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流媒体打造新型智库的五大优势

2016-05-10王丽明

中国记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智库

□ 文/陈 栋 王丽明

・学者界面・

主流媒体打造新型智库的五大优势

□ 文/陈 栋 王丽明

编者按 智库建设是中央力推的重点工作者之一,《中国记者》近年来刊登了不少讨论这一主题的文章,2016年第2期“封面专题”栏目还组织了《媒体智库的特色、优势与发展前景》组稿。本文是作者看到这组文章后,从主流媒体打造智库的优势角度进行的深入分析。欢迎业界、学界同仁继续来稿,就媒体智库建设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互联网时代,媒体作为唯一信源的优势正在丧失。但生产系统、全面、专业的高智力产品是主流媒体突破互联网困境、实现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打造媒体型智库,是一种创新,也是一次革命,更是一项系统工程,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却是引领传统媒体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

主流媒体 新型智库 五大优势 媒体型智库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支持部分科研院所、高校和新闻媒体先行开展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这为主流媒体加快建设媒体型智库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作为智慧高地,媒体型智库是十分重要的国家智慧资源,承载着秉持客观公正、引领社会舆论、提供决策参考的独特价值,在人才集聚、议题设置、社会影响等方面具有后发优势。虽然智库与媒体由于功能定位不同具有相对独立性,但它们在资源整合、平台搭建、成果传播、品牌打造和人才培育等方面具有相通性与兼容性。基于此,主流媒体打造现代新型智库具有五大鲜明优势:市场和社会多种资源优势于一身,是沟通体制内外的桥梁和纽带,可以名正言顺地从事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研究。这也是近年来媒体型智库异军突起、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

(一)媒体型智库可以充当智慧在政府、市场、社会间流动的加速器。媒体型智库源于媒体,但又新于媒体,可以依托主流媒体长期新闻报道过程中积累下的庞大数据库信息,迅速、准确地针对某一个社会性话题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媒体型智库可以尽量克服传统智库行政化色彩过重、人员流动性不足、研究与需求脱节等弊端,整合被条块分割的智力资源,促进多元观点交流碰撞。

一、资源优势——兼具政府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于一身

官方智库大多隶属于党政系统,受长官意志干预或左右较多。而民间智库则很难摆脱利润最大化的干扰,容易导致公共性缺失。媒体型智库兼具政府、

(二)媒体型智库可以带动主流媒体与智库的深度合作。基于主流媒体诞生的现代新型智库,可以利用不同领域的专业优势,吸纳国内外重要智库有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实现智库成果的最大化传播。《浙江日报》与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堪称典范。首先,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为《浙江日报》提供智力支持,随时提供专家资源;其次,《浙江日报》作为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的主要支持媒体,及时发布该院的研究成果和主题沙龙等信息;最后,双方建立日常沟通联系人机制,专门指派人员负责日常沟通联络,携手搭建新型智库平台。合作机制建立后,《浙江日报》先后与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进行了数十次报道合作,涉及城镇化、欧债危机、宏观经济分析、入世十周年、房地产等多个报道主题,取得了较好反响。[1]

(三)媒体型智库可以延展智库平台,打造智库产业。近几年来,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充分发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新襄阳》杂志、汉江网等主流媒体的优势,着力打造襄阳智慧文化创意园,延伸智库产业链条,先后发起成立襄阳市智慧文化研究会、襄阳市茶文化研究会、襄阳市网络文化协会等社会组织和智库机构,汇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旅游等领域的专家近百名,每年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题研讨,发布研究报告,为“千古帝乡 智慧襄阳”城市品牌传播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二、平台优势——融采集平台、发布平台、传播平台于一体

智库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平台,而媒体平台是智库传播的重要途径。随着信息化的加速推进,智库与媒体逐渐从相加走向相融。智库机构只有与主流媒体合作,才能更快捷地发布智库成果,提升智库形象,扩大智库影响。媒体型智库若要强化自身的政策影响力和权威性,就必须在整合采集平台、发布平台、传播平台基础上,构建符合智库建设规律的特色平台。

(一)构建上传下达平台。引导公共舆论,营造决策氛围,以有效方式上传下达,是智库传播的重要目的。从“上传”来看,主流媒体通常能够以决策参考或内参的形式与党政部门及有关领导建立直接联系,对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下达”来看,主流媒体的受众主要是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精英群体,其刊发的评论、述评、访谈等观点类文章本身就带有智库色彩。同时,主流媒体还能够轻易地对各类专家、智库的观点进行再加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思想产品,并传播给广大民众。

□ 2016年4月7日,主题为“战略与路径: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首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在北京召开。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论坛上发言。

(二)构建问政互动平台。2009年,《南方都市报》官方网站奥一网创立网络问政频道和南方民间智库交流平台,集思广益,汇集民智,努力为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自2012年在广东省民政厅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广东南方民间智库咨询服务中心以来,该智库迎来快速发展期,目前已拥有正式智库成员近百人、活跃参加者超千人,成为国内民间智库的典型代表。 2014年底,南方民间智库与佛山市南海区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南方民间智库南海宣传智库,特别是关注南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媒体人与学者,提供个性化的城市传播智库服务。其一,在舆论引导方面,借助《南方都市报》的影响力,整合媒体资源,为城市发展建设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其二,在咨政建言方面,依托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数据库,为决策者提供高信度数据支持。其三,在社会服务方面,作为智慧政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将社会资源与城市对接,服务城市建设。[2]

(三)构建圈层运营平台。现代新型智库通常提供三类高智力的服务产品:一是信息产品,如分析报告、策划方案和决策参考等;二是会议产品,如圆桌会、闭门会和高层会谈等;三是圈层产品,如企业家学院、精英论坛、读书会等。刚刚起步的媒体型智库,受专业研究能力和学术团队资源限制,可以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会议产品和圈层产品作为主导产品。一方面,媒体本身就有比较丰富的办节办会经验;另一方面,会议、论坛能够催生出一系列的智慧衍生产品,是深度开发圈层资源的有效载体。

