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进一步深化对绿色发展的认识

2016-05-10赵峥

党建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赵峥

内容摘要: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推动绿色发展,需要统筹协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通过不断深化制度改革,营造宜居生态环境,依靠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完善治理体系,凝聚绿色发展合力,立足包容公平,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实现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和发展动力的绿色转换。

关键词:绿色发展 全球价值 核心关系 创新驱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绿色发展放在了更高、更重要的位置。这是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也是中央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次统筹安排与战略布局。这一话题也成为今年“两会”上的焦点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识绿色发展的基本内涵,明确绿色发展的主要任务,将绿色发展理念与行动统一起来,为“十三五”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释放新动能。

一、绿色发展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承与深化

20世纪中期以来,在经历了大规模工业文明的洗礼后,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也日益尖锐,进一步引发了人类对发展模式的绿色反思。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报告《增长的极限》,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经济不可能永远地持续发展下去,并给出了极端的“零增长”应对策略。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提出“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并通过人类第一个国际性环境宣言——《人类环境宣言》,促进了人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1987年,以布伦兰特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形成了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把可持续发展由理念层面推向行动层面。2000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通过了《千年宣言》,制定千年发展目标,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发展的具体指标和落实时间表。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峰会通过的纲领性文件《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17个大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描绘了未来15年全球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实现消除贫困、保护地球、确保所有人共享繁荣的全球性目标和方案。

“绿色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一脉相承。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等人在其著作《绿色经济的蓝图》中,首次提出“绿色经济”一词,并将绿色经济等同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并从环境经济角度深入探讨了通过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008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计划”,旨在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认识到经济的“绿色化”不是增长的负担,而是增长的引擎,呼吁各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随后,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绿色增长宣言》、2010年欧盟出台的《欧盟2020》,都将“绿色发展”作为提高区域和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目前,“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新的趋势和潮流。从短期来看,可以迅速拉动就业、振兴经济,还能有效调整经济结构,理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从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可持续的、广泛的增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体来看,绿色发展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以经济、社会、自然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核心价值理念高度一致,都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得的发展模式,同样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发展性,二者的长期共同目标均可以理解为转变发展模式、增进人类福祉。但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内涵相比仍具有差异性:第一,绿色发展更加强调发展而非简单的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更加突出在持续性基础上的“可发展”;第二,绿色发展更加强调行动而非理念,更加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三,绿色发展更加强调整体协调而非局部改善,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协同作用和政府、企业、公众等不同主体共同发展的过程,兼顾各方利益,促进发展的整体协调。

目前,我国推动的绿色发展呈现出的不只是发展理念的新定位、新高度,更是有的放矢、务实可行的发展手段与路径,核心是将资源环境视为内生的增长因素,通过转变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方式,用科学绿色的理念、智力、资本、技术、制度来实现高效率、高水平的发展,用高质量发展成效来增强绿色发展能力,解决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生态平衡之间的矛盾关系,依此实现发展模式的根本性转型。长远来看,我国的绿色发展不仅对自身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传承与深化,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努力与担当。

二、绿色发展需要把握的三个重要关系

一是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有关“人与自然”的讨论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提出了源于自然、顺其自然、益于自然、反哺自然的理念。但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剧,人口的增多和生产力的进步,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思维日益明显,大自然逐渐成为人类实现目的的工具和手段,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方式破坏着地球生态系统。因此,要实现绿色发展,首先必须重新审视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是要转变观念,正确客观地审视我们正在创造和改造的自然环境;二是要高度重视自然的价值,将地球本身视为一个巨大的生命有机体,直面资源过度开发、环境严重污染不断扩大等危机与挑战,实现经济发展与不可再生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的全面脱钩,减少资源损耗,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三是要有效发挥自然的价值。绿色发展不同于传统的环境保护,在于强调发展模式和治理模式的绿色化,寻找人与自然的平衡点,把消费和生产建立在自然生态的合理性之上,重新整合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资本,有效积累生态资本和生态财富。

