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精神
2016-05-09贾婷宇
摘 要:台湾女作家三毛虽然辞世,但是她的影响力却丝毫没有减退,三毛迷对于作家三毛的崇拜感,不能仅仅从文本中解释这种文学现象,而应从文学的外围进去,探究三毛的性格、人生经历,解析她所带来的文化地理热。
关键词:文化地理;异国风情
作者简介:贾婷宇(1989-),女,汉族,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1
台湾女作家三毛一生传奇经历,无论生前身后都引起世人极大关注,甚至她的死对于她的名声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了三毛“后时代”。一生的流浪,足迹踏遍世界68个国家和地区,成就一段异国恋,用她独有的文笔记录下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们窥探着这个多愁善感、热爱自由的美丽作家,羡慕并渴望着三毛式的生活,三毛被年轻一代所追捧,这种热衷的情绪不同于别的文学爱好者对作家的情感,而担当的是精神领袖或者青春的偶像的作用。
如果把三毛纳入文化研究范畴,会发现它具有一种跨越种族、环境、时代而更具包容性的文化意义。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地理学:通过文化地理学的方式,文化除了被解释为其他的东西以外,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不同的空间、地点和景观的问题1。这些异域风情的人和物,在三毛的笔下五光十色,平实又中充满了浓浓的“雅趣”。三毛在写作中处处体现对生命、对自然的爱和怜悯,对书写的异域所见所闻、事态民情,注入了满满的爱。
十九世纪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二十世纪美国诗人艾·略特更是将世界描绘成“荒原”。一百多年来,人类在已有的文明之上苦苦挣扎,但却始终无法挣脱精神贫瘠的困境,科技革命也无法改变人类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沦丧,人与人、种族与种族之间的相处冷漠、隔阂,甚至欺凌。人类转而面向现代地球上尚未被人累的科技铁蹄完全践踏的自然净土,三毛是其中一员,她寄情于山水之间,在地理地域的不断变化中释放自我,探索着人类的文明。
一、特殊年代的适时出现
因为历史与政治的缘故,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刚刚摆脱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再度被国民党大本营进驻,作为内战的战败方,国民党对台湾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体制的相似使台湾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同西方国家频繁交往。台湾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且政府所实行的政策限制性很强,三毛的写作应运而生,为读者带来了相对宽松的气氛。
三毛文学进入大陆是上世纪80年代中期,正式大陆改革开放的初始阶段,刚刚从文化压制的时代逃脱出来,所以对于外界文化是一种渴望的态度。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之下,三毛的作品进入大陆如同一缕清新空气的注入,迅速被年青一代所接收。这是一个从没有书籍的年代到书籍蜂拥而来的过渡时期。
二、非于常人的人生阅历
三毛的独特人生经历,在那个年代无疑是特立独行的。在三毛辞世后有人质疑她的传奇经历,但是三毛的崇拜者更愿意相信她的真实性。普通人的人生历程无非是上学、工作之后结婚生子,在一个城市可能一待便是一辈子,枯燥、乏味的生活使他们渴望体验别样的生活方式;一些青少年在接触到三毛作品时也会被深深吸引,那样的异域风情,不同国家的人种,强烈的人文关怀,三毛的崇拜者与其说被三毛的文笔俘获,不如说是对于不曾拥有的生活的向往。
三毛在上初二的时候心灵曾经收到过创伤,在那样敏感的青春期,受到了老师的当众体罚,自此休学在家过上了封闭的生活,原本个性中的苦闷、忧郁和迷惘在那样的情绪中被放大。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三毛在心里逐渐产生了厌世的情绪,迷茫而又孤寂,使她湮没在自己孤独的世界中。在父母双亲还有老师的不断关爱、引导下,三毛终于走出了自闭的阴影,于1967年前往西班牙留学。1973年,一次偶然的阅读了国家地理杂志上刊载的撒哈拉沙漠,便毅然决然的前往撒哈拉,在撒哈拉与深爱着她的西班牙青年荷西结婚并定居。这段生活大大激发了她潜藏的创作才华和热情,她细致的记录下她的生活点点滴滴、所见所闻。她的第一部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在1976年5月正式出版发行,她的故事激发了读者对于自然地理的热爱。其后,她又发表了很多文集,这是她在短暂的生命历程里勤奋耕耘的结果,直至她最后的绝笔。三毛的这种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一直到现在也影响着年轻一代。
三、突然辞世的“后三毛时代”
当代媒体业的发达,带来了信息的便利,影视界、文艺界发生的一切都不再是秘密。1991年,已经可以说功成名就的三毛,在医院中用丝袜上吊自杀。文化名人的自杀消息往往比其新作品发布还要能引起众人关注。三毛的自杀让很多三毛文学的爱好者不能理解,甚至怀疑三毛的死是他杀。因此,三毛自杀引起新一轮的“三毛风潮”。很多读者也纷纷采取自己的行动来缅怀心中的偶像,三毛对于她的崇拜者来说,已经超越了一个作家的影响力,她几乎成为一代人的精神领袖。一个作家的离世引发这样的效应实属罕见。
从现在三毛的影响力来看,三毛“精神领袖”作用仍然波及广泛。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三毛的人生短暂,但是却具有丰富的内涵,她做一切都率性而为,跟着自己的心走。遭受命运一次次的打击之后,她用手中的笔书写出自己别样的人生。对于文化的探索,她用一生的时间去发现。三毛的人生不可复制,所有的谜团使她更加让人着迷,在向读者展示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的同时,也成为了青年人的精神导师,她的人生文本值得深刻解读。
注释:
[1]阿雷恩·鲍尔德温、布莱恩·朗赫斯特等著:《文化研究导论》,2004年7月,第134页。
参考文献:
[1]吴晶:《三毛的旅游文学创作》,同济大学文学硕士论文,2008年3月。
[2]三毛:《我的写作生活》,《梦里花落知多少》,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刘灵菊:《试论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人生探索之足迹》,《渤海学刊》198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