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党建报道
——以《长江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2016-05-10杨文平王作晖

中国记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长江日报共产党员党员

□ 文/杨文平 王作晖

打造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党建报道
——以《长江日报》相关报道为例

□ 文/杨文平 王作晖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希望新闻舆论工作者“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党建报道是什么?《长江日报》特别报道《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

党建报道 长江日报 特别报道 两学一做

2016年6月初,由《长江日报》编撰,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点赞优秀共产党员》一书正式上市,获得热烈反响。其实,该书源自于《长江日报》今年4月22日的一组特别报道《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中央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部署。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作用,推动这项学习教育形成声势,《长江日报》编辑部突破地方媒体传统视野,主动作为,选取了习总书记曾点赞过的12位共产党员,派出记者分赴他们的工作地、出生地,回访他们的先进事迹,一天推出12版的特刊报道,集束展现12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创新了党建题材报道模式,令人眼前一亮,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总书记点赞的12位共产党员》的线索来自哪里?全部来自公开信息,如媒体报道、书籍等。12位共产党员分别是兰辉、邵世坤、张广秀、谷文昌、吕玉兰、邹碧华、郑九万、王伯祥、李学生、高德荣、文建明、姜世谭,都曾因其先进事迹,获得过习总书记的赞扬。习总书记新书《知之深 爱之切》出版后,《长江日报》就开始结合2016年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纪念酝酿此选题。

一、带着问题出发,用创新的方式开拓,升华作品的思想境界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的是科学研究,对新闻舆论工作来说,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更加弥足珍贵。

新华社在今年4月6日刊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出重要指示的报道后,《长江日报》编辑部保持一贯的政治敏锐性,开始筹划如何创新中央这项重大部署的宣传报道,显示出地方媒体在重大题材上的主动作为。

什么样的党员才算是合格党员?虽然党章党规对党员有具体规定,但可感可知,才能更好地发挥学习教育作用。什么样的党员典型才具有时代的号召力和感染力?《长江日报》编辑部打开视野,独辟蹊径,从习总书记文章、讲话、回信中梳理出被点赞过的共产党员,并从中挑选大多来自基层、工作在一线的12位优秀共产党员作为采访对象,这使得报道对象具有充分说服力。

12名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被充分报道过,推陈出新不是一件易事。《长江日报》编辑部选调12名骨干记者分赴这些共产党员的工作地、出生地采访,通过这种实地回访的形式,寻找和对话当事人,对话当事人的家人、同事、朋友等,将过去的旧故事一一激活,并增加一些新的信息,进一步增强可读性,放大了传播效果。

一天推出12版的特刊报道,集束展现12位优秀共产党员的风采,这种形式到内容的创新,让整组报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正如《长江日报》评论员文章《用行动体现信仰的力量》所说:通过回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作为,留给一方土地和人民强大的感召和力量。这种力量,正是我们党不可战胜的全部秘密,也注定是我们党始终以先锋队形象,带领各族人民向“两个一百年”目标坚定迈进的源泉和保证。

报道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报道推出的时间,正是湖北省委、武汉市委部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的当口,在广大党员群众中引起广泛关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的党员们认为,这些典型人物就是旗帜,指引着党员们热爱自己的岗位,心存信仰、敢于担当,努力做一名“讲政治、有信仰,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性,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共产党员。众多网友在长江日报官方微信热议这些优秀党员的事迹,表示“千赞万赞不如老百姓的称赞”。

二、带着责任出发,俯下身、沉下心去承担,瞄准更高的品质要求

《长江日报》记者在上海、云南、浙江、山东、四川、福建、河南、河北、陕西等9个省和直辖市的20多个市、县、乡、村,总行程超过一万公里,只为发掘和呈现真实丰满感人的典型人物形象。

出发之前,《长江日报》各路记者对于12位共产党员的了解,大都来自曾经的报道及相关资料。“通过实地采访,更深刻地认识到优秀共产党员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对展示党的先进性和先锋形象的作用。”这是记者们的共同体会。

记者们表示,作为共产党员,这本身就是一次生动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加体会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作为党报记者,应责无旁贷报道好富有时代精神的人物典型,让更多的主旋律、正能量,飞入千家万户。

记者李晓萌说,作为一名党员新闻工作者,我的使命便是努力通过自己的文字,让大家都能看到“邵世坤们”点亮的信仰“航标灯”,感召更多的人坚定前行。

责任在肩,到一线去,到现场去,到采访对象最近的地方去,遇再多困难,经再多麻烦,也义无反顾。

两次冲上铁轨舍身救小孩的农民工李学生的事迹,媒体早就有过大规模报道。记者蒋太旭一直在问自己:如果你是一位路过者,你会冒着被列车撞得粉身碎骨的危险,冲上铁轨救这两名孩子吗?这需要多大的勇气?这种勇气和精神力量的源泉在哪里?记者说:作为一名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我有责任深入一线,去挖掘和彰显这种精神力量,并将这种正能量传播出去。

记者从温州奔赴烈士的家乡:清晨,赶上当天唯一一班直达河南商丘的动车。在商丘古城转中巴车,来不及吃午餐就随便买了两个烧饼上路。当他搭乘中巴车于当天下午到达包公庙乡时,顿时傻了眼,此地离李学生的家乡中华楼村还有三四里路,却没有任何可乘交通工具,好说歹说才求动一位收荒货的老汉,搭乘他的破三轮车一路颠簸来到中华楼村。

记者刘智宇采访独龙族带头人高德荣,从贡山县城到不足百公里外的独龙江乡, 令他意外的是,路途并非看起来那么近。“3个小时,不堵的话。”人们都会习惯性地将“不堵”放在车程后作限定语。这个“堵”和城市堵车是两码事,意味着“泥石流”“滑坡”“路基坍塌”等极端路况。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进义则对记者说得更为直接:“严重的时候,一堵就是一整天。”

