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调查及管控措施分析
2016-05-07于文萱佟雨晴王文文田艳华刘新华
于文萱,佟雨晴,王文文,田艳华,刘新华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76)
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调查及管控措施分析
于文萱,佟雨晴,王文文,田艳华,刘新华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76)
随着手机在学生群体中的高度普及,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严重。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管控措施,那么不仅学生不能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基于此,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具体研究和分析了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表现形式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管控措施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手机已成为当今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之一。同时,伴随手机消费群体的扩大和手机功能的多样化及完善化,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即“手机控”现象,它特指人们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必须不时查看和使用手机。对上班族而言,多体现为在上下班途中、吃饭及睡觉前的空隙时间玩手机;对大学生而言,则多体现为随时随地,甚至是在课堂上玩手机。
根据调查,高职学生拥有手机的比例高达96.2%。由于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相比,在控制力上更弱,因此,在如此高的手机拥有率下,课堂玩手机的现象在高职学生当中更加普遍和严重,而放任这种现象的加剧将会使高职学生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但是,手机的普及与日常使用显然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除非学校制度禁止手机进入课堂,否则课堂玩手机现象无法避免。因此,有必要对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的现象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探讨其表现形式和原因,并由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有效管控这种现象。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本次实地调查的对象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高职三年制和五年制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95份,剔除不合格问卷6份,得到有效问卷289份。此289个样本涵盖该校7个二级学院的20个专业,因此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2 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2.1 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基本情况
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的手机拥有率高达96.19%(如图1所示)。在如此高的手机拥有率下,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比例也很高,达到82.01%(如图2所示),只有不到18%的学生在课堂上不玩手机。而在玩手机的学生中,只有29%的学生一堂课大概玩20分钟以内,17.32%的学生玩手机超过大半堂课,11.69%的学生则玩一整堂课,还有41.99%的学生则不确定玩的时间(如图3所示)。上述调查数据说明,大部分的高职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而且玩的时间还不短。显然,这个调查结果应该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并需要找到有效的管控措施来解决问题。否则,不仅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跟进课程,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教师的课堂授课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图1 高职学生手机拥有情况图
图2 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比例图
图3 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时间分布图
2.2 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具体情况
(1)玩些什么?
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都玩些什么呢?根据调查,排在前4的项目有:上微信(25.26%)、聊QQ上空间(23.38%)、刷微博(12.8%)、玩游戏、看小说(10.92%)。一般教师都认为学生上课玩手机就是看视频、看小说或者玩游戏,实际上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上课时更喜欢用手机登录一些社交网站或者平台进行聊天讨论以及社会交往。
(2)什么课玩?
高职学生一般上什么课更容易玩手机呢?根据调查,47.6%的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容易玩手机,22.71%的学生在公共基础课上容易玩手机,20.96%的学生在选修课上容易玩手机;只有8.73%的学生会选择在专业课上玩手机。这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知道专业课程对其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一般不会选择在专业课程上玩手机。显然,高职学生对非专业课程的重视度不高,因此,非专业课程的教师更应该重视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问题并需要找出有效的管控措施。
(3)为什么玩?
高职学生为什么上课要玩手机呢?根据调查,排在前4的原因是:课程内容不吸引人(24.56%),老师讲课不吸引人(21.4%),上课累了,想放松一下(19.12%)和不能适应没有手机的感觉(18.07%)。这个调查结果说明,大部分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是因为授课课程不吸引人的原因,但也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则是因为自身被手机控制了,因此即便上课也不能离开手机或需要借助手机来放松。
(4)不玩会怎么样?
