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
2016-05-09张承姣
张承姣
摘 要:生态批评是人们对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问题的自我反思,它产生于美国,并逐渐席卷全球。本文着重探究“生态批评”这股由西方刮向东方的飓风对中国文学的土壤上所发生的效应,尤其是对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上的运用,为生态批评与中国文学的结合提供多条途径。
关键词:生态批评;中国文学;儿童文学
[中图分类号]:I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4-00-02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生态批评也逐渐成为一种全球化的文学现象,在国内学界生态批评也受到了很大的重视,投身于生态批评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有关生态批评的译著不断被引入到国内,同时,许多研究者结合本土文学特色,将中国老庄哲学中的生态资源以及西方与文学的生态资源进行对比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此外,有很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将生态批评定位毕业论文的课题,使生态批评在国内的研究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态势。本文将从生态批评的由来出发,结合国内生态文学发展的实例,简述生态批评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一、生态批评的由来
“生态批评”这股批评潮流来自美国,其直接诱因是对20世纪中期以来的人类面临的自然生态危机和精神生态危机所进行的反思和自省。生态批评所产生的前提是:由于人类行为所造成的地球生态危机已经迫在眉睫,解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文学的力量不可忽视,尤其,它在开启民智、提高人类大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在欧美生态批评也经历了几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的环境保护运动席卷欧美,冲击着西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意识形态;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算得上是生态批评的萌芽阶段,70年代末,“生态批评”、“生态文学”等提法会偶尔出现在文学研究著作中,但并未引起反响。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前期,这一状况才得到改观,一些关心环境问题的文学学者受到了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激发了他们承担社会责任的使命感。由此,研究者们不断投身到生态文学的研究方向去。在美国,一些研究者将“环境文学”引入大学课堂,学生反响相当强烈。1990年,内华达大学设立了美国第一个“文学与环境”的学术研究机构;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举办了题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绿色化”的学术研讨会,从此,生态批评一词在学术讨论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强。1992年,在内华达大学成立了一个名为“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国际性生态批评学术组织。1993年,“文学与环境的跨学科研究”刊物问世。[1]1995年,ASLE首次召开大规模的研讨会,1996年,第一本生态批评研究资料汇编《生态批评读本》出版,生态批评在学术上被正式命名,这一著作也被公认为生态批评入门的首选文献。[2]我国的生态批评开始于1999年,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投身于生态批评研究的学者,如:鲁枢元、王诺、曾繁仁等,他们为生态批评理论本土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生态批评理念在儿童文学中的传播
生态批评理论的引入为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打开了新视角,打通古今中外对自然环境研究的渠道,弥补了我国数千年来文学研究的不足。借用生态批评的视角重新审视原来的作家和作品,大大拓宽了生态批评的研究范围。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教材为例,不包括选读课文,全册共有28篇课文,其中有《山中访友》、《索溪峪的“野”》等都是表现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等表达的是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融洽场面;在《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和《青山不老》这些课文中就直接描写了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灾难,呼吁保护环境。在课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中,印第安人酋长说:“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3]酋长还代表部落对接管这片土地的美国白人提出了保护这片土地的要求:“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3]“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选入的儿童文学作品中以崇尚和赞美自然为主题的居多,考虑到阅读对象思维能力的限制,多数作家在写作时还没有涉及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批判,只是单纯地从感性的角度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激起读者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爱护。不过在思想品德、自然和社会这类拓展课程中,很多教材都以儿童文学的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和简单的故事情节,引入对保护环境这一主题的讲解。
三、对小说《狼图腾》主题的生态解读
姜戎的作品《狼图腾》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背景,从一个知青近距离地接触狼、观察狼和研究狼的过程,来揭示草原狼的习性、个性,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额仑草原上的牧民与成群的彪悍的草原狼共同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以陈阵为主的四个知青是现代文明的代表,起初,他们在古老传统的草原上时常以征服狼群为目标,在毕利格老人的教导下,他们也主动开始研究起狼来,以一种自然和谐的眼光处理人与狼群之间的相互制衡的关系。
人性与狼性的斗争,他们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在祖祖辈辈生活的草原上,牧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与时常侵犯的狼群抗争,却又不敢对那些恶狼赶尽杀绝。因为草原的人们明白:“要是把狼打绝了,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4]狼是大自然的象征,要想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学会近距离地接近狼、观察狼、研究狼。在农耕文化中狼被视为仇敌,但在草原文化中狼却被奉为民族的兽祖和图腾。虽然人狼斗争不可避免,但在草原老人的眼中狼是草原的守护神,是人类灵魂的寄托:“你们要是把狼打绝了,看你死了以后灵魂往哪儿去?”“你的灵魂就上不了腾格里了”[4]
在作品中,毕利格老人是中国古代传统生态观的发言人,是传统生态智慧的化身,他经常以草原人的生态观对知青们进行开导:“草原民族捍卫的是‘大命——草原和自然的命比人命更宝贵;而农耕民族捍卫的是‘小命——天下最宝贵的是人命和活命。”“如果站在‘大命的立场上看,农耕民族大量烧荒垦荒,屯垦戍边,破坏草原和自然的大命,再危及人类的小命,难道不是更野蛮的野蛮吗?”[4]
在老人看来,狼是有灵性的“草原上的狼可是个精怪,我跟狼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是斗不过狼”,[4]这里的牧民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态特点,他们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养着牛、羊,他们怀着朴素的生态观。
《狼图腾》以独特的视角,围绕狼这个主角,向读者呈现了一种古朴的生态意识。我们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出发,挖掘出其内在的生态资源,只是生态批评本土化的一个缩影。中国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文化遗产和文学传统,用生态批评的原则和策略去解读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中国文化遗产和中国古今文学史,是一项极具开创性、诱惑性和挑战性的工程。[1]
参考文献:
[1]刘蓓. 生态批评研究考评[J].文艺理论研究,2004,第2期:89-93
[2]王诺. 欧美生态批评[D].济南:山东大学文学院,2007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六年级(上)语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