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摄影记者怎样才算有匠心、匠辛、匠新

2016-05-10吴晓凌

中国记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工匠摄影

□ 文/吴晓凌

今天,摄影记者怎样才算有匠心、匠辛、匠新

□ 文/吴晓凌

本文作者经历多个人生转折,离开外交官岗位转型做记者,放弃波澜壮阔的大场面而执着于小中见大、小中见情的摄影理念,照片《血染赛场》助他捧起荷赛体育类金奖,实现了中国摄影师在此项目的首次突破……他一路前进,不断取得佳绩的原因是什么?

摄影记者 工匠精神 摄影理念

一、摄影记者的匠心

工匠精神缘于信仰。工匠精神中“精神”一词的意义,在我看来,不只受“工匠”的限定,而是超越工匠的一种人生信仰。

曾看过一个描述厨师的电视节目。那位厨师说:“我觉得菜肴是有生命的。”给我很大触动。一名工匠之所以专注于一个小领域,用岁月耐心打磨一个小产品。我猜想,一定是他通过那个小领域,能够感受到触摸拥抱整个世界的幸福。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中,我慢慢形成这样一种信仰:站在摄影的高度俯瞰新闻摄影,站在生命的高度俯瞰摄影。

我们所处的这个年代,变化越来越快,选择越来越多。单纯的知识积累越来越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把知识架构成观点,把观点内化为信仰。那些旁人看来惊人的坚持,也许不过是信仰的自然流露。

不论哪一行当,所有的规范都只能约束底线,无论是考勤,还是次品率等等,摄影也不例外。我们可以不断提高底线,但只有当内心真切地体会到感召,才能把职业上升到尽善尽美的精神追求层面。我觉得,把职业做为谋生的手段,或者自我实现的途径,都不是工匠精神最合适的土壤。所谓精神,即涉及功利的考量都退居其次。功利退后的时候,所谓的智慧才变得发达。

在生活中,我是个懒散的人。但幸运的是,得以从事新闻摄影这项自己热爱的职业。通过工作,感觉到的是单纯的快乐,并且能够与整个世界沟通对话。工作最佳的状态莫过于,工作时,我们是幸福的。就像贪玩的孩子。我们不能形容一个孩子在勤奋地玩耍。其实老话说得好,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不庸俗、不功利地理解这句话,说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即使不从生命需要的高度去理解工作。认真也是一种有益的素养和习惯。道理其实谁都懂,重要的是实践。知行合一特别重要。工匠精神的源头,也许其实特别朴素,就是“把事情做好,做得更专业”的简单念头,然后把这个念头付诸行动,坚持下来。

在追求职业的同时,对“职业”的另一面也要保持警惕。摄影最可宝贵的是热情与梦,但一不小心就会慢慢与秩序和形式做交换。

其实职业和菜鸟中间的位置最好,一方面有着职业水准,同时又保持着一颗菜鸟的心。仿佛还不知道好照片的标准,不知道取巧的捷径,唯一的笨办法就是每按一次快门都付出全部心力,把技巧保持在稚嫩的边缘,充满着激情、疑问与不安。

二、匠辛

工匠精神的实践过程,必然伴随艰辛,摄影亦是如此。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并不都是愉快的经历,要经过艰苦的磨砺。这甚至表现在诸如工匠如何与工具相处等简单的事情上。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自己的体会,事与器的关系并不仅仅是利或者不利那么简单。摄影记者的创作工具是照相机。我与相机的关系就经历了三个阶段:

了解相机的局限。所谓了解相机的局限,就是尽量理解相机的功能对创作的影响。比如,如果用每秒连拍5张的相机拍摄足球比赛,就必须根据快门的时滞、运动员拼抢的节奏掌握好按下快门的时机。否则拍摄头球时,即使连拍,也基本拍不到一张能用的照片。而用每秒连拍10张的相机,就不用考虑那么多,按住快门不放,总会有一张大致合适的瞬间。但如果拍摄者对拍摄时机有良好的把握,合适的瞬间会增加到两到三张,大幅提升成片率。

