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徐志摩诗歌意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2016-05-09孙博雅
孙博雅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1-0-01
1.沿用经典意象
中国在诗歌传统上很重视情景交融、意象互渗,即用相应的意象来表现自己的思想,在这一点上,徐志摩无疑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善用意象的传统,并大量撷取古典诗歌意象入诗,但又在这些经典意象中注入五四时代的精神和徐志摩的个人色彩。
“落叶”和“雪花”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写落叶,从“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卫风·氓》),到“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到“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范仲淹:《苏幕遮》),再到“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李清照:《忆秦城·咏桐》)。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落”有飘零之意,“落叶”常被用来感叹昔盛今衰,渲染悲伤气氛,感慨飘零身世,烘托内心伤感悲愁情怀。因此这个意象营造的是一种不失美感的凄清意境。
在《落叶小唱》中,徐志摩这样吟咏道:
一阵声响转上了阶沿/(我正挨近着梦乡边;)/这回准是她的脚步了……
“落叶”在一阵阵地飞舞,而睡梦中的我也有恼人的忧愁和伤感,创造出一种伤感却不失优美的意境,带读者走进了诗人的愁思之中,这明显沿袭了我国古代诗歌“以象造境”的写作手法。不同的是,“落叶”在古代诗词中几乎被打上了“秋愁”的烙印。正如李清照所写,只要想到带有落叶意象的古诗词,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总是一种悲凉伤感的秋愁意境。而徐志摩笔下的“落叶”,为我们开创了一种或优美或活泼的清新意境,即便是忧伤,也是淡然的、轻盈的。充分体现了徐志摩诗歌轻柔美的特色,总是一种轻柔恬静的意境,让人读之也不敢大声,这就与古诗词中的凄清厚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这也正是徐志摩诗歌的独特性所在。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写雪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从“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到“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到“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在古诗中,“雪花”这一意象大多作为喻象出现,有一定渲染气氛的作用,表现冬日风雪交加,寒冷萧瑟的意境。
如《雪花的快乐》,诗人也采用了与古代相似的拟人的修辞手法,有一定渲染气氛的作用,但“雪花”也不再只是一种自然意象,而成为了诗人自我的化身。诗人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展开想象,去展示自己内心的快乐与期待。 “飞扬,飞扬,飞扬”前三节中用相同的句子反复吟唱雪花的飞扬,让我们看到诗人对梦想追求的迫切。诗人没有任自己这片“雪花”随风乱舞,而是始终如一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雪花”以其明亮的色彩和坚定的步伐,在诗中表现出作者执着的人生追求,表现出他对爱、自由和美的渴望。雪花的快乐,正是诗人的快乐,雪花的轻扬、自由且为了爱的坚定无畏,正是诗人心灵的轻扬、自由和为爱甘愿付出、坚定向前的无畏。面对执着追求美,心怀挚爱与拥有自由心灵的“一朵雪花”,其生命的迅忽更是让人为之动容。而古典诗歌中雪的压抑和寒冷被轻盈和快乐所取代,极为独特。
此外,还有风、树、花、草、山、水、星等,徐志摩诗歌中也沿用了我国古典诗歌这些常用的经典意象,反映了中国新诗在发展中对中国传统诗歌的自觉不自觉的传承,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学品格的反映。
2.融入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漫长的岁月中,诗歌一直和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紧密相关。而意象作为作为中国诗歌最具民族特色的美学品格之一,具有深厚、丰富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徐志摩的诗歌意象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首先,讲究“虚静”、“空灵”的老庄哲学对徐志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徐诗中,总蕴藏着一股飞动空灵之气,而这明显是中国文人对道家哲学思想的自然传承。以《云游》为例: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
在此诗中,“无阻拦的逍遥”的愉快有一种远离人间烟火的清空,从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庄子·逍遥游》似的自在。
其次,徐志摩对于意象的选取,很明显的受“天人合一”的一元思维影响。“天人合一”的思维,一经与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感相遇,自然物象的人间意义与诗学情趣便昭然见诸纸上,表现在人、主体与客体的界限并不分明,常常出现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物我相忘的一体化境界。以《为要寻一颗明星》为例:
我骑着一匹拐腿的瞎马/向着黑暗里加鞭——/向着黑夜里加鞭/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马
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夜”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独立的意象,它向着光明转化,它的隐喻意义也是在这个一体化运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从中我们发现,即使意象本身与我国古代传统意象不完全重合,其中也体现了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哲学思想。
风、树、花、草、山、水、星、月、雪花、夜等一系列我们在古典诗歌中经常见到的意象,经诗人妙笔,充分绽放了崭新的生命力,在继承与发展中实现了现代新诗的一次飞跃。
参考文献:
[1] 曹海明.文体艺术鉴赏论[M].济南: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119.
[2] 李成希.徐志摩与中国诗歌传统[J].山东社会科学学报,19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