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词“了”在宋代的用法研究

2016-05-09王金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朱子语助词宾语

摘 要:宋代助词“了”具有两种功能,一种用在动词之后,主要表达动作的完成;另一种是对某一动作或某一事件作出陈述。本文旨在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研究助词“了”的来源以及宋时期的使用情况,意在找出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动态助词;事态动词;“了”

作者简介:王金艳(1990-),女,黑龙江省海伦市人,广西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方言与音韵。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2

助词“了”自宋代开始被广泛使用,直到现代汉语,它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助词。然而从汉语史的角度看,它是经过长期酝酿,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产生的。一些语法学家把动态助词“了”称为“了1”,事态助词“了”称为“了2”,“了1”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完成,如果动词后有宾语,“了”字可用于宾语之前或宾语之后。“了2”是对某一动作或一简单事件进程陈述,只用于句末,如果动词带有宾语,用于宾语之后。[1]

一、动态助词“了”的用法

动态助词是近代汉语新产生的一类助词,从总体上看,宋代语言的语法体系还属于近代语言的范畴,宋代的动态助词主要包括“却、了、着、过、将”等。在宋代“却”被广泛使用,主要格式为“动+却”、“动+却+宾”,而“了1”是在“却”已经发展为助词后,作为“词汇兴替”现象而产生的,它的出现取代了“却”,但没有取代“却”的语法格式,而是套用了它的语法格式,变成“动+了”、“动+了+宾”,成为“了1”的一种存在形式。

(一)“动+宾+了”式

“了”的这种使用方式继承了“却”的一种语法格式,表示完成态。自唐至五代开始,“了”与“却”作为动态助词并用于典籍之中,随着使用的变化,到了宋代,“了”字逐渐代替“却”,并导致助词“却”的消亡,如曹广顺认为:“起源于魏晋的‘动+宾十完成动词在唐代与助词‘却构成‘动+却十宾格式并存,成为两种不同的完成态表示法。”“从中晚唐起,完成动词‘了出现虚化趋势,位置从‘动十宾之后逐渐移至‘动+宾之间助词‘却的位置上,变成了动态助词。” [2]当“了”代表助词意义时,其格式与“却”用法相同,例如:

(1)杀人了,即曰:“我有事而杀,非故杀也。”(《论姚文秀打杀妻状》)

(2)盖仁多便遮了义,义多便遮了那仁。(《朱子语类》)

(3)公留我了矣,明府不能止。(《三国志》)

例句中的“了”分别表示“杀”、“遮”、“留”这一类动作的完成。

(二)“动+了+宾”式

这一格式是由“动+宾+了”语序变换所致,在唐五代时期产生,“了”置于宾语之前,是宋代常见的用法,这标志着“了”字语法化过程的彻底完成,从而可以肯定“了”的语法功用在宋代已经非常成熟。如:

(4)又过了二十日,兄弟自己事如何(《密庵和尚语录》)

(5)我已许了赵皇帝燕京,如今打了须与去。(《三朝北盟会编》)

(6)在世间喫了饭后,全不做得些子事,无道理。(《朱子语类》)

其中“了”的用法与“动+宾+了”中的“了”字用法相同,表示“过”、“许”、“喫”这一类动作的完成。

(三)“动+了”式

“动+了”同样继承了“却”字“动+却”的使用方式,此格式产生于六朝时期并在唐五代时期开始应用,至宋时期,被大量应用到诗词小说中,表完成式。“动+了”有时也可以看做是“动+了+宾”省去宾语的形式,这是的宾语置于句子开头。例如:

(7)至于喫了有热证,有寒证,便是情。(《朱子语类》)

(8)洎相见,喜欢存问,又还忘了。(《法曲第二》)

(9)临机一曲楚歌声,闻了尽皆悉返照。(《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了”字强调“喫”、“忘”、“闻”的情貌,表示已经完成。“动+了”格式中缺少的宾语又是出现在句子开头。

(四)“形+了”式

在“形+了”式中,性容词后的“了”只表示某种状态的实现,如果没有现实的作用,这种已经实现的状态将继续保持下去。[3]例如:

(10)这也未曾如此,且收敛此心专一,渐渐自会熟,熟了自有此意。(《朱子语类》)

(11)谓如五色,若顿在黑多处,便都黑了;人在红多处,便都红了。(《朱子语类》)

其中,“熟”、“红”、“黑”都是动词化的形容词,“了”附于它们之后,强调该动作行为或者性质状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五)“形+了+宾”式

“了”在这一格式中的用法与“形+了”一样,对动词所表现的变化进行描述,例如:

(12)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佗,不可一作若或。(《河南程氏遗书卷》)

