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师者
2016-05-07张亚凌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6年11期
张亚凌
上世纪30年代,师者与校方对学生几乎是无底线的宽容,学生可以当堂质疑师者。
俞平伯讲古诗,讲“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时说“知就是不知”,一学生站起来说,俞先生这样讲,有根据吗?俞平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马上写了六七种。提问的学生说,对!
一次关于佛学的讨论会,胡适发言过长,一学生站起来说:胡先生,你不要讲了,你说的都是外行话。胡适说,我这方面的确不行,不过,叫我讲完可以吗?
——在今天,在大众场合公然说影响力很大的长者是外行,你有几个胆?别说长者如何,就是那些盲从者、拍马溜须者都会将你轰出去。
西南联大国文课本,在讨论入选篇目时,规定过一条:凡是本校同仁的作品,一律不予入选。朱自清、沈从文等大家,都无法入选?
——是啊,当面就可以切磋,更多的空间留给没机会相见的其他大家吧。在出书易的今天,你编我的美文,我选你的大作,彼此免费宣传与广告,不是新鲜事。
今天的教育现状,有个段子可以概括:有领导到大学参观黄永玉先生的博物馆,问陪同的校长:你们大学有美术专业吗?回答,有。又问,有没有可能再培养出个这样的老头子?校长说,不可能,理由是:他根本就没上过大学。
【素材点拨】学习并不意味着盲从。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才能使教学双方都得到进步。真理总是越辩越明的。
【适用话题】包容;勇气;敢于质疑;前辈大师的风范;真正的师者……
(南亭摘自2016年1月2日《今晚报》)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