触摸相机的极限。能够触摸到相机功能极限的感觉很好。这就可以告诉自己,一些照片之所以不完美,并不是因为自身的技艺原因,而是相机的极限使然,所以心安。在德国工作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只能用半幅机加上400毫米的远摄镜头拍摄足球比赛,相当于全幅机的600毫米焦距。近距离拍摄禁区内的场景极其困难,错失了很多精彩的画面,经历了从懊悔到平静的过程。回头看,无论从心态还是技术上对自己都是特别有益的磨练。当日后更换成新一代全画幅相机,那种豁然开朗,被解放的感觉记忆尤新。

□ 2012年3月25日,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浙江杭州揭晓。新华社选送的摄影师吴晓凌拍摄的《南苏丹返乡难民》获得新闻人物与肖像类单幅铜奖。(新华社/发)

□ 2009年2月13日,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评选结果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拍摄的作品《柔道--血染赛场》获得体育专题类单幅一等奖。(吴晓凌/摄)

最后,要与相机和解。没有相机是完美的。无论利与不利,我们都要与自己的工具和解,让武器和自己成为一体,彼此信任。在德国世界杯赛场上,我看到一名外国记者在比赛前狂吻相机,感触颇深。即使我们接纳并不完美的工具,它依然会展现出所有的可能性,甚至带给你意外的惊喜。在一次拍摄网球公开赛时我突发奇想,尝试研究如何用单张拍摄捕捉运动员接球,网球和球拍接触时“粘”在一起的瞬间。直至每按十次快门,基本能有五至六张成功的程度。

也许所有技艺的磨练和思想的获得都有上述类似于王国维提出的三段式的过程吧。

三、匠新

我不知道,能够专注一件事情的人,是否都是没有野心的人。通常摄影记者就是如此。一本流行的摄影史书中就是这样描述摄影记者:他们因为截稿压力,以及缺少成为艺术家的野心,无暇经营自己的声誉,以至那些优秀的新闻照片,大多沉睡在资料库里。

没有野心,不代表摄影人不进取。我从事的是国际新闻摄影工作。现如今,世界、新闻、摄影三者的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变化,到了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义它们的时候。

摄影和媒体是未知的海洋。沧海桑田的变化已经发生,熟悉的胶片庄园,纸媒大厦开始坍塌,四处来了无数陌生的抢食者。我曾说,即使世界、新闻和摄影已经不是我们熟悉的河流,摄影人也要做一条奔向辽阔海洋的淡水鱼,用痛苦的进化,去拥抱新世界。

在摄影和社会迅猛变化的大背景下,新闻摄影不断受到新科技和新媒体的冲击。面对摄影的“生态危机”,从业者的反应各不相同,几年间,几个主要方向渐为明晰。

有人与时俱进,离开故乡般熟悉的领域,在新媒体、全媒体的路上劈荆斩棘,视频多媒体短片做得有声有色,现在加入全景、VR技术的助力。这些摄影人离传统意义的“照片”越来越远,不知能否称为“迁徙派”。

有人则继续信仰着传统精致影像,极端者更从大画幅、胶片、传统工艺等历史荣耀和古老遗产中寻找慰藉。体现在新闻摄影中,就是回归经典传统,等候艺术趣味的轮回,姑且称为“蛰伏派”。

也有摄影师在坚守摄影本质的同时积极探索“第三条道路”,有意识地借鉴现代艺术理念和其它艺术表现形式,引入新闻摄影创作,展现出跨界的勇气和创意,是为“进化派”。

其实,摄影和媒体其实本没有危机,所谓危机只是摄影师和媒体人自身的危机。寻找出路的过程是对每个个体精神和智慧的考验。这不是美好的过程。但传播健康、乐观、专业的基因,总需要某代人承担因进化导致的痛苦。相忘于江湖,不如相望于海洋。这个过程,更需要工匠精神的指引。

有时,摄影从表面看,和工匠精神仿佛有些相悖。摄影的瞬间性决定了它与灵感和运气的关系极其密切。摄影人比其他人更清楚,被幸运认可背后有多少偶然的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真正的工匠精神,恰恰是隐藏在摄影看似偶然背后的必然,看似局限背后的永恒。

都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真正的工匠精神或许更为自足,就像心跳和呼吸。心跳和呼吸怎么会被忘记呢?而每一次心跳和呼吸,都是上一次的回响。

(作者是新华社摄影部国际照片编辑室主任)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工匠摄影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工匠赞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