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系国现实主义小说分析

2016-05-09张晶

青年文学家 2015年20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

摘  要:张系国的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的时代气息,多方位,多层面的反映了台湾社会。本文从对族群认同的看法及其转换、对台湾社会及其历史处境的思考、对台湾经济社会的审视三个方面展现张系国对台湾社会现实的分析。

关键词:张系国;现实主义;族群认同;历史思辨

作者简介:张晶(1990-),女,山东泰安人,暨南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0-0-02

张系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著作颇丰,先后出版一系列的放逐作品、科幻作品。他关心社会,有责任感,一贯坚持文学必须反映现实生活的主张,他曾说:“对我而言,没有生活,没有人的挣扎,就没有小说。别人为艺术而创作,是别人的事。他们是有福的。我不为艺术而创作,我只为人而写作。” 他的作品贴近生活,有浓厚的时代气息,以强烈的现实主义气质感染人。

他对台湾社会洞若观火,他的小说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现了台湾社会的变迁,对人的命运和观念的变化、人性的扭曲以及拜金主义的泛滥问题加以深入的探索。本文将会从张系国非科幻类小说的分析中,通过对族群认同的看法以及他小说关注点的转换来展现张系国对台湾社会及其台湾人特殊的历史处境的思考以及对台湾经济社会的审视。

一、对族群认同的看法及其转换

刘登翰的《台湾文学史》将张系国和丛甦、马森一起作为后留学生文学的代表作家加以介绍,将其定位在留学生文学的范畴加以考察,把他作为“第三代留美作家中坚”(白先勇语)。张系国不单单是作为一个旅美留学生文学作家的身份而存在,还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有良心的文人来创作的。潘亚暾曾在书中说道:“在留美作家中,张系国独树一帜。他更关心台湾的现实社会,坚持民族文学的创作路线。他的作品思想深刻,蕴含哲理,时代感强,艺术上博采众家,不拘一格,灵活多变。” 这里指出了张系国和其他旅美作家的不同之处。张系国不仅是那一代苦闷、彷徨、“无根”焦虑的代言人,也是那一代求“变”的先锋,是留学生文学转向的代表作家。

本文以《昨日之怒》作为其前后分期的界限。在《昨日之怒》之前,张系国的认同感大多是来自中华民族的族群认同,之后张系国开始转向,岛的意识开始加强,“台湾意识”日渐明显。他的现实主义小说有很强的民族意识,作家的责任感深重。在前期,张系国的一系列小说,如《香蕉船》、《地》、《孔子之死》等传达了强大的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国意识”在这里有强大的号召。

《地》是张系国留学后的第一部作品集,依张所言,这是他“对留学生文学仅有的贡献” 。在这里,救赎以隐含的方式存在,并带有一定程度的无可奈何的绝望色彩,表现“浓郁怀乡情绪” 的同时,具有某种超出怀乡的意指。

小说以“地”为基本结构框架:卖地——买地——卖地——买地,在这里,地作为根的对应物而存在,有地才能有根,无地则无根。如同小说中的人物所说:“我们的根是在土地上,离开了土地,我们绝不可能生出根来。现代人的许多痛苦,失落的感觉,我都觉得是离土地太远所致。” 作为台湾当代被放逐者,他们是失地的、无根的。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土地——根的渴望与追求,对土地的归依与理解。同时也是传达了那个时期的漂泊在外的学子的对故土的渴望,对土地的幻想。

《香蕉船》是放逐系列的代表作品,写出了那一代出于台湾当代放逐现实的游子们在肉体上和心灵上无根的漂流,写出了生存的卑微。《香蕉船》主要讲了一个李姓船员在纽约跳船,非法在餐馆打工被移民局查获,强制遣返台湾。小说主轴是这位船员被遣返回台时,与飞机邻座的两个台湾留美知识分子的交谈,及其在东京脱逃。最后透过那个留美知识分子黄国权的叙述宣布李姓船员在一艘“香蕉船”上意外死亡。向读者传达了这样一群生灵被口腹之舟载向无目的的漂泊旅程,并在漂泊中徒劳挣扎,向世人传达在别人的土地上永远都只能是漂泊,在离散之中一再的呼唤读者的国族认同。此外《黄河之水》中对于强大祖国的呼唤,向我们昭示此时期的张系国对祖国有强烈的依归情感。

