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殖民主义视角下分析《耻》中的杂糅

2016-05-09刘建平

青年文学家 2015年5期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库切

本文为:包头师范学院青年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BSYKJ2013-07

摘  要: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的《耻》是文学作品中后殖民主义代表作的典范。小说讲述了后种族隔离时期发生在南非的黑人和白人身上一系列可耻的事情。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杂糅正是分析这一文学作品的利器。在后种族隔离时期,杂糅是黑人和白人和平共存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杂糅;库切

作者简介:刘建平,1980年出生,女,汉,籍贯:包头,硕士学位,包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1

《耻》讲述了生活在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白人教授大卫·卢里的故事。在勾引了女学生梅拉尼之后,一系列耻辱的事情随之而来:他被学校开除,丢掉了他的名声,丢掉了他的梦想,最后甚至丢掉了保护女儿的能力。在被学校开除之后,他借住在女儿位于东开普敦的农场里。农场的生活和女儿积极的影响曾经一度使他忘掉耻辱开始新的生活。但是后种族隔离时期南非的农村正经历着一场权力的变更。黑人逐渐成了统治者并伺机向曾经的统治者白人进行报复。在农场经历了几个黑人的洗劫后,女儿露西被强暴并怀孕,卢里也受了伤。为了生存,卢里事后不得不接受现状放下身份去接受一份在当地动物诊所帮忙的工作。

杂糅这一理论是后殖民主义大家霍米·巴巴的理论,是用来分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的。它是指在殖民状态下,殖民者和被殖民者之间跨越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在小说中,曾经的统治者白人借助杂糅作为一种在新时期生存的手段。

1、卢里的文化杂糅

文化杂糅是指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理解,尊重和应用彼此的文化。在小说中,卢里的文化杂糅更多的是指在经历了一系列耻辱之后,为了生存下去,为了夺回一丝尊严,卢里放弃了优越的统治者的身份,把白人文化和当地的黑人文化做了中和。

在库切看来,白人统治者在殖民主义时期想要的就是对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占有。而黑人的存在成为了他们掠夺财富的绊脚石。因此,黑人不会得到白人的尊敬和人性的对待。因此,殖民主义时期的南非充满了谋杀,强奸等一吸列犯罪行为。但殖民主义结束后,白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把自己的文化融合到当地的文化中。

卢里就是白人殖民统治者的代表。起初他有白人的优越性,但对于学生梅拉尼的勾引使他名声扫地。在学校的听证会上,委员们试图与他达成和解只要他承认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但是卢里拒绝承认并称自己是被丘比特的箭射中了。此时,卢里仍然没有认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白人的优越感还根深蒂固,这一点在他生活在露西的农场后才有所改变。

丢掉了大学教授的工作后,卢里来到露西的农场。起初,露西劝他放下身份接受现实,但卢里坚持己见。白人的优越感控制着卢里。在露西农场被劫并被强奸后,卢里报了警并要求露西实言相告。而且一度要求露西离开农场。但在现实之下,卢里不得不一步步放下自己的身份。而且最终成为当地动物诊所的义工。卢里的转变还可以从他对帕特里斯的态度中得到解答。起初他把帕特里斯叫做露西的帮工。事件之后,他知道帕特里斯是个有远见,有影响力的人,并且远比他想象的狡猾。为了讨好帕特里斯,卢里把农场交给他管理,而且接受了帕特里斯提出的成为露西的丈夫来保护露西。卢里对露西未出生孩子的接受也表明了卢里的妥协。在后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为了生存下来,卢里放弃了自己曾经的身份和作为白人统治者的优越性,最终于黑人融合在了一起。

2、露西的生物杂糅

所谓的生物杂糅是指基因为了适应环境而出现的多样化。在小说中,卢里的女儿露西是另外一个为了生存下去而甘愿生下黑人孩子的女性。小说结尾中,露西决定嫁给帕特里斯并生下强奸后而有的孩子,这一点也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和白人和解的希望。露西的生物杂糅恰恰体现了露西强烈的想要和解的心和为自己未来铺路的决心。

在强奸事件后,当卢里责备露西没有把事情真相告诉警察,露西说这是私人事情别人无权干涉。她坚持留到这片土地上,她也深知这是需要代价的。她把自己看做是纳税人,把黑人当成是收税人。这是场公平的交易。她曾反驳卢里说黑人并不是想奴役她而是出于征服和报复。正如范农所说:这是历史造成的。露西愿意接受曾经的白人统治者欠下的债。她想补偿这些债务并和平的继续生存在这片土地上。所以露西最终决定把强奸得来的孩子生下来。为了得到帕特鲁斯的庇护,露西决定嫁给帕特鲁斯成为他的第三个妻子。天性使然,露西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好母亲。露西的这种让步事实上是承认了黑人成为真正统治者的事实。露西的生活恰恰印证了卢里的评价:露西和她的母亲就是历史的产物。露西的生活态度是由于历史和环境造成的,而露西则为了生活很好地把自己杂糅在当地的大环境中。她顽强地留在农场尽管威胁仍存在,她决定生下孩子尽管孩子是强奸的产物,她决定重新开始生活尽管他不得不与帕特里斯分享一切。

露西的经历正如殖民统治时期的黑人女性的经历一样。她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不公正的待遇和偏见,不得不做出牺牲和妥协。同样,在后种族隔离时期,白人也遭遇了相同的待遇。在黑人做主的南非,露西通过和黑人杂糅来获得自己的生活。从某种程度来讲,露西从内心深处已经成为了一名黑人。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不难得出卢里通过杂糅得到了体面的生活,而露西通过杂糅得到了继续生活下去的保障。通过对两名主人公的叙述,库切也在告诉全世界,为了和平共存,白人和黑人要放弃自己的省份,互相杂糅,互相融合。至此,杂糅不再是统治者统治南非的工具,而成为后种族隔离时期黑人和白人和谐共存的途径。

参考文献:

[1]Coetzee, John Maxwell. Disgrace. UK: Secker & Warburg, 1999.

[2]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M〕. London: Paladin, 1970.

[3]Young, Robert J.C. Colonial Desire: 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M〕. London: Routledge, 1995.

[4]王旭峰.“库切与自由主义”,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5]黄婷婷,刘松涛.“库切作品《耻》:白人女子露西形象的后殖民解读”,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期

猜你喜欢

后殖民主义库切
库切《耻》中的空间政治书写
复魅与拯救:库切“耶稣三部曲”的现代性危机和后世俗希望
库切《耻》中的凝视之耻
有“情”之士的无“情”之作:库切的卡鲁情怀与文学生产
库切新作《耶稣的学生时代》首发
《山河故人》:从民俗符号的颠覆看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乡愁”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寻根与扎根
从后殖民主义解读《藻海无边》中安托瓦内特的身份认同
《智取威虎山》: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融合中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