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学批评视角下杜光辉《可可西里狼》解读

2016-05-09欧阳焱

青年文学家 2015年5期

摘  要:近年来杜光辉创作了一系列以雪域高原可可西里为背景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依然是严酷的自然环境,激烈的人性冲突,但杜光辉已经不满足于像以往那样只展示这种冲突和斗争的曲折离奇,沉醉于其中荡漾的快意恩仇,而是在意于突出对某种主体价值的肯定。本文将对生态文学批评视角下杜光辉《可可西里狼》进行解读。

关键词:杜光辉;《可可西里狼》;生态文学

作者简介:欧阳焱(1983.8-),男,湖南省宁远县人,硕士,讲师,工作单位: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新闻传播与写作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5-0-02

杜光辉(1954-),陕西关中人。16岁参军,在青藏高原当了6年汽车兵。在一次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几乎失去生命,然奇迹般活了下来,于是,中国当代文坛多了一名生态文学作家。20世纪80年代初期,杜光辉开始文学创作,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状况下创作出最初的几十万字,却未能引起任何人的注意。1992年杜光辉闯海南,竟然一度身无分文,为了生存尝遍人世间的辛苦。但却一直自强不息,坚持文学创作,终于实现了梦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并成为海南琼州大学中文系教师。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浪迹巴山》,长篇小说《可可西里王》和《西部车帮》,中篇小说主要有《可可西里狼》、《巴颜喀拉山的阿妈鱼》等。杜光辉的小说往往以揭示人与自然的同时失衡为主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人类文化文明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反思。在杜光辉众多作品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属杜光辉“可可西里”系列作品了,在杜光辉可可西里系列小说,不仅在作品描写了可可西里当地令人难以忘怀的自然风貌,带给读者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在作品所呈现出的可可西里的历史记录,也同样让人唏嘘不已。

一、杜光辉及《可可西里狼》

杜光辉是海南新时期的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的主要特征有:爱好传奇,注重故事情节的曲折跌宕,这是陕西作家的整体特色,陈忠实、贾平凹、路遥等人堪称典型。杜光辉长期生活在陕西,潜移默化之中也受此风格影响,其作品在艺术特色上的突出之点就是传奇性。传奇性几乎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中,无论是长篇还是中、短篇,无论是写历史还是写现实。如果说传奇性主要是在展示一种生存状态,其中并没有特别鲜明的价值判断的话,那么英雄主义精神就是传奇性的超越和升华,它是在传奇性中高扬一种理性和理想。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在今天市场经济和利益至上已经成为普世价值的背景下,传统的重义轻利、扶困济危、见义勇为已经成为被嘲弄和解构的对象,在这个时候,杜光辉却在自己的作品里呼唤和高扬英雄主义,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近年来杜光辉创作了一系列以雪域高原可可西里为背景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依然是严酷的自然环境,激烈的人性冲突,但杜光辉已经不满足于像以往那样只展示这种冲突和斗争的曲折离奇,沉醉于其中荡漾的快意恩仇,而是在意于突出对某种主体价值的肯定。

二、《可可西里狼》的生态文学解读

可可西里所在的地理位置是在青藏高原的中心位置,原本是无人区,但是80年代起,有人开始进入这片无人区开采金矿,他们的闯入使可司西里的平衡岌岌可危。更为可怕的是,可可西里在1985年以前,这里存活着大概一百万只珍贵的高原动物藏羚羊,这些藏羚羊在这里无忧无虑的生活着,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欧洲和美洲市场对藏羚羊绒的需求增加,盗猎者进入可可西里对藏羚羊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在经过短短几年的光景,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已经屈指可数,但这一时间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得力于陆川导演的电影《可可西里》,但是杜光辉对可可西里的关注则在电影之前。

如果说在传奇类小说中人物是草莽英雄的话,那么这些以可可西里为背景的小说里的人物就是理想主义的英雄。草莽英雄有血性,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但他们的行为是盲目的,但有理想的英雄是不同的,他们不是为了现实的名利,而是为了超越的价值忍受苦难和牺牲。