这是惊心动魄的采访路:仅够两辆车勉强错车的盘山路,一侧是光怪陆离的悬崖峭壁,一侧是奔腾而下的独龙江,行车途中,不时看到细小岩块从山壁滑落,几乎每隔百米,就能目睹一处山体滑坡,不少路段甚至被落石“霸占”大半路面,车辆不得不紧贴崖壁龟速前行。

只有实实在在俯下身、沉下心,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才能落到实处,挖掘出更实在的料,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品质。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谷文昌生前事、身后名多次被中央媒体报道,事迹进了福建省教材,传奇被拍成18集电视剧。这样一个巨大存在,对采访报道而言既是便利,也是压力。记者刘功虎在进入具体采访情境之前,感觉一切都那么抽象、遥远,茫然无头绪。

记者上了一辆“摩的”,“摩的”老师傅听说是千里迢迢来采访“谷公”的记者,主动降价。他甚至一只手脱离车把手,指着道旁树说:“你想象不到,小时候我们饭锅里的沙子,比米粒还多!”

这次赶赴福建现场采访,“谷文昌纪念馆”副馆长李丽华、“摩的”和私车司机,成为指引记者前进的“关键先生”,谷文昌的子女、老部下,及谷文昌研究专家则构成了还原“谷文昌故事”的关键内核。记者对他们充满敬意和感激。这种感受,是不可能通过浏览网络得来的。谷文昌的老部下潘进福老人接受采访时说:“这些年重提老书记、好书记,是国家和老百姓的好事情,我们要支持配合,有什么说什么。”他乐呵呵的笑脸,让长途跋涉的记者全然不觉得疲乏。

记者马振华辗转找到姜世谭的家,姜世谭妻子说姜世谭卸任村支书后不再接受媒体采访,希望记者理解。

跨越半个中国采访一位村支书,在马振华11年的记者生涯中还是第一次。马振华觉得,作为新闻工作者,不论多远多困难,到达新闻现场,与新闻人物面对面,是工作职责,就这么打道回府,有负使命。

在村里转了两圈,记者又回到了姜世谭家,与姜世谭妻子聊天,讲自己的入党等经历。姜世谭妻子是名老党员,与记者热聊起了近几年来党风的转变。她终于给姜世谭打电话,劝说他接受采访。姜世谭的采访得以顺利完成。

三、带着感情出发,动真情去发现去体验,传递作品的理想温度

近距离接触先进典型,聆听群众的评价,记者们一次次被感动,“那是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

记者李晓萌称这是一次令人落泪的写作。当写到邵世坤对妻儿的亏欠,写到他只能眼看着队友黄杏贤冻死在河对岸时的无助,写到队友吴昭璞的儿子子承父业后,首次野外作业就来到父亲当年渴死的戈壁滩,给每个无名坟头洒上清水祭拜的情形,记者数次泪涌眼眶。“要感动读者,首先要感动自己”——对于新闻教科书里的这句教导,记者有了更切实的感受。

记者刘智宇第一次见到从工地回来的独龙族带头人高德荣,有个敏锐的发现:西装袖口、领口及后背都沾着灰尘,胸口别着的一枚小党章擦得锃亮。

回首在独龙江的采访,刘智宇稍稍感到挫败——3天时间,和“老县长”高德荣的对话不超过3分钟,他体会到了“老县长”的“冷”。但记者进一步认识到:作为一个入党4年的年轻党员,这一次不成功的采访却让自己受益颇多。一个合格的党员,身上的“热”应该用在何处?“老县长”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一个合格党员的“热”,应该用来团结人民、鼓舞人民、凝聚人民。也许,“老县长”一身质朴,却将胸前那枚党徽擦得锃亮,就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将“热”用对地方。

记者欧阳春艳采访“新时期县委书记的榜样”王伯祥,抓住这一次珍贵的面对面机会,努力抵达一名真正的优秀共产党员的内心。

老人用浓重的寿光口音回忆了许多往事,还补充了不少细节。特别是谈到因为自己“爱惜羽毛”,致使爱人侯爱英的民办教师资格一直没有转正,后来她只能去花圃打工,结果又患上过敏疾病的时候,记者明显感觉到老人的语气低沉了下来。可令记者感动的是,王伯祥并没有把这视为“光荣事迹”大加夸耀,他反倒很诚恳地告诉记者:“她是符合民办教师转正条件的,我不可能因为自己是先进就干预她的正常生活,但确实是因为我太忙,没把她的事情放在心上,转正的事情才慢慢拖下去,最后没弄成。”

在采访的最后,一个问题突然从记者嘴里蹦了出来:“您觉得当县委书记难吗?”不知道是这个问题太难,还是太简单,王伯祥居然沉吟许久才作答:“其实当好县委书记一点都不难,诀窍就是一心为公、撇开私事。现在很多人说当官难,就是想公私兼顾嘛,那确实不好办!”后来,这段话中的一段成为了报道的标题,掷地有声。

动真情去捕捉典型细节,报道才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周志鸿向记者蔡爽回忆丈夫兰辉,对数据并不敏感,她不知道兰辉的工作用车3年跑了24万公里是什么概念。记者蔡爽帮她算了算:一年8万公里,一个月6000多公里,平均每天至少200公里,包括节假日。周志鸿嘴里默默念道:“难怪,我觉得他每天有5个小时以上,都是在路上和施工现场。”

(作者是《长江日报》党政新闻部负责人)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长江日报共产党员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作答
——献给优秀共产党员
将来吃鱼不用调刺啦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共产党员,上
共产党员,上
“因为我是共产党员”
独特视角诠释改革开放40年变化——以《长江日报》“回望为了奋进”报道为例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