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宋前桃源诗的发展

2016-05-09邹静

青年文学家 2015年11期

摘 要:桃花源是诗歌中极为重要的题材之一,以桃源为母题创作的诗歌至宋代已达一个顶峰。本文旨在对桃源诗源起及宋前桃源诗的发展做浅显的研究,从而分析宋前桃源诗的脉络,明确宋前桃源诗的表现内容、思想内涵。

关键词:桃源诗;桃源意象;隐逸桃源;仙境桃源

作者简介:邹静(1987-),女,广西玉林人,文学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2

桃源世界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陶渊明的诗文,如《归园田居》其一。再者《搜神后记》卷一“韶舞”、《搜神后记》卷一“长沙醴陵穴”以及刘敬叔《异苑》卷一、《述异记》卷下、《太平环宇记》卷七三、《太平御览》卷五四等都有类似桃源故事的记载。

下面就桃源诗源起和宋前桃源诗的发展一一分析:

一、桃源诗源起

从后世对渊明作品及其桃源世界分析看,他们的文学阐释主要有仙境桃源和隐逸桃源。桃源诗的出现无不与这两个阐释紧密联系。

第一是仙境桃源。在道教里,据《晋书·礼志》、《汉武帝内传》等载,桃花是长寿的象征,是仙境之物;当时魏晋志怪小说及游仙文学多写凡人偶入仙境,得而复失的故事,如《述异记》卷下[1]。

此外,桃源仙化还与刘晨阮肇天台山游仙这一故事有关。

“渊明《桃花源记》初无仙语,盖缘诗曰有‘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之句,后人不审,遂多以为仙”[2],“桃源”虚幻缥缈,给人可望而不可即之感,加之渔人偶入、太守欲寻不得、子骥病而却止,种种事件极有可能被人们误认是仙境,自此便被蒙上了一层迷离恍惚、不可捉摸的神怪色彩。这些因素都使得唐宋以来诗人笔下桃源多了一份仙灵气息。

第二是隐逸桃源。钟嵘评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不仅因陶在归隐后写了大量的田园诗,更因《桃花源记并诗》呈现了一幅“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画卷,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洒脱,更接近隐世的本质。陈洪先生提出,“他为中国的士大夫提供了一种崭新的生活模式,一种理想的人格范型……他的生活是诗意化的,他的诗意是生活化的,他真正做到了‘诗意地栖居”[3]。王瑶先生亦赞同隐逸桃源的说法,否定仙境桃源的荒谬[4],渊明不过是借桃花源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于美丽田园山水中寄托自己的情思。

可见桃源诗几乎是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并诗》的桃源世界为源流,也有桃源诗将陶渊明的桃源和刘义庆《幽明录》的刘阮游仙故事相混合,大抵是因此篇小说涉及到桃树,又称刘、阮二人“忽复去,不知何所”,与《搜神后记》(旧题陶渊明所作)刘驎之访仙的故事相似,故后人便将刘阮所游的仙境附会为“桃源”。

二、宋前桃源诗的发展

自桃花源问世,诗人们常以桃花源、桃花坞等为题材,继续打造一个个千变万化的桃花源。王绩、王维、李白、杜甫、韩愈乃至晚唐曹唐等人,皆为后人塑造了不同内涵的桃花源。

(一)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桃源意象的应用

桃源意象的应用大约在齐梁时代,至陈代甚为频繁。如陈代伏《赋得招隐》:“桃花隔世情”[5](《陈诗》卷9),又陈后主《立春日泛舟玄圃各赋一字六韵成篇》“暖日暧桃源”[6](《陈诗》卷4)、《上巳宴丽晖殿各赋一字十韵诗》“日照源上桃”[7](《陈诗》卷4),此二首则直接引桃源入诗。

自此桃源意象便以独特的魅力进入南朝文人的视野,桃源那种远离尘世、宁静和谐的境界成为时人追慕山水最好的参照物。如梁沈君攸《赋得流水》,桃源已成了诗人渴望的乐园,在那里临水泛舟濯足,何其快哉。又如徐陵《山斋诗》,此山斋处于桃源里,石路砌水,竹径引人,“萧条无俗人”,处处含有桃源意境。另外“烧香披道记,悬镜厌山神”,也是当时桃源盛行的一个原因。