伴随着保钓运动事件的发展,以及台湾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张系国的文学创作的着眼点开始转变,“台湾意识”日益明朗,对台湾人的生存的现状、台湾社会的发展以及其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关心。从他的长篇小说《棋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变化。

张系国称:“《棋王》是到目前为止,我最满意的长篇小说。” 它被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这部小说产生于70年代台湾经济日益繁荣腾飞之时。作者通过小说向读者展现了台湾经济腾飞时期人们观念的转变,以及对金钱的追逐。在抨击金钱对人性的扭曲,市场对文化的侵蚀的同时,表达了人们为现实利益争相追逐利用神童来思考人的历史往何处去的得滑稽可笑。70年代中期之后,作家从那一代苦闷彷徨、无根焦虑的代言人的叙述中逐渐地摆脱出来,开始转向一种宏大的小说叙述,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小说需“大器”。《棋王》中也少见族群寻找的困惑痛苦,有的只是对台湾现实的忧虑以及台湾向何处去的文化传统的寻踪,更加关注台湾的现在以及未来。

张系国曾经说过:“海外华人作家的本土性,所以成为问题,恐怕因为‘本土的定义不明确:有爱岛的人,也有爱山的人;有爱岛及山的人;也有爱山及岛的人。可能还有既不爱岛也不爱山的人。我是爱岛的人。” 这里的岛很显然“台湾岛”,我们自然可以理解为台湾的本土认同。

在张系国“中国意识”逐渐淡漠,“台湾意识”逐渐增强的过程中,保钓运动在其作品有频出现。1970年11月“钓鱼岛事件”,对北美的台湾人可以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张系国在《昨日之怒》的后记中提到,他是保钓的中间派,“我们是无辜的,我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一直追求一个有秩序的宇宙。”在经历了保钓运动的洗礼之后,我们发现,他的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台湾本土”逐渐清晰,“中国”不再是一个以呼唤的“影像”而存在。先前的移民性格,留学生情绪似乎在一场运动中被洗礼,小说文本变得坚硬,作家似乎在经历挫折后坚韧起来。《昨日之怒》可以说是张系国对这一影像所做的最后的记录。自此之后,我们很少能在他的作品中发现早期的那种漂泊心态、怀乡情绪。

二、对台湾社会及其历史处境的思考

张系国是一位负责任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都贴近生活反映台湾当局的社会百态。无论是科幻的还是写实的作品,他的小说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对历史的思辨精神,引发读者在现实社会的条件下进行处境思考。宏观的历史思辨使得小说“大器”。

小说集《地》中的《流沙河》、《枯骨札记》、《焚》等是张系国“心情非常苦恼,觉得思想上没有出路” 时所作。这类小说展示了台湾民众的无根与漂泊,此外他的笔下还有一类处于精神放逐层面的人的挣扎,具有哲理思辨的成分。其中《笛》、《黄河之水》可以看作是这类的代表。

《地》写出了无根的漂泊者渴望寻找到根,作家也在这样对于土地的依恋中寻找到解脱和救赎。《焚》中东方青年自焚后灵魂飞升,在飞升的过程中所看到的一栋大楼内形形色色的人以及混乱的社会。这就是理想中的美国?给岛内渴望来美国的人一个警醒,是不是美国真是一个好去处?《流沙河》中讲弟弟是理想的革命者,哥哥是美国移民,最终两人走向不同归宿。一个对民族绝对忠诚,一个完全成了美国公民,作者以此对民族归属进行思考。

小说《割礼》被作者看作是“保存了我那时激昂的心境” 的作品,那是关于一九七一年“保钓运动”的心境。《昨日之怒》与此相似,是对“海外保钓运动的解释”,“是许多可能的解释里的一种。” 虽可以视为政治小说,却表达着人的挣扎。写《割礼》的时候作者还是一个“愤怒的青年”到了《昨日之怒》时,正如它的小说书名一样,成了“昨日之怒”。

《割礼》讲述了犹太人对民族国家的执着,即使移民海外,依然保存着象征着民族依归仪式——割礼。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该如何应对移民自身被美国同化的问题。小说主人公宋大端已经成为了一个被同化的美国公民。当他在犹太同事家中看到割礼仪式之时,震惊之余,他开始思考是不是应该重新考虑自己对中国文化传统的态度。割礼唤醒了宋大端思想深处的华人民族意识,唤起了他对民族之根的追寻。作者通过这个故事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明确地观点:华人有传承中国历史文化之重任。

