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优化、兼并重组将成为“十三五”中国汽车主题
2016-05-10
许久没有书写这样宏观标题的文章,但在春节之后,万象更新之时,总是有一种热情无处安放。它从哪里来,从对生活的热爱,对事业的热忱中来。若是落入到辞旧迎新的感慨之中,也不该是在这样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当下。这样的时节,似乎总是属于年轻一代舒展宏图大志的时候,应该属于站在历史的角度或者是更高的窗前眺望远方的时候。《家用汽车》全新改版后的跨年之作将为您呈现,全新的纸质阅读心情与阅读的喜悦,应该从这里开始。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将发生重大的变革的一年(笔者预言)。如何实现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将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十年发展切实可依的愿景。如何践行十八届五中全会贯彻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迈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步伐,将是中国汽车产业能否走出阴霾的关键。
当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汽车业和汽车传媒甚至整个汽车社会。2016年有可能将成为划分时代的一年。那些停留在人们感官和无法触及内心的信息碎片,文化垃圾终将被遗弃,一个看重道德与修养,注重生活品质与人文关怀以及个体与社会普世价值趋向一致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这个时代来得有些迟,但社会的清正之气将会继续上升,浊气下降。心存正念、积极进取、辛勤劳动的人将会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推崇所谓的个性、任性、叛逆、玩乐、极端、消极的声音将愈加微弱。这些将是2016年,乃至未来十年汽车消费人群的总体生态。抓住了这样的生态特征,才有可能找到汽车消费的主体人群。
从产业结构来看,可以从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来梳理未来五年的预判。对于国民经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个方面的要求都可以在汽车业落地。动辄30万、50万产能的新生产基地,几十亿、几百亿的投入造车、造高智能车等等都在大的发展趋势下不合时宜。这五个要求如果不准确理解,不研究到位,我们的企业掌管者们很容易陷入到气壮山河、好大喜功的泥沼中。
在这个“十三五”开局之年的两会前夕,把握“十三五”发展的大逻辑,显得尤为重要,那就是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兼并重组来推动汽车业趋向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简而言之,在未来5-10年,汽车产业的国家战略应是减法,而非加法。如果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销量第一的观点来佐证,那么汽车大国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理由,国家战略是需要一个汽车强国,需要几个在产品技术、研发、品牌溢价以及精益生产和企业文化等都能具备世界级水平的中国汽车企业。粗制滥造、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规划将会逐步消失。
当然,结构优化和调整不仅仅是淘汰和减法,还有增加有效供给,提振经济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国的汽车消费者,需要那么多汽车产品吗?不排除在未来5-10年,国家在合资合作方面将有大的政策调整。关闭合资公司审批的大门,设置跨国公司更高的进口门槛,都有可能在“十三五”的时期内实现。推动中国的整个社会尤其是汽车传媒进行理性、健康、绿色的汽车消费观,也有可能成为一种时尚和要求。因为这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可以医治中国当前汽车产业存在的“伪、大、空”的病症。
历史与时代将赋予整车企业在这五年发展最重要的提速机遇。优化结构,战略布局,兼并重组,做强企业需要顺势而为。培育汽车文化,打造卓越的中国品牌,低碳化、信息化这些是企业应该致力的方向。结构优化、产业调整是一种思维和观念的改革,是一种企业家与官员思维惯性的再造,成功与否可能关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生存遇到困难,那这个企业就有可能是兼并重组中被动的那一个。
这不是危言。就在几天前,郑州日产、一汽马自达还有此前的哈飞汽车等等,都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些失落与阴郁的事实息背后,都是一个个曾经英雄的人和年代。
淡落企业家的局限性,当我们开始学会纪念,一种躁动便蔓延开来。因为对数字的恶劣崇拜,对文化的轻视可以令企业快速衰弱,可以令企业失去造血功能,可以让消亡的悲歌掩盖生如夏花的绚烂。
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已经被纳入到新的秩序当中,这将会发生巨大的影响,不仅会影响中国人自身的命运,而且会决定人类的未来。这正如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品格,不仅仅要看这个国家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民,也要看它的人民选择对什么样的人致敬,对什么样的人追怀,对文化与修养,职业与道德的敬畏与渴求程度。
范仲淹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还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我们依然不能预知未来,可是,不去预知,便真的无法预见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