北朝庾信因其特殊的遭遇,时刻对家乡怀有深切的思念,他的《徐报使来止得一相见》一诗云:“一面还千里,相思哪得论。更寻终不见,无异桃花源”,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已化作渺茫的桃源,不可寻。故诗人在《拟咏怀二十七首》第二十五首尽情抒写了隐居生活是何等惬意,以诗酒为友,但忘天下。另,《咏画屏风》一诗为题画诗,庾信长期在北方为官,可能没到过桃源,却并不妨碍他对心中桃源的幻想。诗中桃源环境寂静,鸟语花香,不觉乐而忘返;还有《咏画屏风》第五首,它们皆是诗人对桃源的一种解读,幽远神秘,令人向往。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逐渐发展为比较完备的正统宗教,文人不仅将桃源入诗,还开始表现出仙化的意蕴。如张正见《神仙篇》便将“武陵桃花”和“浔阳杏花”、“青牛”、“白鹤”等融合在一起。

(二)隋唐桃源诗的发展

隋唐诗人与前人应用桃源意象相比,更多以桃源为题材来描写山水田园、亭台楼阁,以此来寄托情怀,最主要还是美化桃源,视之为仙境。

林继中先生认为:“中唐到晚唐,好比秋肃入于寒冬……在通向‘桃花源的路上,昔日是‘隐隐飞桥隔野烟,如今可是‘人迹板桥霜了。王维曾据盛唐庄园的模式重塑陶渊明的桃花源……到了中唐,则多有人来将桃源改写为仙山……这就是说,此时桃源不再是士大夫优游其间取得从物质到精神自给自足的洞天福地——庄园的影子,而是‘幽寻如梦想的避难所了……盛唐人是用世上庄园重塑桃源形象,中唐人是用世外桃源来幻化地面上的田庄,晚唐人则干脆不提什么桃源,直写幻境。[8]”

具体而言,唐代桃源诗首先秉承陶渊明的创作本源,避世也好,隐逸也罢,都与桃花源形神相似。如王昌龄《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把桃源人当做避世人,不问世间事。

其次是仙境桃源说的真正开始。道教到了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唐初社会处于休养生息的局面,加之唐朝统治者的推崇,比如唐玄宗注过《道德经》,在其统治期间道观遍布全国,据刘禹锡的《游桃源一百韵》可知唐朝政府已把桃源视为神仙宅地。晚唐时期,社会走向衰落,道教又开始渗入人心。且自桃花源诞生,道教徒们更是借之为材料,充分展现其教化工具的作用。《湖广通志》有语:“渊明所记桃花源,今鼎州桃花观即是其处。自晋宋以来,由此上升者六人。[9]”这些都使桃源的仙境色彩愈加浓厚。桃源梦幻般的画面自然成为他们追求仙境的绝佳对象。

真正的仙境桃源自王维始,他的《桃源行》是桃源母题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此诗为诗人十九岁时所作,诗人把对神仙世界的无限向往描绘得如此美轮美奂。又如孟浩然《武陵泛舟》“莫测幽源里,仙家信几深”,便是以桃源为仙境。

尽管仙境之说盛行,却也有反驳之音。比如韩愈《桃源图》对仙境桃源进行批判,“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他还认为“武陵太守好事者,题封远寄南宫下”,这些在唐代虽是一家之言,也足以引起重视。此诗一出,桃源仙否的争论自此经久不衰,从而推动了后世文人创作桃源诗的各种衍变。

综上所述,隐逸桃源也好,仙境桃源也罢,于唐代,不乏“终南捷径”之徒,然更多的是不为名利、畏惧祸患、迫于现实的隐士,无论如何,宋前诗人笔下的桃源山水始终是唐人心中快乐的地方,尽管只是一个发端,却能走进文人心底深处。

参考文献:

[1]“武陵源在吴中,山无他木,尽生桃李,俗呼为桃李源。源上有洞,洞中有乳水,世传秦末丧乱,吴中人于此避难,食桃李实者皆得仙。”引自子部·小说家类·琐记之属·述异记·卷下[A].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CD].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

[2]程毅中. 宋人诗话外编·荆林溪下偶谈·卷二[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

[3]陈洪. 诗化人生 魏晋风度的魅力[M]. 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4]参看王瑶. 《中古文学史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 逯钦立. 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6]逯钦立. 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7]逯钦立. 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8]林继中.田园夕阳话晚唐[J]. 漳州师院学报,1994(3).

[9]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湖广通志·卷一一九[A]. 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M/CD]. 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