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介词“对”、“对于”和“关于”
2016-05-09郎宁
摘 要:介词“对”、“对于”、“关于”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为语料,从语法、语义方面进行分析,有助于科学掌握留学生对介词的习得使用情况,为汉语的介词教学提供经验。
关键词:对;对于;关于;偏误情况
作者简介:郎宁(1989.10-),河北邢台人,河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1
汉语的虚词较为丰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产生许多问题,介词“对、对于、关于”属易混淆虚词,本文第一部分在CCL语料库的基础上从本体角度进行分析区别三者,并在第二部分就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类总。
一、“对”、“对于”、“关于”的用法
(一)相同用法
介词“对、对于、关于”须和名词或动词或小句构成介宾结构,才可表达完整的意义。吕叔湘先生认为:“‘对表对待,‘对于表人、事、行为之间的对待关系,‘关于表涉及的事物”。从这个意义讲,“对”、“对于”、“关于”在使用上用法大致相同。如:
①对这种“愚乐”,我恨之入骨,于是产生了改革的念头。
②这个春天,对我来说显然是极有纪念意义的。
③《关于坚持统一计划,加强经济管理的规定》
④关于那段历史时期的很多事情,我并不完全了解。
例①中“对”是为了引出“愚乐”的动作行为对象;②中的“对……来说”强调指出的观点同主语的意义关系;例③中“关于”表所涉及的事物范围,通常与“……的”使用。例④中“关于”引出的是动词“了解”的宾语,根据语法关系,此处的“关于”可被“对于”替换。
例①②中“对、对于”可互换,例④中“关于”可换为“对于”,这说明三者在一定程度有互通性,且在国家语委语料库分词类频率检索中,“对”出现次数28397,频率0.2972,“对于”出现次数5845次,频率0.0612;“关于”出现3062次,频率0.032,这说明“对”的使用最为广泛。
(二)不同用法
1.“对、对于”的区别
⑴表对待关系时,“对于”可换为“对”,但“对”有三点特殊情况。首先,动词表达人与人的关系时,须用“对”。如:
①总之,我心里对他真的很怀念。
②他对蔡锷很敬佩,常和蔡接近并请教问题。
其次,“对”可用于助动词、副词前面或后面,“对于”只能用于助动词、副词的前面。如:
①我虽然对歌坛的发展情况不是很熟悉。
②对我的失业,方平简直有些“幸灾乐祸”。
最后,“对”指示动作对象时,表示“跟、向”,此时不能换做“对于”。
①我们做任何工作,都须对党负责。
2.“对于、关于”的区别
“关于”可直接做文章标题,如《关于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而“对于”只有在其后加名词形成偏正结构后才可以,如《对于重建日美关系的紧急建议》。
在表关联、指出对象时“关于”和“对于”可以互相替换,如果只有关联、涉及事物的意思,只用“关于”,且“关于”作状语只能用在主语之前。如:关于教育,他说过:“……要稳步前行”。此处的“关于”不可换为“对于”。
3.“对、关于”的区别
“对、关于”大致和“对于、关于”的区别相似。“对”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在主语前后意思相同,“关于”一般在句子开头。在范围、对象二者兼有的句中,“对”和“关于”可互换。
二、“对”、“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HSK考试中,“对、对于、关于”常作为备选项,由于掌握不准确,留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错误,下面我们根据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索到的语料对三个介词进行偏误分析。
(一)介词遗漏
遗漏的情况很多,可能是遗漏了介词,或者遗漏介词前面或后面的主语,或者遗漏介词结构的搭配成分。如:
①对父亲,母亲是个贤内助。×
②我把好几个研究项目进行比较,这些都是关于中埃,更具体地说是中埃两种文化的研究项目。×
(二)介词混用
由于对三个介词词义相近,很容易出现混用的情况,如:
①关于服装广告来说,还有很多可塑性。×
②对于费用方面,给你们俩添了不少麻烦。×
例①中“对于(对)……来说”属固定搭配,但却错误地使用了“关于”。 ②中的“对于”应该换做是“关于”。
(三)介词错序
介词出现的位置不正确,造成语序错误的例子也很常见。
①对我来说,“如何面对挫折”关于这个问题我从来没有深深地思考。×
②其实我关于这个问题还没有固定的看法。×
例①中“如何面对挫折”和“这个问题属同位关系,去掉“关于”。②中关于”是应放在主语前。
(四)其他错误
在检索语料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错误。
①从对个人的健康的角度来看,吸烟对个人的身体有害处是理所当然的。×
例①属于介词多余的情况,应把“对”去掉。
②关于这个问题上,我的基本意见是很不满。×
例②属于搭配上的问题,“关于”后面接名词,应该把“上”去掉。
三、结语
介词“对、对于、关于”用法相近而又有区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须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二者的异同点,对可能出现偏误的地方,及时纠正,让学生在自身的参与中深刻体会到三者之间的细微差别,从而正确掌握它们的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程明军.“对于”和“关于”的用法辨析[J].语言学习,2007,(4):(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