对于“如果上课不玩手机,你会怎么样”的提问,64.35%的学生表示会感觉不好,只有35.65%的学生表示没有关系,并会将心思转移到课堂上。而感觉不好的学生中有高达72.3%的学生表示即便不玩手机,他们也不愿意跟进课堂,而会选择干别的事。这说明大部分的高职学生课堂上已经被手机控制住了,并且自身的上课习惯也不是很好。因此,即便不能让其在课堂上玩手机,教师授课的效果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2.3 教师对学生课堂玩手机的态度
对于高职学生课堂上玩手机,教师是什么态度呢?调查显示(如图4显示),一半以上的教师(占51.79%)态度比较温和,只会警告或劝告学生不要玩手机;有10.27%教师则会采取“没收手机”的严厉措施;但也有37.95%的教师不会采取任何措施,即无视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教师对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容忍度并不算高,但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度,大部分教师不会选择采取过于严厉的措施来进行管控。
图4 教师的态度类型及比例图
图5 高职学生的反应类型及比例图
2.4 学生对教师管控课堂玩手机的态度
针对教师警告或劝告学生上课不要玩手机的温和措施,调查显示(如图5所示),有约一半的学生(占48.86%)会听从,并重新跟进课堂;40.64%的学生会表面听从一会儿,之后仍然继续玩;还有10.5%的学生根本不听从,仍然我行我素。这说明教师采用较为温和的管控措施对高职学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作用不是很大,因为仍有约一半的学生最终不会完全遵从管控。
2.5 学生能接受的课堂玩手机的管控方式
假如为提高高职学生的课堂效果,必须对课堂玩手机现象进行管控的话,那么学生更愿意接受哪些方式呢?调查数据如图6、图7所示,表明学生更喜欢温和一些的方式,如警告或者开展教育进行劝告、在课堂上创造利用手机的机会、将玩手机与考试成绩挂钩或者处罚玩手机等,而不太喜欢没收手机或者不让带手机进课堂等严厉的管控措施。由此我们发现,如果学校和教师能够采取某些抑制学生玩手机需求的管控措施,或者采取某些方式正确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可能会较好地解决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的问题。
图6 高职学生希望教师采取的管控措施
图7 高职学生希望学校采取的管控措施
3 结论和讨论
通过上述问卷调查及研究,我们认为,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1)高职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比较严重,比例高且时间长;(2)高职学生在非专业课上更容易玩手机,专业课上玩手机的人少一些;(3)高职学生玩手机的内容更多集中在社交方面,而非娱乐方面。调查也揭示出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授课课程方面,包括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授课教师等不吸引人;二是自身方面,学生自己被手机控制住了,从而感觉上课也不能离开手机。
针对上述表现形式和原因以及调查所揭示的学生对管控措施的态度及希望,本文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主体出发,提出以下三个有针对性地解决高职学生课堂玩手机问题的管控措施。
3.1 学校应该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使学生尽量远离手机
根据调查显示的结果,高职学生由于自身过于依赖手机的原因,不能自主地远离手机,因此,他们其实是希望教师和学校能用较为温和的方式来管控他们,以帮助他们远离课堂玩手机,从而更好地跟进课堂。具体来说,一方面学校可以加大宣传力度(包括利用手机社交平台推送相关信息),随时随地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上课玩手机的危害,例如,对身体不健康、使学习成绩落后、将来没有就业的基础等,以帮助学生尽量远离手机;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加大教育力度,对经常玩手机的同学随时随地采取劝诫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上课玩手机是一个不良的学习习惯,不利于其完成大学学业,从而帮助学生尽量远离手机。
3.2 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吸引力
现在高职学生的时代特征就是手机的高度依赖性,因此教师应该尊重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偏好,主动运用手机媒体进行创新,以互动式、体验式、引导式和渗透式的方法来开展课堂教学,推动课堂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进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得课堂教学与手机时代同步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应该重视开发基于手机载体的课程教学平台,将手机功能引入课堂,辅助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手机APP软件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非常具有可行性,再配合上微信、QQ、微博等高职学生喜欢的社交软件,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利用手机参与课堂学习了。举例而言,北京智启蓝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一款手机APP——蓝墨云班课。在安装了这个APP后,教师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上,都可以轻松管理学生,发送通知和进行调查、分享资源和经验、布置和批改作业、组织讨论和答疑以及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互动活动及教学评价活动,学生的手机变成了学习的工具,大大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也吸引学生即便不离开手机,也能重新聚焦到课堂上。
3.3 学生应该增强自控能力,多角度融入大学生活
高职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相较于本科学生,他们更加缺乏对自身的控制能力。因此,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并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校园氛围。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文化节、技能竞赛和体育活动等,让学生接触到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从而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多角度融入大学生活,并减轻对手机的依赖。教师也可以通过设计丰富的课堂活动,如游戏、讨论和辩论等,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跟进教师的教学,从而多角度融入课堂教学。
(编辑 马海超)
The Investig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laying “Mobile Phone” in Class and the Analysis of Control easures
YU Wenxuan, TONG Yuqing, WANG Wenwen, TIAN Yanhua, LIU Xinhua
(Beijing Polytechnic, Beijing, 100176)
With the high popularity of mobile phones in students group, the phenomen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laying “mobile phone” in class be comes more and more common and serious. If we can’t find effective control measures, then not only the students can’t finish learning goals, but also the teachers’ teaching effect will be discounted.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the forms and reason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laying mobile phone in class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ree targeted control measures.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play “mobile phone” in class; control measures
2016-02-14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项目,项目号:PXM2015_014306_000010。
刘新华(1979.8—),女。博士,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房地产管理与经营,职业教育教学研究。
G712
B
1672-0601(2016)03-0077-04