二是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关系。绿色发展需要有增长的发展。绿色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增长需要摒弃“增长高于一切”的观念,但没有必要放缓增长的过程,过分强调“零增长”。因为,经济繁荣是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我们将缺乏用于治理环境和改善生活的资金投入,经济增长应被看作是绿色发展必由之路。只有在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上,环境治理、生态保护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绿色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经济增长,强调质量而非仅仅是物质扩张,保持经济繁荣稳定,特别需要产品、技术、文化、商业模式和制度上的创新,为实现经济增长做出努力。同时,发展不能犯“增长狂热症”,仅仅关注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等经济数据,而忽视经济增长背后的“经济增长的代价”和社会福利损失。绿色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贫困人口的减少、人民的健康水平、安全状态、生活质量、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既是绿色发展动力,也是绿色发展的目的。绿色发展要构建有利于弱势群体成长的发展机制,增强发展过程和结果的包容性和共享性,实现发展机会的公平和福利最优化。

三是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公共部门、企业、个人、家庭都追求利益最大化,而绿色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努力在平衡这些利益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利益,其核心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从政府角度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差距较大,因而市场机制并不必然激励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力、行政组织能力和行为引导力,制定严格且适宜的环境管理制度(如排污权和环境税),能够提高人们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让人们的绿色行为变被动为主动,使企业有意愿进行绿色转型,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和服务;从市场角度看,运作良好的市场有助于反映生态系统的边际价值,减缓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刺激人们减少对资源的消费,激发企业研发和采用更绿色的技术,推动企业根据对绿色生产和消费市场的供求信息和价格信号的把握,将技术、资本、人力等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通过经济杠杆的作用,将生态价值纳入原有的价值体系之中,在同等代价通过提升投入产出效率下生产更多的绿色产品和服务。而作为绿色生产要素的供给者和绿色消费产品的需求者,个人和家庭不仅将会在政府和企业的绿色发展过程中分享收益,还会通过绿色消费理念和行为影响收益。

三、当前推动绿色发展的四个重点任务

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宜居生态环境。建设宜居生态环境,核心在于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加强空气、水和土壤环境治理和控制资源能源消耗总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基础上,以法治为基础,重点清理修订与绿色发展相冲突或不利于绿色发展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树立“生态优先”的生态价值观和生态发展观;秉持红线思维,做好前端的制度设计;以法律为保障,加强过程的制度管控;以考核体系为导向,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最终建立起系统完整的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形成保障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制度转变产业和空间发展方式,激励和引导绿色发展。

二是依靠创新驱动,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构建绿色生产方式,核心在于立足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把创新作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根本动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劳动者和企业的创新动力、能力和活力,统筹推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更加突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和影响,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通过创新经济模式对传统经济模式的根本性替代,由原来主要依靠劳动力、资金、资源能源等一般性要素,向主要依靠人才、技术、信息等高级要素驱动发展转型,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增长基础上的绿色发展。

三是完善治理体系,凝聚绿色发展合力。凝聚绿色发展合力,核心是构建健全而有活力的绿色治理体系,以绿色发展共同目标为导向,更好地发挥政府在绿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政府科学决策水平,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和社会服务市场,引导和扶持环境保护、社会绿色组织发育成长,支持群众对生态环境领域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参与和行政管理过程的参与,把握互联网时代特点推进便捷、分享、互动、高效的电子治理模式,将治理主体能力、治理机制、治理手段结合起来,通过完善的治理体系,凝聚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的绿色发展合力。

四是立足包容公平,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共享绿色发展成果,核心在于促进绿色经济增长与人民福利水平的同步提升,推动发展由“物的发展”向“人的发展”转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实现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同时增强发展公平性,为全体人民提供统一、公平、普惠的基本福利保障,帮助弱势群体提升改善经济活动的知识和技能,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让更多的人能够共同参与和分享绿色发展的机会和成果。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发展研究院、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2015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2.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14年第1期。

(责任编辑:张纪)

猜你喜欢

创新驱动绿色发展
人力资源质量的生态维度研究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
“创新驱动”打造山东经济新格局
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
基于绿色发展观视角关于产业转型路径的思考
创新驱动与我国创新生态研究
浅议坚持法治环保 推动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
产业园区管理机构知识产权服务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