在《可可西里狼》中,李道满和王力猛都曾经是在可可西里保护过藏羚羊的汽车兵,后来他们一起转业到玉树藏族自治州工作。20世纪80年代的经济大开发热潮中,他们又一起参与了开发可可西里无人区的工作。王力猛经不起金钱的诱惑,干起了偷猎藏羚羊的罪恶勾当,由原先藏羚羊的保护者变成了藏羚羊的猎杀者。他和国际盗贩珍稀动物皮毛的犯罪集团相勾结,在发展经济的幌子下大规模地偷猎藏羚羊,因此积累了巨额财富。李道满是王力猛公司的副总,他竭力反对王力猛的所作所为,最终牺牲在猎杀者的枪口下,为保护藏羚羊献出了生命。在这里,李道满是王力猛公司的副总,他竭力反对王力猛的所作所为,最终牺牲在猎杀者的枪口下,为保护藏羚羊献出了生命。在这里,李道满对动物的关爱,对生命的尊重,对环境的呵护,都已经超越了具体的、现实的利益和欲求,而且,为了这种看似虚幻的、遥不可及的理念,他可以拒绝王力猛巨额的金钱收买,也可以完全不顾及他和王力猛数十年的生死战友情。这是何等的理想主义啊,这样的英雄是让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逐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感到赧颜的!

三、《可可西里狼》的精神启示

在杜光辉的“可可西里”世界中,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生态同时失去了平衡,荒凉原始而又美丽绝伦的可可西里上,几位主人公是当年的战友,他们为了配合测绘大队对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测绘时,一起踏上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他们曾经与这里的一切相濡以沫,他们彼此之间也曾患难与共。然而,当他们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时,却发生了可怕的变化。他们在利益的驱使下将深深的伤害带给了这片土地……曾经被雷指导员用生命救回的王勇刚,竟然为了获得金钱,大肆采金掘矿,破坏了植被,疯狂捕杀藏羚羊,甚至与国内外犯罪分子合作,成了“可可西里王” 。曾经与他同生共死的战友李石柱,为了保护可可西里的野生动物,用身躯阻挡盗猎者时,却被王勇刚的手下打死……他们都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睛,不知现在的行为已为人类的额未来种下了恶果。

当曾经的家园在现代文明的蚕食下一去不返,但这篇曾经美丽狂野的土地不复曾经的面貌,文学又能做些什么?但杜光辉对这个时代有着清楚的认识,他明白在这个多元的时代,文学作品并不能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扭转作用,自然不存读者有感于作品而痛改前非,自然杜光辉也不认为自己的作品会成为推进时代改革发展的推手。但是,杜光辉同样清楚地知道,一部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一部作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食粮,应该带给读者一种精神洗礼,带给读者一种积极的精神导向,引领读者去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体验,引领读者去追求真正的爱,真正的善。不仅如此,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是对一种已存的人类经历的记载,对未来的一种警示,对过去的一种缅怀,让读者在书中去经历岁月的变迁,并因此获得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是杜光辉对于文学精神的理解,这也是杜光辉一直捷星文学创作的基准。也正是如此,杜光辉用自己的文字和精神在捍卫了生态精神,捍卫这来自于大自然最真实的内涵与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在逐渐被人类遗忘和丢弃。

参考文献:

[1]高圆,张琰.解读《可可西里》中原生态美学[J].电影文学,2014,20:182-183.

[2]邵练炼.从海明威到杜光辉——生态文学批评视角下比较《非洲的青山》和《可可西里狼》[J].海外英语,2013,01:197-198.

[3]郗彦晶.《可可西里狼》中“狼”意象的生态批评解读[J].枣庄学院学报,2013,04:231-234.

[4]宋俊宏.《可可西里狼》的生态精神[J].小说评论,2012,02:192-194.

[5]宋俊宏.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的回顾与反思[J].鄱阳湖学刊,2012,04: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