台湾特殊的历史境况,以及作家本人所具有的旅美身份,使得在其整个小说创作中都有着一种中国式的焦虑与台湾位置的寻踪,不断思考存在的意义。通过作品我们发现作家对台湾社会的审视与批判是冷静而客观地。他以其旅美作家的身份远视角的观察台湾,回望台湾,与台湾保持着一个相对不远不近的距离,从而更清楚的看清台湾的社会与现实。

三、对台湾经济社会的审视

作者曾经说过,不回台湾写不出东西,他的写作目的是要反映台湾现实,关注台湾的现在和未来。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可以看到经济腾飞下的世风不古,社会风气受到污染,看到他对畸形的世态人生的否定与批判。

小说《棋王》便是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带有幻想色彩的小说。它以70年代的台北为背景,揭示了物质和精神间的矛盾,着重写知识份子被物质利益熏染的事实。故事讲述的是画家程凌意外发现了一个下五子棋的神童,这个神童有预卜未知的能力,它能预测到火灾的发生和股市的涨落。这个孩子成为了解这一秘密的几个人手中的奇货。其中,当冯为民想通过这个孩子预测人类命运的时候,“孩子突然叫了一声,眼睛圆睁,脸上现出极惊怖的表情。”“孩子的三角脸整个扭曲着,嘴唇呈紫色,整个身躯好像被电击般抽动,跃起在半空中,又重重跌在地面。” 孩子被救醒后,神童已不复存在。在这里神童是作家的一个媒介,借以展开一幅阴霾晦暗的台湾社会的图景。小说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人们衣食无忧,繁荣的现代文明下掩饰不住的是精神的贫乏。小说中知识分子精神空虚,利欲熏心;画家不务正业,去开公司,甚至投机炒股票;大学教授不去教书却热衷于经营小工厂,追求名与利。文艺、教育、科学,在拜金主义的社会中退化。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被物质利益熏染逐渐走向颓败的社会,进而思考在台湾70年代经济挂帅时期人们将如何安身立命?

从作者大学期间的处女作《皮牧师正传》中可以看到作者对社会的关心,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对五十年代名为光明镇的小城中教会生活的描绘,揭示了教会内的乌烟瘴气以及神职人员的丑恶形态。透出台湾接受“美援”时期的社会问题,一种被帮助者的现实政治。小说对台湾社会做了艺术的概括和浓缩,小小的光明镇如一个焦点,反映了台湾社会的生活百态。作者对皮牧师的内在世界的挖掘,也引导读者对本民族性格中的劣性加以反思。

张系国笔下的台湾政治、经济、文化有它独到的色彩,使台湾在我们的想象中更立体。不同的时期作者身份的转变也使得其作品的着眼点不断的改变,通过这种不同方式的叙述作者向我们传达出了对台湾社会的关注与历史的思考。真正的实现了在文中以载道。

注释:

[1]张系国.香蕉船·后记.台北:洪范书店出版社,1980

[2]潘亚噋主编.台湾文学到论[M].高教出版社,1990.256

[3]转引自沈晓燕.张系国小说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3

[4]张系国.地·增订本后记[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0

[5]张系国.地.选自张葆莘编台湾作家小说选集三[M].北京: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169

[6]张系国.棋王.”洪范版”后记[M].台北:洪范书店有限公司,1978.199

[7]张系国.爱岛的人——兼谈海外华人作家为何写作[J].联合文学,1986.16.186

[8]转引自沈荟.论张系国的放逐系列小说[J].评论和研究,1996(3).64

[9]张系国.地·增订本后记[M].台北:纯文学出版社,1980

[10]张系国.昨日之怒·后记[M].台北:洪范书店出版社,1982

[11]张系国.棋王[M].台北:洪范书店出版社,1980.163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
骄傲的法国现实主义开创者
“建设性”法律现实主义——对卢埃林法律现实主义的另一种解读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与新中国70年戏曲现代化
现实主义对左拉文艺思想的影响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
新现实主义与中国
后现代语境下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