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神论鬼”的迷魅世界
2016-05-09李东辉
李东辉
摘 要:贾平凹是新时期以来一位重要的作家,其创作的作品历经三十多个春秋的检验,跨越世纪的光景,至今仍然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贾平凹的新作——《老生》入手,分析其作品中的神秘情节。从通灵的唱师、神秘的陕西南部山村等角度出发,通过唱师角色的设定以及陕南的一些神秘事件来论述贾平凹作品的神秘性。
关键词:贾平凹;《老生》;神秘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02
贾平凹的新作《老生》问世以来,给读者们带来了心灵的盛宴,为文坛吹来了一股清风。沿着秦岭里那条倒流的河,我们的记忆跟随作者笔下的人物、景物和事物一起回溯,穿越时空的屏障,拨开历史的云雾。由一位在葬礼上为死人唱阴歌的唱师带领我们,共同追忆中国自二十世纪初以来近百年的风云激荡、社会转型、革命灾荒……《老生》虽然书写的是中国的近百年历史,但是文本中也不乏神秘主义的色彩。在某种程度上说,它沿袭了贾平凹小说关于神秘现象的书写。
一、“神秘”与“神秘主义”的界定
“神秘”“神秘主义”等概念的界定或许会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但是我们还是立足于当下的语境暂且来简单的探讨一下。
《牛津字典》认为,“神秘”一词最早用于1545年,其含义是,“未被人的思维认识过,或是人的思维不能理解的;超出了理智或一般知识认识的范围。”在米尔希·埃利亚德的《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一书中,作者对“神秘主义”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梳理。他提出:“早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以及19世纪时期的前浪漫主义和浪漫主义运动中,很多德国和法国作家就已经在他们的作品中随心所欲的利用神秘主义和神智学的知识了。”[1]神秘主义作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可以表现为鬼神信仰、万物有灵、预知能力以及民间奇谈等。在新作《老生》中,我们依然能读到很多让人惊心动魄又颇感神秘的情节。下面我将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
二、通灵的唱师
小说的叙述者——唱师具有神秘色彩,这种神秘色彩首先体现在他的身份上。唱师是巫也是神,也就是民间所说的通灵之人,在我国民间的葬礼上曾出现过这种以超度亡灵为职业的唱师。灵魂世界的建立使巫师这个职业也随之演变,人类社会产生了两种新的巫师。第一种便是用巫术驱鬼和招魂的巫师,另一种便是可以与鬼神“交往”的巫师,通过灵魂附体,来传达神意。而《老生》中的唱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属于第二种,通常被人们称为通灵人。
贾平凹选择让一个“一辈子在阳界阴界往来,和死人活人打交道” [2]的通灵人来讲述故事,这种构思本身就是神秘的。在接受《国家人文历史》的记者采访时,贾平凹谈到在他的故乡,唱师是一直存在的,他小时候就见过。而且《老生》里所谓的一些灵异的描写,也是作者小时候经历过和听过的事,所以这些材料具有真实性。如此说来,我们从书中阅读到的神秘故事并不是贾平凹的故意“魔幻”,而是民间文化的叙写和呈现。
其次,唱师的行为举止具有神秘性。他在葬礼上为死去的人唱开路歌,为亡魂指引方向。人类的葬礼大致经历了陈师待生、遣灵归祖和度灵升天三个阶段。在侗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习俗中,人去世以后并不会直接埋葬,而是要请鬼师选择吉时入棺、出殡、埋葬。在出殡前,会请鬼师为亡魂开道引路,为死者的魂魄指引去处。[3]唱师所担任的便是这种职业,并且他的行为举止异于常人。比如说,老生偶尔想外地的朋友了,就会把邮票贴在自己的胸口,传达自己的思念。老生有预知能力,他提前预测到了沙子会很值钱,便在村民面前说:“呀呀,这么多的金子。”[4]于是村民去挖金子发了财。唱师长生不老,过午不进食,甚至可以二十天不吃不喝却依然不死。唱师的种种行为都表明他自身就是一位神秘的人,有神奇的预知能力,会为死人唱阴歌,让已逝的人一路走好。