三、资金优势——实现筹资模式创新与智库成果转化相统一

独立性是智库能够提供客观、公平、科学决策参考的重要前提。而智库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资金的保证。独立性与资金支持是大多数智库时刻面临的两难选择。在欧美国家,很多智库为了保持形象上的独立性,有时不直接接受政府的资助,其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就是本国及他国的大小公司资助。在中国,智库建设仍然以官方智库为主导,而官方智库的经费来源大部分由国家财政负担。这种决策咨询体系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独立自主性。正是官方智库的这种先天不足,为主流媒体打造独立、客观的现代新型智库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媒体型智库的筹资渠道比较广泛。筹资能力是衡量智库运营得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媒体型智库的运营资金除了媒体机构的支持外,还可以争取政府扶持资金,以及争取企业、基金会和社会公益机构的赞助,甚至可以借力自身强大的关系网、客户群,形成可持续的收入模式。为此,媒体型智库可以避免一些权力部门与经济实体的干扰,推出相对客观公正的分析报告和决策建议。

(二)媒体型智库的成果转化比较便捷。现代新型智库不是像工厂车间那样批量、重复生产的同质产品,而是要倾力打造具有创新性、个性化的智慧产品,或直接转化为现实举措,或间接地对未来进行预测并指明方向。智库成果出炉后,主流媒体可以充分发挥沟通、宣传、造势、推动、放大影响、反馈效果等作用,成为智库成果转化并形成影响力的主渠道。

四、品牌优势——以公信力提升专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公信力是主流媒体的生命线。专业力和影响力是媒体型智库的核心竞争力。正因如此,“智库媒体化”和“媒体智库化”已是大势所趋。媒体型智库的品牌优势往往让传统智库机构望尘莫及。

(一)以公信力提升专业力。智库只有做专、做精、做特,才能形成持续的影响力。主流媒体的特长是博,而非专。媒体型智库要努力做到既博又专,特别是要增强专业性,正如瞭望智库专注于财经领域、中国工商出版社智库专注于工商行政管理改革领域、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专注于国际领域等。其中,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凭借20年的运作经验与人脉积累,已在国内外各种论坛上树立了良好声誉。该中心研究成果经常在《世界问题研究》等新华社系列刊物上发表,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领导层了解国情,进行决策参考的重要资料。[3]

(二)以公信力提升影响力。通常情况下,媒体型智库研究人员通过开新闻发布会、在媒体开专栏、接受媒体访问、发布研究报告和定期出版学术刊物等形式扩大智库产品的影响力,甚至可以通过自家媒体进行调查问卷,或就某个主题进行调研,或在结果发布后收集反馈意见。可见,媒体型智库可以更加灵活机动地发布智库成果,必要时还可以引入公共讨论。这显然是传统智库难以实现的方式和效果。

(三)以公信力提升竞争力。媒体型智库集媒体的大众影响力与智库的政策影响力为一体,既能引导大众形成对公共政策的理性态度,又可通过信息分享、观点交流,促进相关决策部门更加全面地听取社会意见。更为重要的是,主流媒体在资源、渠道、人才储备等方面都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有利于推动媒体型智库塑造传统智库无法比拟的竞争力。

五、人才优势——推动编辑记者转型与外部专家库打造相结合

在这个利益多远、价值多元、观念多元的现代社会,任何一个公共政策问题都会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仅靠单一专业领域或单一部门的专家研究远远不够。媒体型智库可以在拓宽人才渠道、补齐专业短板上大有作为。

(一)加快推动编辑记者转型。长期接受最新最全资讯的编辑记者,本身就具有智库成员的潜质和素养。在西方国家,编辑记者是除官员、专家、学者之外的重要智库成员。主流媒体的时政部、评论部、理论部等采编部门的优秀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一线,重视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本身就具有鲜明的智库特征。主流媒体在建设现代新型智库过程中,可以针对这部分优秀编辑记者进行一定的学术训练,引导他们找准主攻方向,加快转型步伐,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精干、高效的研究团队。目前,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组建的专家库网络和新华社信息部构建的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制度算得上是媒体型智库建设的有益尝试。

(二)着力打造外部专家库。媒体型智库在打造自身专业研究团队的同时,要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开放观念,积极邀请各行业和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顶级专家加入研究队伍中来,组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外围研究圈层,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学术沙龙、研讨会或论坛,联合发布研究报告,共享社会资源,凝聚集体智慧为科学决策服务。目前,依托《财经国家周刊》组建的瞭望智库,虽然具有专业研究能力的专职智库成员只有30人左右,但可以调动瞭望周刊社300多人、乃至新华社3000多人的专业人才力量,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

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信息科技如何迭代、传播渠道如何更新,但可以肯定的是,生产高智力产品是主流媒体的核心优势,并且永不过时。对于主流媒体而言,只有强化思想引领、品牌传播、产业拓展,坚持生产高智力产品目标不动摇,其所打造的现代新型智库才能在更高层面整合资源、在更深层面扩大影响、在更宽层面吸引人才,真正开启转型发展、融合发展的新征程。

(作者陈栋是襄阳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后、副研究员;王丽明是文华学院新闻系副主任、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品牌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注释】

[1]张苏敏.党报建设智库型媒体:定位、模式与发展策略[J].新闻世界,2015(8).

[2]冯小宁,荆淮侨.媒体型智库商业模式转型的思考[J].青年记者,2016(3).

[3]傅琰.试论我国传媒智库发展的优势和策略[J].中国记者,2013(3).

编 辑 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
微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