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重庆市区域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2016-05-09黎志刚

重庆行政 2016年2期
关键词:江津基站信息化

黎志刚

重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按照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思路,选择一个典型区县进行分析。江津是重庆市统筹城乡信息化建设示范区县、重庆市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试验区县、重庆市两化融合试验区县、重庆市政府网站建设示范区县、重庆市信息安全建设示范区县、重庆市国家信息惠民首批试点区县,是大城市+大农村的典型二元结构,是重庆市的典型缩影,解剖江津信息化建设,从中可以窥视一般。

一、江津区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一)通信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一是移动互联网络纵深覆盖。至2015年8月,全区已完成4G基站建设1203个、室内分布系统建设555套,2G网络实现全区全覆盖,3G和4G网络实现了城区、工业园区、重要道路沿线、镇街主要场镇覆盖,正大力推进4G网络向农村纵深延伸。全区手机用户达117.91万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79.5万户。二是“宽带中国”建设步伐加快。全区光缆总计22455皮长公里,行政村宽带通达率达98%。城区光纤PON网络全覆盖,宽带接入能力达100兆以上,农村PON网络布局到75%行政村,带宽接入能力达50M以上。全区已经使用接入速率达10兆及以上的光纤用户达19.1万户。三是无线WIFI建设大力推进。已建设WLAN达1543个,主要覆学校、医院、宾馆、商场等公共区域。四是三网融合初见成效。全区互联网电视用户达4.2万户。

(二)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已深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各方面。政务方面,初步建成电子政务云平台,全部镇街和大部分部门都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数字法院、并联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使办事更加快捷、透明、公正。数字化校园建设方面,已建成教育城域网、“三通两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130所学校使用移动校讯通管理系统。医疗方面,完成了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设,建成了“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信息”三大数据库、远程会诊等系统。智能交通方面,已经投运了智能一卡通,车辆定位和远程监控系统,1300余辆车辆安装移动车务通系统。城市管理方面,数字城管系统、应急联控系统使得城市管理更加便捷、有效,居民安全感更强,280栋楼宇、860余部电梯安装电梯卫士系统,为群众生活起居安全保驾护航。信息惠民方面,“十二”金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江津就业网”和“江津就业”微信公众平台,方便了企业招工和劳动者求职,正在建立统一的信息惠民云平台,将形成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信息服务体系,《江津手机报》使全区群众实时掌握江津民生实事、了解社会动态。信息化改造传统工业方面,深入开展两化深度融合,重庆潍柴动力、重庆齿轮箱厂为全国两化融合贯标试点单位,20多家企业成为全市两化融合或中小企业信息化典范。信息化带动农业方面,数字气象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建立了国家级现代农业气象试验站,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建立了富硒产业电子商务平台、淘宝特色村,锦程实业公司为代表智慧农业正在悄然发展。信息化带动服务业方面,四面山智慧旅游、智慧社区、金融后援服务中心、仁能互联网+产业园、智慧商圈、四面山智慧养老社区建设在不断推进,基于手机APP应用的同城旅游、餐饮、金融、电子商务等应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

(三)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区五大主导支柱产业之一,群光电子、敏达电气、鑫翎创福光电科技、淳祥电子科技等23户规模电子信息企业,致力于研发生产电源适配器、电路板、电子元器件等工业产品,2015年1~8月实现规模产值60.2亿元。积极对接《中国制造2025》,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杜拉维特技改扩建项目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新建生产基地;潍柴汽车打造开放式智慧系统平台meetwo,推出了国内首款互联网汽车英致737;塞米康达研发半导体制冷制热转换系统,成功推出全球独创“半导体恒温冷藏暖藏两用箱”;潍柴发动机正在研发中速发动机远程故障诊断系统;康普达积极推进互动智能学习系统。