最后,唱师口中的唱词也充斥着神秘的色彩,阅读作品不难发现,《老生》中出现了很多有民间特色的唱词。在访谈中贾平凹说过《老生》中涉及到的唱词都是真实存在的,关于唱词作者本人收集了两本之多,只是在写作中会有所加工和润色。阴歌的内容中涉及到了天地儒道佛,坟棺木寿衣,三界诸神、列祖列宗等,为小说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气息。老生作为全书的叙述者,在阴阳两界穿行了数百年。生的传奇,死亦玄妙便是对老生的最好诠释。
三、神秘的陕南山村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们便产生了灵魂观念,随着时间的推进,灵魂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演变,并且逐渐呈现出明显的趋势。中国的文化向来不缺少传承和延续,即使是一万年以后的今天,科技发达,科学进步,人类认识水平提高,万物有灵的观念依然在中国的某些地域占有一席之地。贾平凹的故乡,陕西省的乡村便是其中之一。
《老生》讲述的是发生在秦岭的故事,作者将我们的视野带回了陕西南部的山村之中,随着空间的变换,我们在老生的讲述中,走遍了陕南的正阳镇、清风驿、虎山和皇甫街等地,领略了当地的民风习俗,聆听了匡三司令的传奇故事,了解了无数个陕南人的生活变迁。“《老生》写人在阴阳两界自由行走,写动物说话,写人与动物与植物互为投胎,这些地道的中国民间文化让秦岭也成为像马孔多那般的神奇世界。”[5] 王继英在《民间信仰文化探踪》一书中,谈到了“神秘感”以及“观念性神秘感”的界定。他认为,神秘感主要是“把人们对客观有用物的信赖建立在物与物、物与人的超现实联系上”,而观念性的神秘感是指“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差距中产生的神秘感,这种神秘感包含有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神秘认识,即认为人们的手段与作用对象之间有一种神秘的联系。”[6]
《老生》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能让我们产生这种神秘感的文字。上元镇上那个有选择性流水的石洞便是陕南山村玄妙的开始。如果说会流水的石洞可以用科学解释得清楚,那么石洞有选择性的流水则具备了神秘的色彩而让人惊讶。人们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也相信自然界中的动物植物有时候具有神秘性,这里所说的石洞流水在某种程度上便是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
正阳镇里曾经发生的三宗怪事,也可以说明陕南文化的神奇性。第一宗便是茶姑村里的老婆婆家的猫能听懂婆婆的话,并且还开口叫她“婆婆”。第二宗是春末天空经常下流星雨,村民在捡陨石的过程中,杀死了竺山上的一条蟒蛇,后来杀死了蟒蛇的那条河沟草木凋零,还有一股腥味散发出来。第三宗是匡三司令的故事。
小说中还有一系列情节,例如地主张高贵家的猫哭起来声音像婴儿的声音,惹得全村的猫也跟着哭,夜半时分听起来使人感到瘆的慌。村子里还发生过半夜两个年轻人到商店买东西,第二天店主数钱时发现收来的竟然全是冥币……诸如此类情节出现在文本中,不仅仅是谈玄道怪,更是一种超自然的传奇因素的彰显。这些鬼魅叙述不仅吸引读者,也让我们感受到陕西文化的多元与神秘,感到某种“神秘的不可知的力量”萦绕在其间。
贾平凹在创作《老生》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风起云涌百年遇,原来如此等老生。”从《老生》出版以后的反响来看,贾平凹的等待是值得的,读者的期待更是没有落空。作家关于神秘主义的书写,也是一个探求未知世界的过程,那些不可知的事件以及解释不清的玄妙场景,不仅让文学作品更具可读性,也给读者营造了一场阅读盛宴。
注释:
[1]米尔希·埃利亚德. 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M]. 北京: 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62—63.
[2]贾平凹. 老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2.
[3]王继英. 民间信仰文化探踪[M]. 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209—212.
[4]贾平凹. 老生[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4.2—5.
[5]石华鹏. 《老生》:离卓越有多远[N]. 文学报,2014—11—20.
[6]王继英. 民间信仰文化探踪[M]. 北京: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