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雪芹的女性主义文学解读

2016-05-09董丽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6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林黛玉

摘 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欧美文学理论领域内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方法。在东方大国中国,女性主义最早出现于男性批评家的群体中,他们以男性视角为女性争取一定程度上合理合法的权利。笔者在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中选取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先生的作品《红楼梦》中的女主角——林黛玉作为审美批评的主角,并透过林黛玉的形象来简要解读一下女性主义文学在曹雪芹先生笔下是如何通过女性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的。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林黛玉;文学理论批评;女性形象

作者简介:董丽(199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01

一、曹雪芹《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建构

《红楼梦》的主线描写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以及贾宝玉和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作者真实的描写了悲剧发生和发展的复杂过程,揭示造成悲剧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根源与趋渐崩溃的封建社会的真实内幕。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对于自由和幸福的向往和追求,反映出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闪烁着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的光芒。

林黛玉个性孤傲,思想叛逆,温柔的外表下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内心。她出身世家,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是一位知识分子女性。她喜欢读书、喜欢写字,还和大观园中的姐妹们以及宝玉一起去诗社写诗,彼此交流,共同进步。因此我们认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看,林黛玉代表的是在18世纪中国封建社会下拥有一定女性解放意识的进步女性。

二、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观中见林黛玉形象建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是指在文学批评中以“女性主义”为主要立场与角度的批评。[1]我们认为《红楼梦》中塑造的众多女性形象,可以为我们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探讨封建社会下女性最初的启蒙和觉醒提供较为丰富的材料。她们是封建社会的牢笼下,生活在乌托邦世界里的理想主义者。[2]

《红楼梦》中塑造了一系列饱满鲜明、栩栩如生、可敬可爱的女性形象。作者将目光投向女人,书写女人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女性主义目光。这种女性主义观新颖别致,突破了传统的框架,这突出的表现在贾宝玉对于男女两性的地位、价值认知与思考的颠覆上。所以有许多学者认为《红楼梦》也表现了强烈的女儿崇拜意识。此外,也有论者从反方面思考,提出《红楼梦》是对父权制以及男权文化的批判和反省,同时又流露出作家对这些女性身世命运的悲悯和感叹。父权制文化是《红楼梦》批判的中心,作者的创作意图或许就是想借女性的觉醒与反抗冲击男性家长制的牢笼。因此作者一反以往作品中轻视女性、侮辱女性的传统创作意识,破天荒地把一群处于社会下层的青年女性(如袭人、晴雯、麝月、鸳鸯、芳官等)作为作品描写的一类重要人物,表现她们善良、纯洁、单纯的本质品性,赞美她们为争取女性的权利而进行的斗争,并对她们的悲惨遭遇和悲剧命运表现出深切的同情。这样一群天真、可爱、活泼、调皮的具有生命本真意识的女孩子们,却在男权霸权的戕害下,一个一个香消玉殒。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她本身的思想是有缺陷的,她的清高自许、任性逞强展现了她思想性格上的缺陷,但是她的才气,她对贾宝玉专一坚定的情感方式,她对木石前盟的执拗不悔,她对爱情的热烈追求,都反映了她作为一位弱小的女性对于男权主义的顽强抗争。她的流泪、伤情、悲秋、葬花、焚稿断痴情、吐血身亡等悲剧情节更是男权主义压制乃至扼杀所造成的。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我国的发生发展有着不同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最早出现于男性评论家的笔下,通过作品中男性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有一定文化知识的男性是如何评价自己身边的女性的,从而更全面的表现女性主义。在《红楼梦》中,鉴定林黛玉形象的最好依据是从贾宝玉的视角体察林黛玉的形象与心理。从他初次登场时表露的心声“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3]不难看出作者以及主人公贾宝玉对于女人的喜爱。在他眼中,女人有着特别的魅力。他天生就想去接近她们,甚至与她们一道儿嬉戏玩耍。调皮地摆弄她们的胭脂,渴望尝一下她们的口红……这是一位柔情似水的男子对于女子打心眼儿里由衷的喜爱之情,这种情感临到林黛玉的时候,就不止是肉欲上的追求,还体现为一种灵与肉的交流上。比如在宝玉挨打之后,众姊妹皆来劝慰宝玉日后还是收敛些,日后多花些时间和心思在仕途上,唯独林妹妹来时“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只说了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吧”,宝玉回答了一句“你放心”。从黛玉和宝玉简短的对话中,可以看出,黛玉和宝玉之间是知己之爱,是彼此的心有灵犀。

因此,透过男主人公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在一定程度上女儿开始受到男儿的尊重和爱怜。从而进一步说明,林黛玉的形象塑造不仅仅是单纯的满足于男性的眼目需求,还满足于男性心理上的即灵魂上的追求的实现。但她们的命运却注定是悲剧的,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不存在使理想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只能一时的存在于带有乌托邦韵味的大观园中,最终被现实社会所打败以及戕害。这就是之所以林黛玉等女性形象能使我们深切同情和惋惜的原因,也是这一类女性形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翠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托马斯·摩尔.关于最完整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M].1516.

[3]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林黛玉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小说教学方法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林黛玉眼中的“大”和“小”——《林黛玉进贾府》建筑居室的探究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