二、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息化法律法规不完善

一是国内暂无统一的电信法。目前我国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未出台电信法。按照法律优先于行政法规的原则,在小区基站建设纠纷处理中应优先适用物权法而非电信条例,物权法等法律条规成为了小区业主阻碍基站建设的法律依据。现有的电信条例第47条,与其后颁布的物权法相冲突,虽然司法解释第47条优先适用,但违背了行政性法规不得与法律相冲突的规定。以江津为例,基站建设在居民小区无法落地或居民要求拆除小区基站事件增多,2014年移动江津分公司共20余个基站被居民强行拆除。二是重庆缺乏地方性的信息化法规。江苏、河北、河南、贵州、四川等省颁布了信息化条例,重庆暂未颁布信息化相关法规,致使区县信息化建设缺少地方性法规依据。长春、杭州、宁波等城市制定了通信基站建设管理办法,重庆暂未制定,致使区县基站建设依据不充分、流程不规范,加之群众对基站辐射存在认知误区,滋生的信访稳定事件多。以江津为例,2014年因基站建设引发的群发事件共17件,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阻力大。

(二)信息化管理多龙治水

信息化管理各部门各自为阵,各区县各部门均有本部门信息化管理的职能和项目、资金等来源渠道,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体制混乱,缺乏统一的信息规划建设,没有统一的信息项目评审、审批和管理机构,存在责任不清、任务不明、项目建设随意性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浪费等问题,地方信息化行业主管部门经信委地位尴尬,提升信息化建设整体水平难度增大。比如,重庆市下达信息惠民方案、智慧城市建设方案、信息消费方案、电子商务发展方案等信息化建设项目,虽然里面明确各小项有牵头单位,但涉及单位较多,牵头单位无法高效组织,致使具体实施不接地气,江津只能转为区政府办牵头落实。

(三)信息资源条块分割严重

全国大规模的建设起源于十二金系统建设,十二金系统本身就存在互不兼容的情况,各行业、各部门利益分割,加之缺乏顶层设计、整体规划布局,区县各单位、行业硬件与软件均自行购买,标准不一、建设单位不一,建设了大量信息系统、信息机房,致使产生了信息资源难整合、重复建设等问题。以江津为例,2013年区政府决定采取集群式网站建设模式,绝大多数原有网站不能开放端口,只能按照统一新标准重新建设。在铁塔公司未成立以前,通信运营商在基站建设上以制式不一样为由,共建共享率较低,导致基站林立,老百姓怨言大。当前在管网建设上通信运营商各自为阵,电信、联通、移动、广电均有单独管网,用户最多只能用2家运营商的管网,致使产生管网资源利用率低、管网资源浪等问题。由于各自为阵,多数信息系统存在信息基础设施投入大、应用少、更新慢的现象,部分单位迫切需要的应用系统受限于资源整合,难以推进建设,部分日常适用频繁的系统未及时更新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效能释放不够。

(四)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信息化建设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投入,尤其是政府型和公益性的信息化工程,只能依靠地方财政和上级资金不断的投入支持。由于信息化建设持续投入的资金需求量与地方经济收入的可支配额存在失衡,加之近年上级资金支持与信息化高速发展不匹配,部分信息工程建设不完善,难以达到预期建设目标。以江津教育系统为例,对域内中小学进行校园网建设需投入1470万元,建立计算机室和多媒体室需投入2600万元,建设“三通两平台”需投入2548万元,当前已累计投入约3000万元,尚有3600万元需在财政中列支,资金压力较大。

(五)信息化建设人才支撑不力

信息化建设既需要信息化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人才,也需要软件技术、硬件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人才,各区县普遍存在信息化人才支撑不够、信息化队伍建设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影响了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江津各部门的调研,多数单位从事信息化的人员仅1~2个人,且多数人员属于兼职,单位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更新普遍落后。

(六)推动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融合发展不够

市级、区县级的信息化政策存在不接地气的现象,多以文件贯彻文件,缺少促进信息化发展的“干货”或创新型措施,致使基层无法具体操作。地方政府在资金、政策扶持信息化建设方面实际支持力度不大。大量中小企业缺少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全面规划,智慧城市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统一的机构。

