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界的追寻

2016-05-09陈超

青年文学家 2015年6期

摘 要:境界理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是中国古代文论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是纵观中外的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都可以看到它们对境界的追寻。文章试图从文学、哲学、绘画的角度,来浅析它们对境界的追寻,以此来寻找利用西方哲学阐述中国古代文论的可能性。

关键词:境界理论;文学境界;哲学境界;绘画境界

作者简介:陈超,长沙理工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6-0-02

境界理论是最具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王国维在中西互融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古典境界理论。陈望衡则开辟了现代“境界本体论”美学体系,可以看做是对境界理论的发扬和拓展。纵观文明的发展,不仅文学史,还是艺术史,甚至哲学史于似乎都可以看作是对境界追寻的历史。

一、文学对境界的追寻——象外之象

作为语言的艺术,文学试图用语言来反映生活,反映我们所能认识的所思考的社会生活。然而我们的古人早就认识到: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1]

这是《系辞传》上被人人反复征引的句子,语言作为认识事物的工具,他不是事物本身,那么“言”与“意”之间就出现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西方语言学也认为,语言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认为在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偏离,能指无法得到确定的所指,因此,从语言的此岸无法达到现实的彼岸。[2]”既然无法直接打破而越过这一条语言与现实的鸿沟,古人想到的解决之道就是“立象”,“立象以尽意”。那么“象”就成沟通了“言”与“意”的桥梁。

正是“立象尽意”思想的发展,文学上的反映就是从赋到诗的一个过渡。《文心雕龙·诠赋》中:“赋者,铺也;铺采文,体物写志也。”这也是最为原始朴素的人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他们试图穷形尽相的对外界进行把握。所以赋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各种物什,目不暇接。虽然同是对“象”的描绘,而诗则发挥像的立意功能。《诗经·硕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3]

从一开始直到“螓首蛾眉”一句,用的是“赋”,作者从社会关系到仪容反复的对庄姜进行进行描写。但是真正具有诗意却是后面两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人选取动态的“象”,将美人庄姜的活泼可爱,顾盼多情的言外之意表现出来。虽然这是同一人所在,我把写前面几句时的称为“作者”,而写作后面两句时两句的作者称为“诗人”。前几句除了所描绘的事物本身之外的远没有后面两句多。这样,就涉及到诗人怎样去选择表意之象,才能以最简短的语言来获得最多的信息?司空图在《与极浦书》中说:

“戴容州云: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岂容易可谈哉?然题纪之作,目击可图,体势自别,不可费也。”[4]

虽然,这里没有对“象'的选择做出规定,但是我们却可以读出来,这种“象”的规定性在于,它能生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这样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果给一个命名的话,它就叫做“境”。

境界有大有小,大则壮美,小则优美,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这样的境界不分优劣,但是境界的大小与所选的“象”有关。

也是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独标“境界”,把他作为评判词的优劣的一个标准。他说: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从而把文学上对境界的追寻推到了巅峰。反观我们的论述和文学史的脉络,我们可以说,文学尤其是韵文学的长长的历史,正是在追寻它的境界。

二、哲学对境界的追寻——不在场

作为现代西方哲学家中,最富诗性智慧的一位,海德格尔的哲学浸韵着独特的诗性关怀。具有代表性的诗歌不仅是他主要阐释和建构的对象,而且他的思维里面有着“诗”的一面。因为“势必先作为诗人直接体验着自己的境界,然后才有可能用理性的语言间接的言说这个境界,这也就是说,人必先有诗意,然后才有哲学。[5]”

张世英在转述海德格尔思想时认为:早期希腊人的思想本认为在场与不在场、出现与未出现是结合在一起的,但那时对两者的关系没有作具体的考虑,以致到古希腊后期,两者的关系被遗忘了,于是思想家们把在场或出现看成是单纯的在场或出现,而不在场或未出现则被驱逐于不真实之列,无的原则完全被否定,形而上的永恒现在成了唯一真实的基础。柏拉图的“理念”就是这样一种永恒现在的东西。而回到事物本身,回到遗忘之前,海德格尔从巴门尼德那里重拾存在的概念。

