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新闻”的冷思考
2016-05-10郑晓东
□ 文/郑晓东
“无人机+新闻”的冷思考
□ 文/郑晓东
低廉的持机成本、高效便捷的操控、空间和视角上的巨大突破,把无人机航拍迅速推上媒体融合大潮的风口。面对“无人机+新闻”的爆发,在拥抱这项创新性变革的同时,也应该对其现状有清醒认识冷静思考,以趋利避害,推动“无人机+新闻”的产业变革向更深层次发展。《中国记者》2014年第10期曾组织了一组“无人机航拍:谁在用,如何管?”的焦点文章,欢迎就此话题继续讨论交流。
无人机 新闻 媒体融合 发展
2015年,是无人机航拍新闻的“元年”,在业界已成共识。2015年起,美联社、CNN、《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十多家海外媒体,开始测试通过无人机航拍,采集图片、视频等新闻素材;2015年6月,首个全国性的无人机新闻项目——新华网新闻无人机编队成立;2015年8月,天津港发生重大危化品爆炸事故,无人驾驶航拍器深入腹地,第一时间获得事故现场新闻图片……“无人机+新闻”的热潮席卷世界,成为“无人机+”与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产业示范。2016年年初,在第八届新媒体节・中国新媒体年度盛典上,新华网新闻无人机队获得“2015中国新媒体融合创新项目奖”。
低廉的持机成本、高效便捷的操控、空间和视角上的巨大突破,面对“无人机+新闻”的爆发,我们在拥抱这项创新性变革的同时,也应该对其现状有清醒认识、冷静思考,以趋利避害,推动“无人机+新闻”的产业变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一、安全隐患与管理盲点
(一)政策风险:法律法规滞后,监管存在盲点。
在民用航空领域,无人机的行业标准和监管规范在全球都是空白。适应国际民航组织标准草拟的过渡期,多个国家推出了临时性、指导性的管理规定。2009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过《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关于民用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民用无人机适航管理工作会议纪要》等规定,2013年后更是密集发布相关规定文件。但无论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还是《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亦或是《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都没有对起飞全重1.5KG以下(含1.5KG)的微型无人机运行作出具体适用的管理规定。而民用消费级航拍器的主流产品,如精灵Phantom3的起飞重量小于1.28KG,精灵Phantom4的起飞重量也仅1.38KG。换句话说,操纵此类无人机升空航拍,只要视距内运行(即目视视距内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可以没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合格证”、无需起飞许可审批、更不要适航证书,不要求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对伤害与事故也没有监管,完全处于“任性飞”状态,不在现有法规约束范围内。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飞标司发布的《中国民航驾驶员发展年度报告(2015年)》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2015年我国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总数仅为2142个,其中,无人机驾驶员合格证(固定翼+多旋翼)总数为 1882 个。与此鲜明对比的数据是:2015年无人机出货量达到430万台。
(二)环境风险:占航道飞禁区,威胁公共安全。
2016年4月14日,北京某航空科技公司负责人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刑。该公司航模飞机航拍测绘未向民航部门申报任务,也未向军航管制部门申请飞行计划,导致15班次飞机延迟起飞,2班次实施空中避让,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此次判刑有别于以往无人机“黑飞”引发事故仅面临罚款或者行政拘留的处罚,被视为国内无人机“肇事”的标志性事件。
不仅是占用航道引发事故,无人机擅闯行政、军事禁区,也对各国安保提出了严重挑战。一些机密敏感的行政中心,如韩国青瓦台、法国爱丽舍宫、美国白宫、日本首相官邸等地,均遭到过不明无人机的擅自闯入。缺乏有效监管的无人机,还很容易被人恶意使用,成为低空窥探部队营区、刺探军事基地情报的工具,泄露军事秘密。据不完全统计,在过去3年时间里,京津冀军事管控区共发生110起不明空情。无人机对公共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威胁,已成为社会问题。
(三)技术风险:准入门槛低,难达适航要求。
