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研究
2016-05-09卢峰
卢峰
摘 要: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双语能力被视为影响翻译质量的第一要素,但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对于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辨识双元文化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翻译实例为基础,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及成因来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辨识双元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翻译;双元文化;文化共性;文化异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1
一、文化共性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共性是形成相同文化心理的基础,而相同文化心理又决定了其相同或相似的具体语言现象。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部分词汇在两种语言中不仅字面意义相同,甚至其引申意义也很相似。例如:
go west 上西天
as light as a feather 轻于鸿毛
二、文化异性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进程、宗教信仰、社会制度等诸方面的不同,不同民族之间存在许多文化差异。下面以英汉两种语言为例,试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1、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差异
(1)地理位置
华夏民族生活在广袤肥沃的东亚大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 土地在人们的生活中显得至关重要。因此, 汉语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农业和土地有关的成语。如斩草除根、挥金如土等。而英国四面环海,因此英语中有许多与大海、或船只相关的表达,如to keep afloat(不负债)、to miss the boat(错失良机)等,这样的表达方式也许为身处内陆国家的人而言较难理解。若译者不具备辨识二元文化的能力,仅就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译文将漏洞百出。
(2)四季风向
由于中国特定的地理位置,东风在汉语中代表春天、温暖,象征着推动革命的力量,如东风压倒西风(the west wind prevails over the east wind)等。反之,汉语中的西风代表着萧瑟、衰败,如:西风落叶、西风萧瑟。然而在英语中east wind和west wind的象征意义截然相反,究其原因是由于英国特殊地理位置使然。对英国人而言,恰恰是来自大西洋的west wind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春天。若在翻译时,忽略双元文化因素,将会使译文与原文相悖。
2、与风俗习惯相关的差异
(1)色彩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表示喜庆、富足、顺利等褒义,因此多用于喜庆场合,如:
开门红 The color is symbolic of good fortune.
然而由于民族心理差异,西方人眼中的red通常代表暴力、流血、警告等贬义,如:
red tape 官僚作风、繁文缛节
a red rag to a bull 激起暴怒的缘由
此外,黑、白、黄、绿、蓝等颜色在汉语和英语中的联想意义也有出入。例如,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一般代表万世不变的土地之色,也是帝王之色,常给人辉煌、崇高之感,如: 黄道吉日、黄袍加身。但黄色在西方文化中象征胆怯,因此英语中有如下的习语: to show a yellow streak(胆怯、懦弱)、turn yellow(害怕、胆怯)。
(2)动物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一种象征吉祥的动物。在封建社会,龙代表帝王、权威和高贵。因此,汉语中与龙有关的词语一般都含褒义,如:望子成龙、龙凤呈祥、龙马精神等。然而在西方神话传说中, dragon却是一种长着翅膀, 身上有鳞, 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能够从口中喷火的动物,令人感到恐怖。早在公元700年左右,在被誉为“英格兰的民族史诗”——Song of Beowulf中,就有关于Beowulf与恶龙大战三天三夜,最后杀死恶龙的故事。因此,在西方文化中,dragon通常代表邪恶,a dragon常用来形容飞扬跋扈、令人讨厌的人。
3、与历史背景相关的差异
语言的发展和民族历史的发展密切相关。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都有相当一部分成语来自真实的历史事件或与历史人物有关。如三顾茅庐、亡羊补牢等。同样,在世界史上,英法经历的百年战争。此外,为了争夺海上霸权,英国也同荷兰发生过战争。总之,英国人对法国人和荷兰人印象较差,因此英语中有许多包含Dutch和French的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如:
do a Dutch act 逃走、自杀
excuse my French 对不起,我讲了粗话
4、与宗教文化相关的差异
任何民族的宗教文化都毫无例外地对该民族的价值观、风俗习惯及语言产
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佛教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传播、流行并最终中国化,对中国文化及汉语产生了很大影响,与佛相关的表达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等数不胜数。同样,在西方,基督教的盛行在其语言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者自助之。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三、结语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双语能力一直被视为影响翻译质量的第一要素,但毕竟语言只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对于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辨识双元文化的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本文以翻译实例为基础,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的异同及其形成原因来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能够辨识双元文化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陈小伟.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J]. 学理论, 2012, (26): 23-29.
[2]杨超颖. 翻译中的文化因素[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5): 63-65.
[3]陈德军. 翻译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地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3): 79-82.
[4]何谦卫. 文化多元化与翻译策略[J].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7): 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