(13)下此则不须看,恐低了人手段。(《朱子语类》)

(14)泥州几番清秋,许多愁,叹我等闲白了少年头。(《相见欢》)

二、事态助词“了”的用法

事态助词也是近代汉语新产生的一个助词小类,他们的用法意义是表明某一事件、某一过程所处的状态,其位置是在一个句子或分句的末尾,还建有结句的作用。宋代的事态助词主要有“了”、“来”、“去”三类。其中事态助词“了”也是从动词“了”变化而来。这种用法产生于唐代,到宋代已经成熟。[1]

(一)“动+了”式

“动+了”式中的“了”表示变化已经完成,并对这一事态的变化予以肯定。也可以表示在某种情况下,事态将会出现某种变化,并把这种变化作为一种新的情况加以说明。例如:

(15)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顷刻光阴都过了。(《蝶恋花》)

(16)须这一段透了,方看后版。(《朱子语类》)

(18)二乔姊妹新妆了,照水盈盈笑。(《虞美人》)

例句(15)中的“了”是对句中事实的陈述,并对其进行肯定。(16)出现在复句中,表示了事态已经完成了某种变化。(17)是对将出现的某种变化进行报道。

(二)“动+宾+了”式

“动+宾+了”式与“动+了”式表示的意义相同,即表示事态变化完成,也表示即将出现的变化,例如:

(18)夜深乃云:“侍者关隔子门了。”(《虚堂和尚语录》)

(19)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水龙吟》)

(20)若非明白唤作造次参学则无究了。(《景德录传灯录》)

例句(18)中的“了”是对已经完成的事态变化进行陈述。(19)、(20)是对即将出现的变化进行描述。

(三)“动+却+宾+了”式

当“了”作为动态动词时,除了单独使用外,还与其他动态助词配合使用,“却”是较常见的一个。与其构成“动+宾+却+了”格式,“却”在句中表示动作的完成或产生某种结果,是动态助词。“了”是事态助词,表示全部的终结。例如:

(21)悦大笑曰:“运使失却一双眼也。”(《五灯会元》)

(22)有当喜底事来,又减却半分喜了。(《朱子语类》)

例句中的“却”表示“失”、“减”、这一类动作的完成,并产生出某种结果,“了”放在句末,是对整个句子的结果进行陈述。

(四)“动+了1+宾+了2”式

宋代时期,与“却“具有相同用法的”动态助词“了”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并在南宋时期代替了“却”,因此,句式“动+却+宾+了”也转换为“却+了1+宾+了2”,这种句式始见于南宋,并在《朱子语类》中大量使用,其用法与“动+却+宾+了”相同。 例如:

(23)大率人难晓处,不是道理有错处时,便是语言有病;不是语言有病时,便是移了这步位了。(《朱子语类》)

(24)四爻“损其疾”,只是损了那不好了,便自好。(《朱子语类》)

(25)自有物无始以来,自家是换了几个父母了?(《朱子语类》)

例句中的“了1”表示“移”、“损”、“换”这一类动作的完成,“了2”则表示句子所叙述的事情的完结。

结论:

“了”的虚化与口语化作品的大量出现有一定的关系,“了1”由动词虚化而来,并受助词“却”的影响,最先形成了“动+宾+了1”格式,后来受了句法位置变化的影响,组成“动+了1+宾”格式,随着使用上的成熟,“动+了1+宾”中的宾语逐渐省略,变成“动+了1”,“动+了1”格式之所以能够带宾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动词的词性决定的。[4]“动补+宾+了1”与“动补+了1”与此同时出现,形尾“了”在在南唐时期的出现也是受“了”字语法化的影响。“了2”“出现在唐代,由“了1”虚化而来,[5]了2”从语法位置上看,位于分句或全句的末尾,是内部较虚化向虚化转变的标志。

参考文献:

[1]李文泽.宋代语言研究[M]. 北京:线装书局,2001:347.

[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 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17

[3]王丽娟.宋代助词研究[D].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梁银峰.“V+了+O”格式来源的再探讨[J].语言研究集刊,2006(0)

[5]欧青青.浅谈助词“了”的演成[J].天津外国语大学,1999(4)

猜你喜欢

朱子语助词宾语
珠玑集
韩国语助词的连续构成与复合助词的区分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Zhang Zai’s Neo-Confucian Guiding Principle and the Positioning ofHis Material Force Theory
宾语从句及练习
日语中“间投助词”与“终助词”在句中适用位置的对比考察
江永桃川土话的助词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日韩汉语学习者助词“的”泛用偏误分析
重新认识朱子的“读书法”——以《朱子语类》之“卷十”“卷十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