张世英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打破了自柏拉图以来的主客二分的传统思维模式。传统的思维模式,强调在场的永恒性之探索和对规律性的把握。而西方现代哲学转向对不在场的关注,也就是对目前事物的过去未来以及与此相关的不在场的事物的深度追寻。

“总之,拓展想象,超越当前超越自我,超越自己所属的领域,一句话,超越一切当场的东西的藩篱和限制,放眼一切未出场的东西,就会展现出一个无限广阔的天地,这就是新哲学指引我们的方向。[6]”

这个意义之下的哲学的任务就成了把握天人合一之整体,“就此而言,哲学与诗是完全一致的,但就把握的通道和途径来说,哲学毕竟不是诗,哲学总是要说理,要运用概念式的语言。[7]”

所以,哲学所要追寻的境界就与诗存在这统一性,但是就起言说方式而言,一个以说理为主,一个则诉诸于意象。

三、绘画对境界的追寻——留白

作为一种艺术,绘画也体现出其独特的对境界的追寻。而体现这一追寻的是绘画的技巧之一的留白。顾名思义,白,既“无”,而留得前提是“有”。在一幅画面之上,数笔就能勾勒出一幅意境极佳的画来。如宋代马远根据柳宗元的《江雪》所做的《寒江独钓图》就是留白手法运用的典型范例。该画作者以严谨的铁线描,画一叶扁舟,上有一位老翁俯身垂钓,船旁以淡墨寥寥数笔勾出水纹,四周都是空白。四周的空白就是留白,这些留白正是对“独钓寒江雪”的意境的恰到好处的诠释。

而这种留白产生的思想资源,有两大源头,一是儒家的中庸传统所标举的“满招损”。一个道家思想对于“无”的高扬。这两大思想深深的塑造这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与灵魂。

在西方,对绘画的分析,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则分析了梵高所画的农鞋。从物的角度来看,他只是一只农鞋,再无别的。但是,“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集着那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垄上的步履的坚韧与滞缓。皮制农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8]”海德格尔是从存在的敞开入手来分析农鞋的,但是他所道说的正是农鞋这幅画的不在场的境界。

四、境界得以产生的基础——想象能力

总的来说,无论是文学、哲学、还是绘画,对境界的追寻都体现为一种超越“有”,而指向“无”的倾向,而这“无”不自生,它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有“有”(包括意象、在场、线条等)来烘托出来,而从“有”到“无”的基础则是人在这种“有”的暗示之下所展开的想象。

那么什么是想象呢,想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所以不仅哲学家海德格尔对想象情有独钟,而且在他的哲学分析中,大量的运用,如上面的对农鞋的分析,就是想象的运用。而在文学的鉴赏中与创作中,想象也是至关重要的能力。如:

“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

在这一句诗中,“红杏枝头春意”只是一般的“言”和“象”人们很容易就想到的是春天来了,一株红杏独立的情景,但也仅仅到此而已。而真正能让人联想到蜜蝶蹁跹,翻飞上下,花瓣飘然而落等等这一切,都有“闹”这个字烘托出来。用海德格尔的话说,一个闹字,是“红杏枝头”这一存在敞开来,让我们看到它的所以不在场,而这正是这句词的境界之所在。

五、如何利用西方哲学来转化中国古代文论

显然,文学、哲学对境界的追寻,不仅是文学的目的,也是绘画、哲学的目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带有终极目的的意味。在当代语境下,如何把古代文论的传统进行现代转化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而实现这一转化的重要途径就是在中西对照之中,以西方的哲学系统来阐释我们的资料。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也看到,西方现代哲学,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哲学,与我国的天人合一思想追寻境界的思维趋向极其相似。张世英在对比中认为在超越主客二分式的高度的重归天人合一,是世界哲学的新方向。那么我们的“境界”学说的将来作用和影响是可以预期的。

注释:

①转引自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0.

②赵炎秋.20世纪西方语言论文论的兴起与发展[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7(4),167.

③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C].北京:高动能教育出版社,2003,27.

④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201,

⑤张世英.天人之际[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5

⑥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17-18.

⑦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9.

⑧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M],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7.

参考文献:

[1]王国维,黄霖.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王德明.前无古人的创造——王夫之的诗景理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2002(3).

[3]冯利源.中国画发展之我见[D].东北师范大学,2002.

[4]陶水平.王夫之“诗艺浑成”诗学观平议[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