我国现阶段无人机评审的基本原则是:进行设计检查,但不进行型号合格审定,不颁发型号合格证;进行制造检查,但不进行生产许可审定,不颁发生产许可证;进行单机检查,但不进行单机适航审查,不颁发标准适航证。
准入门槛低,行业技术标准尚未统一,导致无人机产业出现了快速野蛮生长的混乱态势。目前,市场上的民用无人机大多是结构简单的旋翼无人机,许多“发烧友”可以自己组装。
据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的数据,目前国内从事无人机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已超过400家,全球70%的中小型无人机都是中国造。国际无人机协会主席Peter认为,“缺乏全行业的产业联盟、技术标准体系、产品认证体系,是目前中国面临的挑战”。
(四)操控风险:误操作受干扰,“失控”防不胜防。
5月25日国内某无人驾驶航拍器新品发布直播出现疑似“炸机”,再度引发人们对于无人机“失控”的忧虑。
无人机遥控响应灵敏,飞行速度快,升空速度可达6-10米/秒,飞行速度可达15-25米/秒,在没有熟悉操控和试飞经验的情况下,盲目起飞,可能还没等你反应过来,就撞上了。造成无人机“失控”的原因很多,操控不当,遥控器失灵或关闭,飞行距离超出遥控信号有效范围,遥控信号受到干扰或阻碍(如禁飞区域、电缆或通讯基站附近常有强电磁干扰),电池余量不足等等,都有可能导致航拍器“失控”,造成严重后果。
无人机采集新闻的高效率也伴随着高风险。从预期策划,中期飞行,到后期处理,整个过程都要预案准备。尤其在飞行前,要精确勘察飞行路线、周围环境,动态监测天气状况,细心检测设备,否则飞行过程中一旦发生“失控”,采访进程就会被打断,痛失第一现场。
(五)侵权风险:被诉“侦察全民”,掀起舆论风波。
隐私是除安全之外公众对民用无人机航拍最关注的问题。高科技设备武装起来的新一代无人机,轻而易举地飞过栅栏、越过高墙,窥探千家万户的私生活,其精准、清晰程度可达到展现一颗衬衣纽扣的所有细枝末节。人们对无人机被滥用来实施追踪、骚扰和非法监视的忧虑与日俱增,频频诉其有“侦察全民”的原罪,在各地掀起舆论风波。在媒体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也不排除一些无职业道德、无社会公德的“狗仔”记者会使用无人机侵入私人领域偷拍明星私人生活。英国《每日邮报》2015年7月26日就报道,在英国著名的斯塔兰天体海滩上,享受日光浴的人抗议有人利用无人机偷拍裸体侵犯隐私,官方介入调查。
目前,除要求民用无人机运营商或使用者自律、对发布的信息进行预审和预处理以减小对个人隐私构成侵犯的可能性外,尚无解决无人机隐私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
□ 2016年6月18日,第十四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图为参观者在观看展示的无人机。(林善传/摄)
二、“无人机+新闻”应用的现状
有人说,无人机采集新闻是在打“擦边球”,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如此。当前国内媒体用无人机采集新闻,多使用起飞全重1.5KG以下(含1.5KG)的微型无人机,以符合政策法规要求,也不受监管约束。但伴随着飞手数量的爆发,政策监管归口收紧是必然结果,低空开放的管制与放行相关规定亟待明确。
即便没有适用规定管理,对航道空域、机场净空区与军事重地、核电站和行政中心等关乎国家安全的区域等禁区的自觉避让,也是媒体在使用无人机采集新闻中避免触雷的必要前提。这方面的资料在动态变化中,媒体只能被动地动态跟踪跟进。
理论上说,理想状态下的无人机拍摄需要三个人,一个飞手,负责飞行;一个云台手,负责拍摄;还需要一个地勤,负责飞行线路、起降场地人员疏散、天气预报、飞行环境安全评估等工作。但在频繁运用无人机采集新闻素材的当下,单兵作战是常态,媒体能做的,就是提高飞手记者的综合素质、加强飞行专业训练,强化风险意识,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尽可能地防范事故发生。
三、“云监管”的尝试
监管也在且行且试。基于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云监管”的出现,为空域安全和监管保障提供了可操作的手段。
我国是第一个提出无人机云概念的国家。2015年年底出台的《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提出了一个兼顾监管效率和飞行安全的“利器”——无人机云。2016年4月18日,首家获得民航局批准的无人机云系统U-Cloud(掌上优云)正式上线,为包括民航局在内的各部门监督管理提供监控平台。它类似于SIM卡追踪管理,每一台安装了SIM卡或者类似追踪装置的无人机,飞行时的航迹、高度、速度、位置、航向等都会被实时纳入云数据库,而这些数据,可以定位到无人机的“一举一动”。目前无人机云系统可以给无人机所有者提供飞行数据和服务,日后还可以解决无人机申报程序复杂、监管操作不便的难题。
“无人机+新闻”是新生事物,没有经验可借鉴,更多的是靠摸索与实践。伴随着我国民用无人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以及细分市场“传媒行业应用级”无人机研发的突破,无人机有望成为新闻采集的标配,为媒体赢得未来发展的更多主动权。
(作者是《厦门日报》图片总监、首席记者)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