(七)城乡信息化鸿沟不断加大

从江津的实际可以看出,城区全部实现光纤到户,农村75%行政村才通光纤,城区已经实现4G网络全覆盖,农村4G网络只是覆在场镇及周围地区,尤其是光纤通达自然村、进入每个农家,任务还任重道远。城区群众享有信息化的最新成果远远高于农村群众。

(八)信息消费资费较高,阻碍信息消费的增长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目前,4G网络资费、宽带资费虽然有所下降。但大部分群众仍然认为资费太高,4G网络资费一般60元每月,10兆宽带资费一般50元每月,加之电信运营商的一些垄断性规定和消费的透明度不高还存在,消费价格一般都要增加。对想创业的人来说,高额的资费也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三、对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法律法规

推动国家层面清理关于信息化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化立法,制定统一电信法,完善适应新形势和未来信息化发展方向的信息化法律法规。在重庆层面可以多方征求意见,科学论证,尽快出台《重庆市信息化条例》和《重庆市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从法规层面和制度层面规范和引导信息化建设。

(二)理清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当前,科学制定全市和各区县统一的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为全市或各区县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二是理清各部门信息化建设职能。成立统一信息化建设推进机构,整合信息化职能,整合信息化资金,整合信息化计划,建立统一的项目申报、论证、审批、验收程序,做到“计划从一个口子出,资金从一个口子出,项目从一个口子出”。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按照集群化、集约化原则,全市应加快建立统一的云平台,各区县应接入全市云平台并进行个性化开发,不再新建区县性系统。按照加强信息安全的原则,建立一套全市的统一使用和建设规范。积极推动三网融合,推动电信、移动、联通、广电使用同一根管网进行信息传输,在整合通信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推动民营运营商进入,达到在提高服务上、降低资费上推动信息消费发展。

(三)增强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度

一是制定接地气的信息化政策。规划性、号召性政策要制定有干货的配套政策。信息化政策要具有可操作性。二是加强信息化知识宣传和培训。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各级媒体舆论引导作用,加强信息化知识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基站辐射、通讯网络等知识的科学认知水平;加强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人员尤其是一把手信息化培训,树立信息化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积极推进“四化”同步、融合发展。三是加大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加大对公共信息系统及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积极探索PPP模式。四是加强信息化人才引进和培养。鼓励政府和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信息化公司建立合作培训机制,建立统一的信息化人才数据库,建立对信息化人才科学的考评机制,畅通信息化人才在创业、评职、晋升等方面的前进通道。

(四)把缩小城乡信息化鸿沟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农民致富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信息要对称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要探索缩小城乡信息化鸿沟的体制机制,解决信息化二元结构性矛盾问题,除了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外,还要探索鼓励民营资本参与网络建设。如采用PPP模式或者国有、集体、民营资本合作模式,多方融资。还要深入开展国家信息惠民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惠民云平台,建立和完善区、镇街、村(社区)三级信息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手机等智能终端作用。

(五)进一步推动电信市场改革

进一步剥离移动、联通、电信、广电进行基础通信设施建设的职能,使其成为提供信息消费的运营商,注重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打破电信市场的垄断性,放开电信市场,凡是没有涉及国家安全的电信市场,可引入民营资本和外资资本参与,鼓励电信行业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市场对电信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大力鼓励发展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如可大力发展输电电线传播信息的技术,发挥现有电力系统电网优势,这样既可节约成本,又可解决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米问题。

作 者:重庆市江津区经信委党组书记、园区办主任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江津基站信息化
江津区科协全新打造《科普江津》栏目
三峡库区县域土地生态红线划定研究
——以重庆市江津区为例(内文第 52 ~ 58 页)图版
可恶的“伪基站”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基站辐射之争亟待科学家发声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