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华社资深调研记者的实践感悟
2016-05-10王海洋
□ 文/王海洋
一位新华社资深调研记者的实践感悟
□ 文/王海洋
编者按 调研报道是新华社的重要优势之一,也是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中国记者》一向重视对调研报道、深度报道的研究探讨,2015年第4期还组织过“新华社记者谈调查研究”的专题文章。本文作者是新华社调研报道骨干,曾参与组织近百次调研报道、采写近百篇调研稿件,其思考颇具深度,其经验值得借鉴。欢迎全国同行继续就此类主题来稿交流探讨。
调研报道是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型,它要求深入追踪观察分析某件事物或事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或看法。那么如何进行追踪观察,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进入新华社工作以来,本文作者参与组织了近百次调研报道、采写了近百篇调研稿件,在实践中摸索出五条经验:视野要宽、视线要深、视角要多、视力要强、视点要准。这几条经验贯穿于选题、调查、研究和写作的全过程。
调研报道 新闻调研 新华社 视野
一、视野要宽,注重综合比较
调研要解决视野问题,只有在一个宏大视野下,才能写出有格局的报道。当然,这并不是为了追求大格局而故作姿态,而是因为当前的世情、国情就需要一个宏大视野。
这个视野需要是国际的。当前,国内很多重要问题都有国际性因素,或者有国际背景作为原因,或者会在国际上产生反响。比如,在经济调研中,谈重庆和河南的经济结构,就必须讨论渝新欧和郑新欧国际贸易线;谈云南的经济,就离不开云南面向东南亚的桥头堡定位;谈山西的煤炭行业,就需要关注美国的页岩气行业动态。研究中西部地区尚且如此,观察东部沿海地区更是如此。同时,不仅调研经济发展需要这样的视野,调研社会、文化等方面问题也需要这样的视野。比如,要研究中国文化产业兴起与发展问题,就需要参考美国的发展情况,只就其中的文化主题公园发展来说,从人才培养到商业模式乃至生存环境,就都有深刻的迪士尼烙印,至于年轻人受美国大片文化的影响就更自不待言。
几十年来,我国整个发展都与对外开放密切相关,近十几年更是深度融入世界,调研任何事情都需要有国际维度的思考。其实,不仅要站在世界看中国,也要站在中国看世界。中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的中心”,是中央的一个重要判断。在这个判断指引下,媒体人更需要有一个国际化的认识。比如,了解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就可以观察深圳华强北价格指数,因为华强北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
同时,这个视野要是综合的。任何事物都有关联性,特别是伴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综合视野就显得尤为重要。从2015年6月份至今,一个广受关注的经济动向,就是股市、汇市、债市接连出现波动,几个市场之间产生了密切的关联影响,在去年股市异动之时,就有人士提出,需要密切关注后续汇市变化,做好研判应对。如果没有综合的视野就难以敏锐把握这种动态。
调研文化、社会问题同样需要综合视野。东部一些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群体性事件,不少就与当地劳动密集型经济结构紧密相关,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交织,管理能力没有及时跟进提高,都成为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思想理论界近几年的变化也与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形势有密切关系。所以,看房地产市场,不仅需要看这个市场本身的供需关系,还要看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一些地区的社会治理经验,需要对照其经济结构……具有综合联动的立体视野,才更有预见性、深刻性。
这个视野还要是比较的。世界上有很多相似事物,如果分析不深,就容易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而通过多方比较,特别是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寻找同类事物进行循环比对,就可能便于获得更清晰明确的认识。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深圳经济继续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多年占全国一半左右,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通过比较就能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认识:与北京、上海相比,可以发现深圳活力在于民营经济,北京主要是国家队、上海主要是外资;与香港比较,就知道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坚实的制造业基础;与佛山、苏州等地比较,就知道深圳优势还有其敢闯敢试、大浪淘沙的移民文化;与美国硅谷比较,就知道深圳优势是它占据了电子硬件产业链的关键一环,以及发现它们移民文化的共通性,正是通过这样比较,才能够不断切近事物本质。
总体来说,国际的视野、综合的视野、比较的视野,也是一体的,综合是全球视野下的综合,比较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比较,没有这样的视野,调研就缺乏格局,也会雾里看花。
二、视线要深,注重历史溯源
“从起源中理解事物,就是从本质上理解事物”,这是一位哲学家的话。只有了解事物发展来龙去脉,才能在调研时做到心中有底。这里有两方面值得注意:
