
乙肝患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获益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六个就诊误区 让乙肝患者“二次受伤”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乙肝患者HBV载量与IgA,IgG,IgM及C3,C4相关性研究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