一是要关注政策脉络。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当前几乎没有政策涉及不到的死角,我参加的某项专题调研,把相关政策文件打印出来,有800多页、1.8公斤重,这固然反映了部分领域政策的零碎、繁杂,也说明人们已然从多个方面对这一领域进行过研究。梳理政策就如同做学术论文时梳理研究现状,如果没有做这些基本功,既难以掌握大势,又容易陷入误区。我入职工作不久曾在黑龙江采访过一位农民,他一方面搞农资销售,一方面还尝试搞公益性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家人反对、农民欢迎。当时对他进行了追踪采访后,我想提一个建议,就是关注扶持社会化农业信息服务方式,但落笔时不放心,就搜集了一些论文,看后大吃一惊,原来早在几年前国家已然出台了关于这项工作的专门文件,只是落实中存在困难。既然政策梳理如此重要,那么怎么梳理?除了下笨功夫,一点点查找外,还可以借助外脑,采访权威部门,尤其是政策法规研究制定部门。
二是要注意历史上同类事物的比对、借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相似的事物可能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将同类情况做叠加比对,可以更深刻地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尤其是我国的历史绵延数千年,这项优势就更明显。比如,我几年前调研特大城市边缘青年群体时,就参照了史学界对晚清民国时期城市化过程边缘青年群体思想行为特点的研究成果,从而得出一些有益的见解。还有的同事在某一调研中采访历史学家,将历史上改革经验教训集纳起来,从中得出一些共同点,很有启发性。
混合像元分解算法需要先建立场景混合模型,如图1所示,现有的混合像元分解模型主要分为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和非线性光谱混合模型[8]。研究表明,由于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大都高于1 m,更关心的是大尺度上的混合,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可以满足大部分的应用要求。因此,本文仅对基于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解混方法进行讨论。
□ 本文作者王海洋(右一)在鲁甸地震灾区采访。
其实,注重历史渊源、时代背景,不仅能够映照一些类似事物的共同发展规律,还能够激发人的情感,给调研注入激情。我参加鲁甸地震相关报道时,看到一辆支援车上写着“乌蒙铁军”字样,突然意识到这龙头山是乌蒙山的一脉,进而联想到毛泽东的长征诗篇,看着那些受灾群众和八方支援的干部官兵,眼前浮现出当年红军长征走过乌蒙大山时的情境,不禁感慨万千。再如,当前赣南发展受到格外关注,其中新华社的调研也对此发挥了一定推动作用。当时的报道就是紧密结合其曾作为原中央苏区所在地这段历史,来反映赣南作出的巨大牺牲和当前面临的发展困境,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当然,这个视线既是投向过去的,也是面向未来的,对未来进行研判,提出应对之策,是调研的应有之义,此处不再赘述。
三、视角要多,注重枢纽观察
“横看成岭侧成峰”,除了横向的和纵向的观察,还需要其他多视角认识。如果从一个角度、站在一个方位调研,容易偏听则暗,造成偏颇,所以,调研一个事件时,需要听取当事各方意见,不能感情用事;调查专业问题时,既需要搜集一手信息,也需要请教权威专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经得住推敲。这都是惯常的观察方式和观察原则。在这里主要想分享的是,由于信息技术条件的变化,可以更广泛采取的枢纽观察方式。
所谓枢纽观察,是指通过调查能够集纳、映射各方面情况的信息枢纽来了解重大问题动态。比如,通过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枢纽的业务量和业务种类来观察经济形势,通过司法部门的商事案件来观察企业债务情况等等。虽然采访的对象是公路、铁路部门,但目的却是通过对他们业务运行情况的分析,来透视经济运行状况。因为经济运行在这些枢纽部门留下了投影,其所反映的情况可能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也可能更具有客观性。
目前来看,随着技术条件的改善,进行枢纽分析的便利性已大大增强。近几年,涌现出大量互联网企业,各个行业也在进行大规模“互联网+”升级改造,使得一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沉淀下大量数据信息,由此成为重要的报道资源。 比如,《从大数据画像看供给侧改革广阔前景》一稿,完全没有采用传统官方部门统计数据,而是通过采访中国银联、阿里巴巴、乐视等公司,获得大量沉淀在这些企业的数据信息,通过细致梳理分析后,得出多个新鲜结论,被多家媒体转载。比如,通过中国银联用全球50多亿张银联卡的消费数据测算出,2015年消费增速最快的三大行业均来自于服务业,通过对国庆期间异地加油银联网络消费金额的数据统计,发现自驾游市场正在爆发式发展等等。
目前,此类具有数据沉淀功能的平台越来越多,受到多方关注。比如,工业机械行业龙头三一重工,根据已售挖掘机开工情况制作的挖掘机指数,成为企业经营依据,受到政府部门重视。有人说,三一重工挖掘的不仅是土石方,还有中国经济的冷热。
这些数据是相关企业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尽管没有进行初始的精确设计,属于自行沉淀,相对而言往往带有某个企业的特点,全面性、代表性受到一定影响,但也正因为如此,而可以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一些重要情况。
四、视力要强,注重专业知识
“世事洞明皆学问”,任何信息在搜集来之后,都需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期间,特别需要专业知识和理论的积累与指导。
作为一名记者,需要有广博的知识。中国 正在进行“五位一体”的建设,正在深入落实“五个全面”的发展战略,所以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方方面面都需要有基本认识,对“五个全面”的基本要求、基本论述都要有大体了解,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界定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基本框架,也成为调研各种问题的时代坐标。
需要关注的是,由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关于经济学的知识显得尤其重要。比如,PPI、PMI等经济术语的含义,主要经济指标的种类,各指标之间的联动关系等等,不掌握这些知识,不仅调研有困难,甚至缺乏与专业人士对话的空间。
既要注意常识,也需要不断向精深发展。一些学者曾略带讽刺地提出“媒体经济学”这种说法,意指某些报道浅薄、不专业,这种批评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现实中确实存在因为专业素养不够,辨不清真伪、分不清深浅,而造成报道偏颇的情况。曾经有家机构发布了一项调查统计数据,看起来有模有样,也被一些同行引用报道,但数据是否科学准确?当时多位专业统计人士告诉我,他们对这个数据高度质疑。其中一名教授表示,调查问卷涉及的概念必须经过科学界定和设计,比如,问卷中关于有无工作的选项就需要界定,因为对什么是“工作”,每个人的理解大不相同,有人认为打散工不算工作,有人认为开黑车也是工作,没有科学界定就没有意义。他还反问我,10%的失业率是指什么?是10%的人没有工作,还是指10%的人工作时间没有工作?一项科学统计涉及样本比例、抽样方式、概念界定、权数设计和误差估算等多个环节,只有在这几方面都达到一定要求,调查数据才更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也只有了解这些知识,调研报道时才更有辨别力,更为慎重严谨。
精深之中,需要注重学习党的理论经典,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并关注一些专业领域的理论动态。比如,就经济领域而言,一方面需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另一方面对于近些年来产生广泛影响的新制度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等学术观点,也宜有所把握,这样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一些重大问题。曾经见到一位前辈写文章称,一些记者的突出问题是“博而不渊”,我看后感到很惭愧。对此,确实应当尽力突破,否则,只搜集信息而没有采用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进行辨别解剖,即便搜集得再多,也可能只是个高级“包打听”。
当然,最高明的记者需要一种深刻的洞察力。一个人即便掌握很多信息、知识也未必能够达到这种高明状态,这或许需要生活经验、采访经验、理论知识等多方沉淀以及其他因素的叠加。李泽厚曾经评论王国维、陈寅恪和钱钟书三大学者,他认为若以读书多少论,应当是钱最多、陈其次、王最少,但以学术贡献论,排序则相反,这就来自于洞察力的不同。我想这于记者调研也同样适用。
五、视点要准,注重问题导向
视点要准,是指在选择观察对象或者进行选题策划时,以及在寻找报道落脚点时,应当注意新闻性、问题性和建议性。
记者需要做船头的瞭望者,所关注的问题应该是新情况,“顾后”也是为了“瞻前”,对过去的总结只能作为观察新情况时所用的思考材料,不注意新事物、新情况,就没有履行瞭望者的基本职责。
实际上,有些调研选题的随意性是比较明显的,不管这个话题是否带有新闻性,就作为一个题目开始采访研究,这就失去了新闻调研的基本特色,容易“跑题”。这里借一位前辈的话来介绍一个经验:在做一个选题时,如果觉得这个题目去年做也行,前年做也可,甚至明年也没问题,那么这样的调研选题就缺乏新闻性,应当考虑放弃。新闻报道叠摞起来应当是一部编年史,如果时间与事件的对应关系发生了错乱,那肯定是视点不准、选题出现了问题。
所以,当选择关注点的时候,应当注意是新闻调研,不是历史研究,需要从新近发生的重要苗头性事件出发,而不是从陈旧的或一般性的普通情况出发。当然每个人对于什么是重要事件的认识是不同的,但这个基本原则需要秉持。
注重新闻性,是视点要准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要注重问题性和建议性。“哲学家总是在认识世界,重要的是改造世界”,我们进行调研目的何在?不断体认事物本质、追寻事情真相,固然能够获得突破的快感和精神的满足,但更重要的是推动问题解决。 “出路比揭露重要”,防范不良倾向的出现比夸大其词、惊吓读者重要,寻找典型经验的借鉴意义比报道夺人眼球、禀赋异常的个案重要。
比如,在深圳的创新驱动调研中,移民文化是深圳创新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批批不甘走老路的年轻人大量涌入,为深圳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成为创新的重要动力。但如果只是总结到这个层面,虽然确实客观介绍了深圳创新发展原因,但不具有借鉴意义,因为其他地方没有办法再进行这样大规模的移民引进。这就需要进一步深挖提炼:移民文化的背后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以及优秀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的综合门槛不断降低等等,只有提炼到这样的操作层面,对其他地方才更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新华社参编部)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